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读广阅
2018-08-11苗丽娥
苗丽娥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朗读是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将无声、静止的语言变为有声、灵动的语言。尤其是有效朗读与文字语言、思想情感紧密相连,需要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对话,激活已有的经验与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就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主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阅读与朗读有机融合,给学生更多自主体验的机会。当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朗读的形式,不能只是单一的自由读或者齐读,还要根据文本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如在教学《雨说》时,可根据文章以及学生的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①教师范读,或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感受文本的语调。②播放相关音乐,要求学生再次朗读,梳理文本的基本结构与脉络。③教师让学生自由串读,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④学生自由选读,细细品读课文中的美词佳句与精美片段。⑤学生进行个性化演读。⑥让学生背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通过采用丰富多样的朗读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文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如自主阅读有助于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与结构;重点段落分角色朗读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形象特點,这些都能为理解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体现学生的主导性
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是紧扣教材内容的,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并能进行运用。而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让学生在阅读中,有疑问就要提出,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进行探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要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建立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系。教师应该多关心学生,和学生多进行交流和沟通,理解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熟练的运用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初中教師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学生在阅读中,怎么做才能快速准确的把握文章内容,如何才能更有效更容易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只有立足学生,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四、设计梯度阅读,词汇积累
在初中语文学习阶段,更注重初中生对字、词积累,句、段的理解。基础知识积累得越雄厚越是有利于初中生对中学语文教材的现代文、文言文理解,尤其是在阅读文言文时,了解古文寓意,翻译成现代文这个过程中,初中生需要灵活翻译。要想将其原义译出,并最贴近古人在文中想要表达的含义,固定语气词和词汇的多种释义积累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积累时,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授课环境,梯度的、合理的阅读设计教学方案。简单地讲,初中生对语文教材的阅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会认读文章,这个阶段初中生在认读时因为自身知识量积累不足的问题,很容易受到文章中枝干信息的干扰,不利于把握整体文章的内容概要,不能做到深层次理解文章含义和文章整体构架。在认读时需要教师引导,提出文中的基础疑惑点引导学生思考,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思考。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梯度阅读,通过梯度设问的阅读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读文章,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重要知识做出概括。通过不断积累,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激发出学生对语言的兴趣,愿意主动阅读文章,了解文章情感的表達方式和生活方式、文化经验、写作技巧的揣摩,积累。梯度式阅读设计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提出的阅读教学方式,不仅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要懂得文章中层次分明的情感。这不仅有利于初中生对基础知识的连续积累,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认读赏析、技能,还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如今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下,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显得尤为必要。但同样也要客观、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困惑,如教师教学思想的滞后、教学方式不当以及学生阅读兴趣缺失等,进而积极探究有效的应对之道,如革新教学思想;实施多元方法;勤于反思总结等等,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展示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风采,使素质教育以跨越之势继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胡蓉.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4):175-176
[2]姜灵惠.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案及其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4):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