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指导语策略分析
2016-12-08韩岩岩
韩岩岩
摘 要: 文章针对幼儿园集体活动中的教学指导语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总结了几点有关教学指导语的应用策略,其中包括教育者要加强对自身的反思、提高对幼儿的关注度及同其他教育者建立合作关系,等等,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幼儿园 集体教学 教学指导语
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指导语的主要作用是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动当中,让他们对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活动内容产生极浓厚的兴趣。经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合理化运用教学指导语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激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让他们对教学活动抱有更高的期待。
一、集体教学活动中指导语策略的类型
(一)悬疑式指导语。
笔者借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充满悬念的语言会让听者产生非常急迫且期待的感受,从而发挥增强悬念答案诱惑力的作用。由于幼儿本身的知识经验比较匮乏,经常会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困惑,如果发现事物的变化同自己的认知发生出入,那么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好奇心。教育者如果能够巧妙运用悬疑式指导语,就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幼儿产生困惑的心理状态,让他们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十分迫切想要探寻谜底的真相。
(二)平铺式指导语。
平铺式指导语指的是在集体教学活动的引入环节,教育者要采用询问、建议等语言形式直接点出主题。平铺式指导语的主要作用是让幼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教学活动的内容与任务目标,从而将他们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的是,平铺式指导语需要尽可能简洁、平淡,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三)回忆式指导语。
在集体教学活动的导入阶段,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回忆,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在运用回忆式指导语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渐意识到运用旧知识和技能可以对新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给予更多的期待,同时将新知识的掌握看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四)故事式指导语。
故事式指导语指的为教育者以故事为引子引入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内容。对于3-6岁的幼龄儿童来说,故事对于他们有着非常巨大的吸引力,故事中色彩缤纷的世界为幼儿打造出了一个可以随意畅想的空间。教育者如果能够把握好故事的节奏与讲述的语调,就一定会让幼儿产生强烈的情绪变化,在欢乐、兴奋、恐惧、悲伤的情感体验中更好地学习教学内容。
二、教学指导语策略的有效运用途径
(一)教育者要加强对自身的反思。
1.开展自我评价
幼儿教育者要对指导语的使用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根据幼儿的实际反映做出适当的改进。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育者需要从整体的角度上展开活动构想,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自我评价,细致调整指导语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节奏。
2.撰写反思日记
教育者可以采用撰写反思日记的方式总结指导语在教学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事实上,由于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教育者很难能够在活动开始之前对指导语的应用作出准确的设计。为此,教育者可以在每次活动完成之后,将指导语的应用情况与问题详细记录下来,同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制定出妥善的解决方法,以此提升自身的指导语运用水平。
3.反复备课
当教育者掌握了一些有关于指导语的应用策略后,在下一次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应当根据活动内容与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好备课工作,并且要对备课内容进行反复检查,以此不断改进教学活动方案。
(二)提高对幼儿的关注度。
1.密切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
幼龄儿童的情绪变化非常明显,教育者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细心观察他们的情感变化,以此作为揣测幼儿内心世界的依据。教育者在应用指导语策略的过程中,应当准确观察幼儿做出的反应,还要耐心询问幼儿对教学活动的意见,一旦发现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表现非常平淡,就要对教学指导语作出适当的调整。
2.认真了解幼儿的反馈信息
由于教学指导语的运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教育者要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到倾听幼儿的反馈信息上。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育者要留心倾听幼儿的反馈语言,发现他们语言中的闪光点,以此作为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的切入点。此外,教育者还要同幼儿之间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成为幼儿重视的倾听者,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重视与关怀,从而打消掉对集体活动的畏惧心理。
(三)同其他教育者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分享教学指导语。
幼儿教育者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同其他同事展开交流,相互研讨有关教学指导语的最优化应用策略。教育者还可以将自己在设计指导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通过开放式的讨论模式虚心听取并接纳他人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徐丽玲.活动教学法中如何发挥教师的语言作用[J].天津市教学院学报,2013(01).
[2]徐彩华.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语类型及作用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