APP下载

舞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应对策略

2018-08-11赵雪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舞蹈应用

赵雪

【摘要】为张扬学生的个性,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通过人体的协调、节奏、审美动作和姿势的塑造,在音乐课中的音乐表达尤为重要。舞蹈是人类运动的艺术,也就是说舞蹈不仅可以学生的身材健美,也能使学生心情愉悦,陶冶学生情操。

【关键词】舞蹈 音乐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59-02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推动音乐和舞蹈相互作用和影响,帮助学生使用视觉、听觉等方面进行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够挖掘学生对音乐的创作灵感。推动学生切实进行音乐赏析乃至创作,亲自去体会、去感受,使用平等的地位加入教学活动,深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舞蹈中体味音乐,在舞蹈中尽情想象,在舞蹈中实现内心的快乐,在舞蹈中提升审美的水平进而提升学生本身的综合素养。

一、舞蹈在音乐课中的优势

舞蹈在音乐课中是有很大的优越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舞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舞蹈既可以发挥个别同学的特长,还可以以整体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在整体教学活动中,往往是统一动作和队形,如果个别同学与整体不协调,将影响整个班级的美观。所以,通过舞蹈训练,会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并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特别是举办班级舞蹈比赛时,他们会认真排练和演出,同学之间的关爱和互助可以发挥到极致。

2.舞蹈有利于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课与体育课有着相同的作用。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对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有效的活动,达到锻炼身体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个别学生身体条件不是很好,甚至有些不良体型,通过舞蹈可以纠正这些不良体型,逐步改变学生的气质,使之逐渐美起来。

3.舞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使之做到身心合一,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二十世纪初,欧洲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他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应该首先做到的。在形式上可以采用以教师的示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采用以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等。在介绍日本雅乐时,我头戴面具,表演了一段传统的日本扇舞。当缓慢的舞姿伴随着散板式的音乐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时,学生已经把雅乐是以乐舞为形式、管弦乐和打击乐器做伴奏,舞者头戴面具,舞姿极缓慢,旋律单一的特点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同时,激发了学生们对这节课所要介绍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可想而知,随后的深入介绍将会是多么的顺利。

三、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音乐鉴赏课中的复听音乐环节时,我常会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特点和音乐节奏来编排简单动作。例如,在欣赏《船工号子》这首作品前,考虑到学生们对于作品的背景、人物、场景都不熟悉,便在课前请学生们自由组合成三组,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船工的资料、动作图片、劳动视频等。在初听作品后,我引导学生们创编了顺水行船、一领众和、集体划桨三个主题动作。然后,请各组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歌曲中的特点,合理采用或变化主题动作来编排一组动作。没料到学生们非但不害羞,还非常积极主动地手舞足蹈起来,群策群力地编排出了三组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三个不同的劳动场景。通过三组动作的幅度变化体现了音乐旋律的起伏,通过动作力度的对比体现了音乐情绪的变化,通过动作的节奏体现了劳动的场面。学生们一边复听音乐,一边舞动着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在音乐高潮部分还情不自禁地伴随着音乐加入了整齐的“嘿、呵……”声,船工的形象鲜活了、劳动的场景生动了、学生们对音乐作品的特点了解得更深入了、对船工的艰辛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舞蹈元素在此刻的运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全面地理解作品帮助极大,培养了学生对姊妹艺术的理解能力。通过这节课,学生深深地感悟到:“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

