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的整合

2018-08-11陈颖思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区域性

陈颖思

【摘要】区域性体育游戏在区域游戏的改革推动下应运而生,既能满足幼儿的个体能力发展,又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而区域性体育游戏不意味着只体现分组教学,集体教学也应该有所体现,教师要正视分组教学与集体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结合运用,才能使幼儿在区域性体育游戏中获得全面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区域性 体育游戏 集体教学 分组教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36-01

区域游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的个性需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活动。区域性体育游戏,将户外活动场地划分为不同的运动区域,实现游戏器材的最高利用率,是使幼儿获得针对性的能力发展的体育活动。为了使区域性体育游戏尊重和满足幼儿的个性需求與发展,教师要注重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的利弊分析,正确处理教师在区域性体育游戏中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不能分割独立的关系。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并用,是区域性体育游戏发展趋势中传统与创新的有效整合。

一、辨析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的关系

集体教学,是幼儿教育的传统教学形式。主要以讲授式为主,通过灌输的方式,要求幼儿听口令、守规律。过去几年,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为了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欲望,传统的集体教学成为了教师和家长施以揠苗助长的“帮凶”。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出现了弊端,偏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分组教学,体现个别活动的灵活性,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有利于自主性发展。为了适应改革,教师认识到传统的集体教学已无法再满足个别差异性的发展。因此,教师通过不断外出观摩、学习优秀园的教学实例,甚至效仿区域游戏的环境、分组游戏的内容,并以分组教学尝试开展了区域性体育游戏。持之以久,以效仿为主要的分组教学,使园本的特色理念与实际教学略显形式主义,导致无法发挥分组教学的实际效益。

我们亟需认真审视传统的集体教学与创新的分组教学的利与弊,应该如何利用二者结合的方式进行区域性体育游戏,才能达到取长补短,发挥共赢的教育效益。但由于教师的理念过于空洞,集体教学形式带过、分组教学活动的介入力度不到位,导致有的教师认为:实行区域性体育游戏,就是放任幼儿自主的参加运动游戏,教师只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分割独立了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教与学质量失衡,达不到区域性体育游戏双向并重的教育效益。

二、树立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

(一)端正教师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的认识。将体育游戏区域化,意味着幼儿在集体教学中释放了自主游戏的能力,也意味着教师的“教”能在分组中体现针对性和个体性。但前者并不代表幼儿能在区域中过分地自主,失去“学”的根本目的。教师在开展区域性体育游戏时,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需要发挥相互制衡的作用。这既可以保持集体的统一性,同时利用分组教学减少集体游戏的单一性,又能增加幼儿在区域体育游戏中的自主性。

(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专业水平。幼儿教育强调为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成长环境,教师也需要自主学习的平台。在管理上,关注教师的水平差异,减少专制性的培训,有利于教师认识自我,按需发展。由此看来,分组教学也适用于教师的专业培训。由教师自主选择和发展自己所需,有利于探索与创新教学方式,拉近不同教师之间的不同水平差距,发挥集体的统一性。

三、转变区域性体育游戏单一的教学方式

(一)由讲授方式向引导方式转变

集体教学主要体现传统的讲授形式,只有教师讲,幼儿听的现象,这是非常被动的学习方式。

区域性体育游戏的分组教学,强调由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游戏,自主探索活动。教师通过投放丰富的体育区域游戏器材,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游戏创设,积极探索器材的新玩法并敢于进行小组交流、探讨。此时,教师应以观察为基础,适时地介入个体引导或集体引导,才能促进幼儿积累经验,主动发展。

【案例】中班的赵子鑫被陈老师推荐为小组长。当同伴各自分工把游戏器材都搭建出来后,陈老师做了集体评价,指出了器材如何摆放才是安全又好玩的。这时候,赵子鑫发现钻爬拱的摆放距离太密了,他马上举手向大家说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然后,自己学起陈老师的模样动手示范怎样摆放钻爬拱。其他同伴也跟着小组长动起手来,主动调整器材。

教师对区域性体育游戏进行有效观察,通过集体教学的形式及时评价。这是幼儿先在游戏的动手操作中得到的体验,然后在集体教学中分享经验与自我成长的过程。

(二)由命令方式向“蹲下来”方式转变

要做到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实现区域性体育游戏“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尝试蹲下来,用幼儿的视角和能力去观察问题,有利于针对不同的幼儿做出对应的个别指导和游戏调整,对比于用命令手段或强制手段更有教育效果。在集体教学中,利用平等的鼓励评价,能让幼儿在个体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游戏动力。

【案例】大班杜宇航的平衡能力偏弱,每次走平衡木都会颤颤抖抖,这成为了他每次玩体育游戏必须经历但又“走不过去”的坎儿。

林老师走到宇航的身边说:“你一定可以的,我们先来练习练习好吗?”林老师用较矮的平衡木代替了原来又高又窄的平衡木,她示范过桥的动作并鼓励宇航尝试练习。经过几次的个别指导,宇航能通过较矮的平衡木了。于是,林老师依次把较矮的平衡木垫高,让宇航再次尝试。因为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他欣然接受了挑战。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还能积极面对几次失败。最后,他坚持了下来并顺利地通过了高的平衡木。

游戏结束后,林老师向集体幼儿评价了宇航敢于在游戏中积极面对困难,坚持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蹲下来”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更清晰的观察到幼儿的个体需求,有利于幼儿获得针对性的能力发展,体现了分组教学的魅力。教师对幼儿作出集体性的鼓励评价,不仅激励了个体幼儿,更成为了集体幼儿的学习榜样。这既满足了因材施教的个体所需,也不忽视集体学习的潜在力量。

我认为,幼儿教育必须注重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要相互依存,即发挥集体教学的指导评价作用,又重视分组教学中幼儿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发挥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双向并重的结合作用,二者是相互制衡,取长补短,使幼儿在区域性体育游戏中更能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龙.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转变教学方式[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6):192-194.

[2]李森,杨正强.论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其改革[J].当代教师教育,2008,1(1):33-37.

[3]翟国庚.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1,5:10-11.

[4]林丹,柳海民.渐进改革: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路向的理性选择[J].教育研究,2009,7:26-32.

[5]柳海民,娜仁高娃.基础教育改革30年: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J].东北师大学报,2008,5:5-14.

猜你喜欢

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区域性
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利用数学建模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指导语策略分析
分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
只为更生动、 有趣的集体教学活动
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