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价值观如何正向熏陶

2018-08-11邓名英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3期
关键词:熏陶桃子花生

邓名英

语文是重要的人文学科,人文教育的本质是精神之学。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的最顶层,引领着教学方向,其精神意旨应该弥散在应该弥散在每个教学环节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领袖,一定要将积极地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熏陶洗染烙印在学生的心上。听了我校一位老师上的《落花生》一课,我发现当前的语文课程人文教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先来看看这节课的教学片断: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讨花生的好处时,带领学生深层解读文本。

师:(出示课件)我们看,桃子、苹果、石榴有什么特点?

生:……

师:他们是什么颜色?你仿佛听到苹果、桃子在讲什么?

生:……

师:看看花生长得什么样?

生:……

师: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觉得落花生怎么样?

生:……

师:如果让你来选择,你会选择哪样的人?

生1:我会选择苹果、石榴、桃子那样的人。

生2:我也是。

师:为什么呢?

生1:苹果、桃子、石榴不仅颜色鲜,而且味道也好。花生呢,不好看,有泥巴。

生2:这就像我们穿的衣服一样,衣服好看一些,打扮漂亮一些,别人才瞧得起你。

生3:说的是。如果我们穿差了,别人要笑。花生埋在泥土里,身上有泥巴,脏兮兮的。

师:是啊,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穿好一点。同意他们观点的人举手。(学生全都举手)

师:你喜欢谁?把喜欢的感情读出来。

生:(学生无语,全全场沉寂)

听完了这一个片段的课堂教学,我的心猛的一震:作者许地山先生通过这篇课文,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学生口中的华丽外表要远远强于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做一个对他人有贡献的人。而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知道花生的好处很多,它不注重外表美,重要的是在于對社会的贡献。”目标为什么没能落实呢?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将学生追求外表美运用讨论的形式强化了,而对正确的看法一带而过。这就是语言的训练找错了落脚点。也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但没有打动学生的心灵,反而强化了一个反面的印象,使教学背离了理想。所以,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以走向学生心灵深处、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正向熏陶”为理念,重新思考。

一、要从“正向熏陶”的语言训练点切入。此案例文本中父亲与孩子们的不同的分析及对花生好处与石榴、苹果、桃子的比较认识,学生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应该以父亲的话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品读父亲的话中之音,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意图及编者思想的体现。

二、在辨证同一中提升“正向熏陶”品质。哥哥、姐姐和我对花生的认识时一种表象的认识。在座学生的认识若只等同于文中的几个孩子,那么,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教学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运用辨证统一的思想,“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进而重新构起美丽的大厦。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利用文本,首先要引导回读哥哥所说的话,感悟他的看法存在着思考。接着再回读姐姐及我的话,老师要顺势导入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紧接着可以像学生介绍敬爱的周总理、张海迪、雷锋叔叔等人物勤俭节约、平凡而伟大的人生,了解这些的信息后,再让学生谈谈:“你认为花生没有苹果、石榴、桃子美吗?”我想,这时学生可能会辨证地看到花生质朴、默默无闻的品质。这样就完成了教学对学生精神世界的重塑,一个“虽丑犹美”的新的花生的形象就会出现在学生的心里,父亲的话意义内涵学生也就真正地领悟到了。这就提升了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品质。

三、将“正向熏陶”的个性感悟外化表达。德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博尔诺夫曾说:“人不仅在其说出的话中代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也正是在其说的过程中真正形成这种意见并使之明确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人同时获得了其内在的坚强性,从无名的集体存在中摆脱出来。”本篇课文,人文的精神“整形熏陶”是多元的,可以在正确理解内容之后,创设一个运用语言的情景,使学生对文本多元化、个性化的感悟,有一个外化表达的空间。立足于对学生进行训练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老师可以借助课文内部情景,创设这样一个引发学生个性表达的语文训练情景:“假如你是哥哥、姐姐,听了父亲的话,又会说什么呢?请大家充分展开想象,以四人为小组,演一演父亲、哥哥、姐姐和我的对话。”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我想,学生会把点滴的人文精神的感悟,借助“文本中的角色”说出自己内心的话,并在过程中建构起自己健康的情感世界和美丽的精神家园。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主要是发掘学生的潜能,唤起学生生命的激情,诱发创造的天赋。教育艺术就是巧妙地、潜移默化地塑造儿童灵魂的艺术。小学生和成人一样也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的、可能变了形的自我;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自我,就是心灵。”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尊重主体、回归主体,但当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偏差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把好航,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一滴水可以折射成七彩阳光。学生心中原本就有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自身的人文精神、用正向的价值观观念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学生才能受到真正地情感熏陶和感悟。

猜你喜欢

熏陶桃子花生
用艺术熏陶家风
如此熏陶
桃子
花生去哪儿了
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
送你一箱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