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探讨

2018-08-11陈昊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实施探讨

陈昊禺

【摘要】幼儿园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可以让幼儿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幼儿在数学上会得到不同的发展。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学习特点,在学习中应该多运用一些游戏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对于幼儿来说,除了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其余时间是可以用来学习的,一味地学习难免会让幼儿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多采用一些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幼儿园 实施 数学 游戏化教学 策略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12-01

据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第三版来看,数学是幼儿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为其他学科提高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幼儿对知识掌握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与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的内容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师应该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形式让幼儿的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活泼、主动而具有个性。

一、通过模拟情境让幼儿理解百以内数的意义

在幼儿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情境让幼儿理解百以内数的意义。教师可以让两个幼儿去讲台上作为买卖的人员,教师固定好商品的价格,一个幼儿用十块钱的钱币去买第二个幼儿六块钱的物品,让第二个幼儿给第一个幼儿找钱。通过这种游戏可以让幼儿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在具体情境中让幼儿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据调查显示,幼儿不喜欢的就是教师的讲台、一起上课、奖赏与惩罚、课程考试等,而教师通过模拟情境让幼儿对数感兴趣,这是值得教师考虑的。幼儿在这样一个模拟情境中让幼儿自由发挥,可以培养幼儿各种能力,进而形成真正的自我建构,让幼儿变得更加优秀。据试验表明,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游戏”,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会对某些事情或者工作感兴趣。这种兴趣通过幼儿游戏时的面部表情、专注程度和不断重复的动作就能看得出来。通过模拟情境可以让幼儿的专注发挥到极致,不仅能使幼儿的心理得到满足,而且也能使其获得独立的能力。总之,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有助于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其独立性和意志力。

二、将幼儿数学教育融入到角色游戏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角色游戏可以让幼儿充分进入学习状态,角色游戏是运用幼儿的想象能力、模仿能力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有一定的主题,如商店、医院、动物园等,在游戏中发挥角色应有的表现是让幼儿学到知识的核心。幼儿之所以愿意充当游戏中的角色,说明它深爱这个角色的扮演,这样幼儿在学习数学时就会认真努力,同时会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这才是将幼儿数学教育融入到角色游戏中的最佳结果,同时会让幼儿获得最真实的喜悦。

总结:幼儿园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是明智的,游戏化教学可以重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幼儿得到更多的进步。教师是幼儿游戏化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幼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因此,教师有必要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晓聪,浅谈幼儿园实施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6):15.

[2]王立立.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的实施现状研究[J].呼和浩特:內蒙古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游戏化教学实施探讨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