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2018-08-11洪桂芬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精心设计创设情境

洪桂芬

【摘要】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是教师的追求,生活化的数学是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以趣促学是实现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创设情境 精心设计 巧设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52-0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自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氛围中,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自动地参与学习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要精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用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一天,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它神气的对0说:“你呀,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悄悄的走掉了。看到9这样欺负0,1很不高兴,它走过来对0说:“你看,如果我和你站在一起比9还要大。”9听了非常吃惊。那么1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呢?这样创设出学习情境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大大的调动起来,老师也不用担心学生一上课就走神,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二、精心设计新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活学生的思维。“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使其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的快乐,思考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我让学生自己用小棒分,请他把4根小棒分成两堆,看谁的分法多。学生们十分开心,马上动手分摆,有的还边摆边念叨:一边分3根,一边分1根,两边各分2根。欢快有趣的动手活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中。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分与合的表象,通过仔细的观察,积极的思考,得出每个数字的分成与组合。这样,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主动发展。

其次,还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尝试。数学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新知往往是旧知识的引伸与扩展。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思維方法,尝试解决新问题,通过学生自己正确的推理、判断、概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我就开门见山地揭示课题,直接出示例题“9+3=”,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互相交流,展示过程;最后进行评价归纳,在评价中对于能够直接口算出答案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知道把3分成1和2,先用9加1等于10,再用10加2等于12;并在进一步的评价中使学生知道可以把3分成1和2,先用9加1等于10,再用10加2等于12。主动参与学习“凑十”的计算方法。这样设计教学,能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巧设练习使学生活用新知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活动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教学中要对课堂练习进行精心设计,做到有针对性、有坡度、题型多样,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使学生运用新知在练习中轻轻松松地学习,养成主动运用知识的好习惯。

总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情境,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轻松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我是数学教师》.

猜你喜欢

精心设计创设情境
精心 激趣 提问 评价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