四、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在激发和锻炼学生的潜力与创新能力领域,具备关键的地位。创新的认知是学生在展现自己和进行想象的前提下展现内心的情感和对音乐的感悟。经过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推动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进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进步的必备条件,需要增强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的扩张,开拓音乐知识视野,为想象创造自由的平台。在音乐教学中适度的使用舞蹈,可以推动学生开展想象能力,经过使用舞蹈动作,推动学生实现音乐的想象。所以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推动学生伴随音乐进行舞蹈,保持一种兴奋的情感,进而将注意力放置在音乐之中。舞蹈表现是增强学生音乐表现水平和审美水平的关键办法。音乐教学中需要增强培育学生的歌唱水平、演奏水平及舞蹈展示的水平,进而挖掘学生的舞蹈潜力及创新能力,推动学生可以使用舞蹈的方法展现自己的情感进而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而这当中舞蹈是对音乐表现的关键办法,譬如在进行鉴赏《梁祝协奏曲》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独立编制舞蹈梁祝当中的精彩片段。比如“坟前化蝶”这一片段,学生可以通过运用双膝跪地或者翻滚等舞蹈姿势展现英台的痛苦情感以及愤怒伤心到以死控诉的深刻感情。起初学生可能很难将音乐情感灌注到舞蹈动作中,然而伴随绵长忧伤的音乐时,舞蹈者就能够迅速体会到角色的情感了,而作为观众的学生也能够沉浸到音乐的情境当中,在这种情境下出现情感共鸣。

五、激发学生智能

正如,现代舞之母邓肯说过:“人,生来就是会跳舞的”,我们应充分地信任学生、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鉴赏课上合理地运用舞蹈元素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教學,还能让学生学习简单的舞蹈知识和舞步,了解一些舞蹈语言,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触发舞蹈创作的灵感和表演欲望,激发其智慧。在欣赏《弗拉门戈》的公开课中,当我介绍完了弗拉门戈的特点后,播放了一对男女表演的弗拉门戈舞蹈。这时,我观察到学生们已经情不自禁在座位上摇摆起来,于是,我请一组学生按照课中介绍的音乐节奏特点用拍打、击掌、跺脚的方式配合进行配合,其他的同学分成男女两组跟随我学习以脚跟快速敲击为主的一组男舞步和注重手、腕、臂、腰、臀的女舞步,然后一起合作。课堂上的音乐声、击掌声、跺脚声交织在一起……在热烈的气氛中我问学生们“还会跳些什么舞?谁来展示一下?”情绪高涨的男生代表竟跳了一段时尚的街舞,而女生代表也展示了一段我国的民族舞——傣族舞蹈,师生们共同沉浸在欢乐的世界中。真正体现了音乐课堂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多种价值。之后,热情不减的学生们自己深入学习并编排了舞蹈《弗拉门戈的热情》在学校的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同时,学生们还主动申请在学校的已有民舞社团的基础上成立了街舞社团。于是,在我们校园的舞台上总能看到学生们改编或自创的歌舞作品、音乐剧,看到一张张在音乐中绽放着自信的笑脸。

六、音乐舞蹈结合教学需要注意的几点建议

1.教师的自我修养

首先对教师来说,隔行如隔山,虽然音乐和舞蹈不分家,但是严格到教学的意义上,教师通过音乐和舞蹈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对网课,舞蹈网上资料的了解进行自学充电,争取将舞蹈成功地引入音乐课堂。

2.多媒体和创新的教学方式

音乐课是需要教学设备支持的,所以大多学校的音乐鉴赏课都配套有多媒体设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尽量使用这些设备,比如播放《中国好舞蹈》,舞蹈选秀以及综艺节目,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可以做到与时俱进,激发学生音乐舞蹈兴趣的目的。此外,音乐课的授课过程不必像主课那样排排坐,可以在上课前将座位椅子空出来排成一个圈,中间留出来用来展示授课,抛弃以往的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是音乐舞蹈结合教学的特点。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全面分析高中音乐教材,结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运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将舞蹈的律动加入音乐赏析课堂,做到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领音乐课堂的目的。舞蹈具备其他项目所不具备的动态的美感,这种美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与之相结合,进而发挥其对于理解音乐中情感以及氛围的巨大作用。因而应当寻求更加丰富的方法将舞蹈元素加入音乐教学中以期提升教学效率,推动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丁梦媛.浅谈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和发展[J].学周刊,2017(12).

[2]王琛媛.论舞蹈元素在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与实施[J].音乐创作,2016(6).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舞蹈应用
冰上舞蹈搭档
我和舞蹈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