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2018-08-11张建
张建
【摘要】物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对学生有重要的意义,也能够促进物理教学。本文主要讨论了在中学物理阶段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 辨证唯物主义 中学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8-0099-0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明确指出: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材,钻研问题,讲解物理知识,才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得到正确的、深刻的理解。才能对教材领会得更深入、更本质,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才能培养学生逐步地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避免形成独断论思想。因此,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并把它的观点、方法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
用辨证唯物主义指导教学工作,不是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物理知识时生硬地加上几句辩证法的名词、术语、条文;也不是为了讲解辩证法而举几个物理的例子;更不可脱离了物理知识而去讲辩证法[1]。而是要在讲解物理概念、定律、理论等知识时挖掘物理教学内容所隐含的哲学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讲授物理概念和理论要具体、精确和深入。
如在讲授《原子和原子核》章节时,一定要向学生详细介绍清楚原子和原子核的“解剖”结构所用的“手术刀”和“解剖”结果。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设计原理是怎样的?原子核的尺度和原子的尺度之比是多少?原子质量和电子质量差别是多少?搞懂了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以生动、丰富的基础背景指出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适性。
一、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宇宙世界。实物粒子和场作为物质的形态,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二、物质无限可分,不可穷尽。实物粒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又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可分为中子和质子,中子又可分为夸克,夸克又可分为亚夸克,……。
三、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的认识能力具有局限性。就目前来说,物质结构只能分到夸克或亚夸克的层次,并且夸克和亚夸克模型仍是一种未被完全确认的假设。
四、真理具有客观性,又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任何一种具体的科学理论,并不是真正的“科学”,它总是有缺陷的。它只是人们无限认识长河中的一个阶段,它本身是要发展和被扬弃的[2]。
五、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原子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的对立统一体。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由于电性相异而互相吸引,电子又以很高的速度运动,具有巨大的力量,同原子核相互排斥,由于这种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形成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当吸引和排斥的作用相互平衡时,原子处于某种稳定状态,当电子吸收可外界供给的能量,动能增大,排斥作用增强,电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使原子处于激发态;当电子放出能量,动能减少,排斥作用减弱,吸引力增强,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回低能级,使原子处于稳定态。这种跃迁是不断反复出现的,可见原子总是处于运动和平衡的对立统一之中。
六、内因与外因。原子核核子之间所固有的吸引和排斥的矛盾是原子核裂变的内部依据,而中子的入射引起结合能的释放是核裂变发生的外部条件。
七、共性与个性。各种元素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这是原子内部结构的普遍矛盾,是原子组成元素的共性。但各种元素的原子又依其原子核中核子的数目和正电荷的数目不同而互相区别,这又是具体元素的个性。
再比如在引入新课时常有下述三种方法:由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典型的现象,由人们实践活动中的迫切需要,由教师的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这三类问题包含有现象与本质,具体与抽象的矛盾。培养学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的辩证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如讲压强,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入新课:“三个同重量的人穿鞋、踏高桥、穿踏雪板,站在同样雪地上,雪的形变是否相同?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中的雪的形变不同是现象,压强不同是本质,雪的形变不同是具体,压强不同是抽象。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包含有单位面积压力不同这一本质和抽象。从方法论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即有明确的现象又隐含有本质,即有具体的一面又有抽象的一面。这个问题本身的具体与抽象的矛盾性及它们的内在联系,为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方向,确定了思维范围。从而培养学生对现象与本质、具体与抽象辩证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不是要脱离物理内容去讲唯物辩证法,而是结合物理内容实际去讲。
参考文献:
[1]张子锷:中学物理教学经验与体会[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第41——48页
[2]张延庆: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几点看法[J],丹东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第1期,第101—111页
[3]申先甲:《关于物理教学中独断论的影响问题》,《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1981年第2集,第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