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困惑和优化策略

2018-08-11黄梦妮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常规管理小学班主任问题

黄梦妮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者,也是学生情感的寄托与生活的向导。尤其是小学班主任,其在学生成长、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困惑以及优化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常规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04-01

引言

小学班主任工作看似无形,其实它渗透在小学生一日生活各环节。班主任要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通过情感交流与沟通,解决学生生活与学习上的问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进而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困惑

1.评价手段单一

在实际管理中,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仅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就导致成绩好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好;成绩差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差,班级两极分化严重。这种重分数,轻能力的教育观,严重制约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也制约了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2.忽视学生主体性

一部分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缺乏引导学生积极性的手段,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大大消弱了班级管理效果,也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优化对策

1.营造“以人为本”管理环境

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变化,凸显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肯定学生的能力,科学評价学生成绩,也就是说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班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发展。

2.构建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

(1)建立“弹性”工作制度

与传统工作制度相比,“弹性”工作制度更加人性化,更具科学性。传统工作制度以“坐班”为主,不仅限制了班主任的行为,也不利于时间的高效利用。“弹性”工作制度,需要学校给予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加自由的工作环境,教师能够自己安排时间,工作氛围更加轻松,工作压力也相对减轻,工作积极性提升,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班级管理优化,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2)完善学生评价制度

学生评价要从实际出发,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情况进行分析,依据客观事实评分;在考核中要坚持全面、公平的原则,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可以提出异议,班级干部将学生意见整理、总结,与教师一同研究,进行学生评价。评价做到公开、公正、合理。

3.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1)专业知识的传播者。班主任首先是一名人民教师,因此,专业知识传播者,使其最主要的角色。知识传播不仅仅是简单的灌输课本内容,而是要通过课本知识的教授,提高学生能力,强化学生适应社会需求、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贮备,以及专业化的教学技能,这是作为一名教师,也是一名班主任的前提。

(2)优秀班集体的建设者。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大家长”,其思想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氛围,奠定班级管理的方向。因此,班主任要关注班级环境的营造,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职能,彰显个人魅力,提高班级体的凝聚力,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学生心中的领路人。班主任是学生人生的导师,除了传授文化知识外,还承担着德育、美育等职能。

4.建设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对于学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性格形成、兴趣爱好有着不可估量的感染力。抓好班风建设要抓住以下几点:

首先是纪律,良好的纪律是搞好学习的保证。班主任要狠抓学生纪律,除了严格执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外,还可以制定班规,让学生严格遵守,在抓纪律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平时教育、学生座谈等形式,反复强调校纪班规,让学生牢记于心。然后班委会主动、积极地配合班主任维持和监督好班内的学习、生活等。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以说服教育为主,耐心开导,特别是对多次犯同一种错误的学生,更应循循善诱。对于个别严重犯错者,除按班级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外,还应加强对该同学的思想教育,指出他错在哪里,怎样改正。这样,既教育了当事人,又教育了全体同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其次是学风,学生的进步来源于学习,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向,要勇于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学习。要教育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要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最后是抓好后进生的转化,每个班集体中都存在后进生,当今社会,打工论和读书无用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一些学生到学校只是混时间,厌学情绪非常严重,特别是一些留守孩子,父母都已经出门打工,有的是跟爷爷奶奶生活,有的是跟姐弟生活,他们的父母只是要求他们完成义务教育就行了,不要求学得多与否。对于不同特点的后进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通过思想教育,先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在学习上教师要多给予辅导、鼓励和引导。

5.积极开展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凝聚力、团结力。特别是去年的“六·一”节,我们班有一个舞蹈节目《踩山》获全校一等奖,在排练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都比较高,集体观念也比较强,班上的同学也跟着受影响,今年2月4日至4月4日凤山县实验小学第二届校运会,我班获六年第一名,全班个人、集体一共获得71块奖牌。由这些活动我想:班主任能经常开展活动,起到的教育和影响不可估量。

6.加强安全教育

学生在校内校外的安全问题是班级管理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学校、班级一方面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对学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安全工作做到常讲常抓,平时要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如校内的自我保护、活动的安全保护措施,校外上学放学途中的交通安全,在家用火用电的安全等等。对于学生赌博、打群架、偷盗、下河游泳等严重违纪事件,要坚决从严处理。总之,安全工作要做的防患于未然。

7.要定期开班级工作总结会

班级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班级工作的成绩和不足的回顾,因此重要而必须。班主任要认真总结,对于成绩要予以表扬,不足之处要指出,该批评要批评,该引导要引导。

总之,班主任在学生学习工作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需要不断反思学习、转变管理理念、强化沟通等方式,突破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切实提高工作实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雪梅.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和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7(11):14-15.

[2]张继革.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沟通[J].亚太教育,2015(05):82.

猜你喜欢

常规管理小学班主任问题
初中教学常规管理策略的分析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