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职业观融入

2018-08-11范永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职业道德基础

范永军

【摘要】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观,对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为什么、融入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做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职业观 融入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38-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大学生第一门核心政治类课程,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教材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针对性较弱,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专业的技能人才,因此,职业观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得到相应的重视。

一、为什么要在高职“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观教育?

首先,高职教育从属于高等教育,具备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特性,但它又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相对来说,高职教育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他们以后走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岗位打好基础。所以,高职“基础”课除了具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外,更应该突出“职”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观教育,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并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

其次,高职“基础”课安排在大一,此时,作为新生的高职学生对于所学专业及以后所要从事行业的基本职业素养并不完全清楚。通过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观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并清楚的知道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素质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明确以后学习的努力方向,而这也是高职“基础”课程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的。

再次,就目前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育来看,重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提供、择业技巧而轻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发展规划,而大学生就业难也从侧面反映了这种就业指导教育亟待改进。因此,在高职“基础”课教学中融入职业观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大一就开始形成正确而合理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也有清晰地规划,从而更全面的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观教育。

二、应当在高职“基础”课程中融入哪些职业观教育?

(一)职业意识教育

高职教育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要让学生从基础教育转向职业教育。通过融入职业意识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职业不仅仅只是谋生工具,更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对自身以及社会均有积极的意义;这样做也更贴近高职院校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它使學生可以对所学专业以后从事的职业的专业素养和要求更加明确,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学习。

(二)职业理想教育

目前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的情况,而在“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理想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确立实事求是的职业理想;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制定具体、可实施的目标与措施,使自己更加符合未来职业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理性看待择业与创业。

(三)职业道德教育

从业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一个人。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必须要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原则,更要明确的知道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在职业生涯中,职业道德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四)职业法规教育

作为公民,必须要遵纪守法,同样职业人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从事职业活动。高职教育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对基本的职业法律及未来从事的行业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最终内化为职业人的基本素养,防止以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和违约现象。

三、如何在高职“基础”课程中融入职业观教育?

(一)深化、细化教材原有知识点

“基础”课程中本身是职业观教育的内容和章节的,但教材中的内容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针对性并不强;并且因为教材篇幅所限,有些重点内容没有详细讲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对原有的知识点进行深化和细化,使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为深刻。

(二)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授课中增加职业观教育专题

高职教育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因此在授课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增加职业观教育专题内容。例如在第一章及第二章内容学习完之后,学生对理想信念、成才成长和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可以加入职业生涯设计的相关专题内容,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理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对于教材第六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所在专业对应的行业的职业道德以及法律法规进行专门细化的讲解,使学生对以后的职业要求理解的更为全面、深刻。

(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基础”课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更要注重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仅有理论难免空洞、枯燥乏味。而如果结合教学内容,举办一些辩论赛、演讲或者企业家、成功校友等的讲座,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加深对知识和理论的理解,提高职业观念。

四、结语

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融入职业观的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原有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理解职业观的相关内容,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同时,教学内容也更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2012(1).

[2]李璇.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职业观融入[J].现代职业教育,2017(13).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职业道德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