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因素及其改变策略
2018-08-11张彦严
张彦严
【摘 要】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生活化,要从实践中去教育。
【关键词】制约;因素;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改变策略
1.说说制约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因素
体育教学也就不是单纯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它是面向世界体育强国的荣誉的来源,是一种热爱自己身体、热爱社会制度和热爱伟大祖国的政治高度——因为一个人热爱自己的身体、想有一个健康的体质、就能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热爱社会制度就会想到以健康的体魄为社会创造财富、热爱伟大的祖国、就能够想着以体育特长为国争光。
1.1对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1.1.1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就说明了体育锻炼与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理论也认为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内容,也就是:一要以运动为主导,二要以健康为目的;
1.1.2社会底层的呼声更是亲身经历的经验:身体是生存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就不能从事更好的工作,而好的身体来自于运动、来自于锻炼,最终来自于高度重视;
1.1.3在全国性的全民健身活动日益高涨的今天,体育锻炼的最初意识应由学校开始:“万丈高楼平地起”,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直至大学,体育锻炼是绝不可少的一门課程,缺少了,我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素质就不会提高,也就不能提高,也就不会全面提高;
1.1.4我们可以这样讲:体育健儿是从小开始锻炼的,是要经历十多年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努力得到的。
1.2课改理论的重要意义领悟不够
1.2.1新课程改革理论对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制定专门标准和要求,是对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的高度重视,我们应当对这次改革理论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全面掌握,明白思想、文化和身体素质相互之间的必要关系、必要作用和必要意义,三者是缺一不可的、不能偏废的,更不能置之不理,因此,只有三样并举才能够全面发展;
1.2.2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关联性,一线体育教师要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纲领,结合实际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本学校实际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按照小学学生年龄阶段探讨教学、总结经验,要改变过去那种“体育不在升学考试范围之内”、“体育不影响绩效工资”、“体育没有多大出息”等陈旧思想、狭隘意识和单纯理念;
1.2.3要从培养体育人才、造就体育精英的长远意识去思考,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课程、热爱体育锻炼、从而热爱自己的身体、从而参与体育运动,要克服资金不足、器材不全、认识不明的缺陷,要对学生的健康负责、对教学的效果负责、对新课程改革的成功负责。
1.3对自身职业的教学工作尽责不强
身为教师要在走进教育教学的第一步,确立终生从教、搞教育、搞好教育的坚定信念、崇高思想和宽阔境界;要热爱本职工作、要热爱学校、要热爱学生、要尽职尽责、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要明确认识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理论的要求,既要做到教学的统一性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特长,营造教学氛围和良好环境。
2.说说改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思想、文化和身体素质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历次国际性体育赛事中,中华健儿夺金摘银,享誉世界。也因此把体育锻炼、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全国各地,同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体育教师,造就了一批体育人才和体育精英,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以及体育经费逐渐增加和改善。
2.1学习理论、把握教学、研究学情。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实践和发展,给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是让每一个教师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完善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册的熟悉程度上,教师必须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以立足本土为原则灵活多样改变教学目的、方法和思路,重视探讨、总结和研究教学以后的效果,准确把握教册、教案、参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能够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状态、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家庭环境和喜爱兴趣,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关注个体、提高整体、找出区别、全面发展。
2.2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热爱职业。
教育教学改革其本质就是改变过去陈旧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而核心是改变教育教学观念(观念指的是思想意识,思想意识指导工作行为),原来的观念不能改变就进入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状态和境界,作为体育职业的体育教师,热爱职业就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就能够热爱学生、热爱学校,会为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2.3及时探讨、总结经验、不断学习
2.3.1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认为:教师要做“教育家”不要做“教书匠”,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把所学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探讨思考、在思考中总结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
2.3.2经历了这一连续性的过程,每一个教师都会找到自己的不足。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只有再继续学习才能补充不足,当“学习——实践——认识”后仍然感到不足时“再学习——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不断提升不断积累,就能丰富多彩、就能成为“专家”;
2.3.3有人说“入门比海深”,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教练来自于体育明星、体育明星来自于体育人才、体育人才来自于体育锻炼、是在不断学习、锻炼中进步和不断成长的。
3.说说培养农村小学学生的个人形象
3.1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个人形象: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和谐统一,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教师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体育教学的关键是关注学生适应当今与未来的发展需要,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教学是调整学生的心理平衡的机遇;
3.2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个人形象:
让学生懂得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
3.3塑造学生综合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个人形象:
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现代的社会,要求每一个个体都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
由此,制约一项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观念,而改变观念的关键策略是勇气和智慧的融合,农村偏远山区学校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须有深刻的思想目的从思想观念上升到为了身体健康的基础之上,还应该明白也是获得荣誉和财富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