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求规则意识培养的路径

2018-08-11钱坤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强化培养

钱坤

【摘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之所以有今天的文明发展,除了来自于智慧创造之外,还归功于不断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人类需要不断加强的规则意识。规则意识已经成为公民的必备素质,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是时代对小学德育的迫切要求,也是小学德育与社会接轨的迫切需要,它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小学德育活动中我们要长期全方面的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关键词】规则意识 小学生 培养 强化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29-02

当今社会不遵守规则的公民大有人在:路口的红灯还在闪烁,行人就已经起步前行;公共场所,总有一些人大声喧哗;风光旖旎的旅游景点,一些“某某到此一游”的涂鸦随处可见……这些不文明行为的背后,折射的是一些公民规则和秩序意识的缺失。

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规则意识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抓好常规教育,教学中建立规则意识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弱,并且天性好动,喜好玩耍,随意性较强,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规则教育就成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学核心。

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中的第二课“校园的号令”是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最好的范本。校园里的各种号令是学生最熟悉的声音,它指挥着学生的活动和学习,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学校生活规则意识,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规则意识的重要性,我是这样做的:

师:前几天,老师无意中拍到了这样一段视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播放几名学生活动的视频)

生1:预备铃响了,一位同学还在操场上踢球。

生2:上课铃响了,他才急急忙忙往教室里跑,结果撞到了老师,老师的作业本撒了一地,他是嘴巴也撞流血了。

生3:校医给他止血后,他回到教室,在门口喊“报告”时,讲课的老师不得不停下来。

……

师:此时,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1:听到预备铃响要赶快进教室。

生2:按照铃声的要求去做就不会让自己慌慌张张的了。

……

师:是呀,如果这位同学按照铃声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撞到老师,也不会把嘴巴撞流血。

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感受到号令的重要和神奇,理解了集体生活中号令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唤起了学生的规则意识。

二、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中提升规则意识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对于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经历实践和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学校教育因其自身的特点,有时候单凭教师说教,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可以开展适宜的校内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在参与中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

“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以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是新课程所体现的最大特点之一。儿童由于受到年龄特点所限制,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相对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伤害的发生往往就是儿童没有规则意识。教学完《别伤着自己》,孩子已经初步学会了自护自救的方法,形成了一定的保护能力,但我认为这还不够,我又组织学生到市消防大队观摩体验。消防员叔叔用大量的影像资料为孩子们讲解了在公共场所遇到危险时怎样逃生,在人群拥挤的商场、影院遇到火灾时怎样快速安全的撤离,手把手的教孩子怎样使用灭火器,以及针对不同的燃烧物使用不同材料的灭火器等。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活动中孩子真切的感受到遵守规则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三、教师以身作则,言行中培养规则意识

作为教师,要时刻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规则教育的内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树立榜样。我们希望孩子按照规则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我们重于说教,善于说教,其实千言万语不如让孩子真切地看到我们的行为,让规则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规则的力量,增强规则意识。

我校是个特别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校,和孩子在一起时,老师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送路队”是老师们每天要做的事,盛夏酷暑,和孩子们一样不打太阳伞,不戴遮阳帽;寒冬腊月,和孩子们一样抬头挺胸,昂首阔步。参加升旗仪式,和孩子们庄严肃穆的参与每个流程。师生集会时,和孩子们一样笔直站立,不言不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在告诉孩子们“老师都这样做了,我们也该这样做。”

四、注意监督行为,惩罚中固化规则意识

了解了规则,明白了规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有了规则意识,有了自觉遵守规则的愿望。我们的教育虽然以表扬、鼓励为主,但是一直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会很脆弱,所以适当运用惩罚的方法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是有益的。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既要让学生了解规则知识,还要使学生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相应惩罚或者付出代价的。

如对不按时打扫卫生的学生,可以在其认识到错误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打扫卫生的工作;对于不爱护花草树木的学生,可以在一定時间内让其看护校园的花草树木;对于不爱护公共财物的孩子,可以让他和家人一起修复或者赔偿。

总而言之,规则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新话题,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视角。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监督,需要全社会的人共同努力,去营造一个处处遵守规则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当学生的规则意识由他律转为自律,由外在约束成为内在的行为准则后,我们才能真正建构起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

[2]《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师》“浅谈小学生公民意识中养成教育的培养”顾增兵.

[4]《现代阅读》“如何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李素兰.

[5]《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规则的意义与儿童规则教育新思维”郑三元.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强化培养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