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新课改如何接轨新高考

2018-08-11王孝友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接轨高考新课改

王孝友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如何使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更好地衔接起来,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三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有一个阶段的要求;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学生的综合评价;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必须掌握好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教材改革后,要注意课堂教学方法的变化。最后,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能力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改 高考 接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62-02

引言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在目标设计和课程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感受。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就是学生不能通过一个测试和一个测试分数来衡量他们的能力,而是要与过程序评价相联系,引导学生以健康、和谐的方式学习和发展。这也与当代高考的目标相一致,即测试学生的基本知识、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与高考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一、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有阶段性目标

这是一个普遍的总的要求。学生的教学应该循序渐进地,以便他们能容易地接受和掌握。他们可以在计划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语文的学习技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对三年的高中的学习进行归纳那就是在第一年要会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会阅读方式,培养思维方式;第二年,会自学,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阅读任务。第三年是学好语文,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理解、应用、欣赏和评价。

二、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据统计,海南省高中语文学分的组成分为平时成绩40%(包括5%的学生自我评价,5%的课程出勤率,30%的正常家庭作业和考试成绩)和60%的期末考试,北京中学的期末考试占70%或80%。从这个角度来看,学分的确认仍然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笔者认为,鉴于汉语的特殊性,学分制的原则必须遵循“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强调教学的目标。因此,期末考试的权重不应过重。我们还需要对学生的定期学习时间、态度、课堂记录、课堂表现、家庭作业、学习成绩等进行考核,并将其作为重要的信用基础加以完善。为了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和加强学生家长的监督,我们还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例如,学生的自我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但他们必须有具体的细节,教师必须有适当的指导。学生必须有具体的评价内容,如何字写的如何,是否要推迟上交作业,以及是否能完成作文,是否完成复习任务等,家长评估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具体的学习目标,以及作业完成程度。教师评价应注重评价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

三、对于新课改后教材的把握

新课程改革后从指导思想、教学目标、语文教材编配体系等方面对以往教材进行了的变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对新教材有新的认识和把握。专家说,新教材的选择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思想内容健康,第二语言规范,第三文章适合教学。例如,像戴望舒的《雨巷》,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心情随之摇摆不定,他们认为这是一首情诗。对于《包身工》来说,因为这类东西离我们太远了,学生仅仅只看完那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应该从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上把握这些作品。这样,教学的实践就会完全不同。因此,我们也必须强调语言和文学修养、情感和影响力的积累。语文教师还必须学会重新创造教材。从某种意义上说,教科书的重新创造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光明前景,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改革的智慧来激发学生的才能。

四、利用好现有的教材,联系实际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人文精神内容的丰富使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暗含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所手法。例如,《离骚》反映了爱国情怀;《蜀道难》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对国家风景的热爱,如此多的文章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学生。为此,我们应该把语文教材视为“适合”,而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思想,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情,将生活文本转化为一个鲜活的故事,既能掌握知識,又能陶冶情操。

第一,通过认真品读体验课本中的内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文章的品读是发掘作者所要表达情怀的不二方法。文章中的精彩段落,重点段落,更要细细品、慢慢读,读出韵味,读出意境,更要读出感情。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在讲解陈情表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品读,以及对作者的内心感受,由人到己,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汇报。在推动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内心得到感染。

首先,通过阅读教材认真体验内涵,阅读经典是找到作者想表达的内容的唯一途径。文章中的段落和关键段落必须仔细阅读,慢慢读,读味道,读意境,读情感。如果不忠诚的人读到诸葛亮的《出师表》肯定不会落泪;在读李密的《陈情表》时不落泪,这人必定不孝,所以在对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进行交交互,在促进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感染。

其次,文学作品必须包含作者的幸福、愤怒、悲伤和欢乐。因此,教师的示范性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当感觉不到位时,任何一个词的偏离都会引起感觉的差异。在《短歌行》的教学中,表达了诗人决心要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的心理就是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如果学生有情感,他们一定可以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培养学生自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学习习惯,体现在语文阅读、阅读课文、自我阅读和自我学习的关系中。这里需要澄清两点:一是阅读的问题,我认为学生应该经常阅读,教师可以选择启发式阅读和测验性阅读两种方法来检测学习效果。其次就是对名言、名著的处理,我非常同意在小组间进行讨论来对名言警句、名著进行处理,脱离对老师的依赖。

六、结语

总之,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势在必行。面对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我认为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掌握原则和规则,他们就能从容地处理这些原则和规则。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也可以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岳元春.高中语文新课改如何接轨新高考[J]中学语文,2017,(13)010-011

[2]高东阳.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校本培训[D].华南师范大学,2016.

[3]苏东宇.小议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13) 0101-0102.

猜你喜欢

接轨高考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让初中学生从阅读教学中学会作文
对搞好MTI教学的思考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