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动物谚语特点的对比研究
2018-08-11宣婷
宣婷
【摘要】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口语性强,通俗易懂。不同地区由于在文化、思想、认识等方面存在差异,谚语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在文化、经济、政治方面都有较为密切的交流。通过研究对比中日两国流传下来的谚语,不难发现中日两国的谚语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相异之处。本文通过对比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进而分析其特点。
【关键词】中日谚语 特点对比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日动物谚语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编号:2017103613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I106.7;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06-02
中日谚语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使用习惯,对比后可以发现,由于两国地理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中日两国动物的谚语中有共性也有个性。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动物谚语的研究对比,通过实例分析总结中日两国动物谚语在意象表达、句法结构、使用习惯等方面相同特点与不同特点。
一、中日动物谚语中具有的相同特点
1.兼容性
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具有兼容性。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中都有吸收外来文化的部分。在中国的动物谚语中体现的最明显的就是对佛教文化的吸收借鉴,基于佛、鬼、神、阎王、菩萨这样的宗教观念所创作的谚语也成为中国动物谚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菩萨面,蝎子心”、“好起来是观音菩萨,恼起来是牛鬼夜叉”、“老虎头上戴佛珠”等。日本的动物谚语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以《ことわざ辞典》为主要依据,整理其中有关动物谚语的数据后发现,依据中国历代著作、典故、传说形成的日本谚语多达200余条。日本的动物谚语中也有一部分直接从中国引入翻译成日语,例如:“木によりて魚を求む(缘木求鱼)”、“虎穴に入らずんば虎子を得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
2.广泛性
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具有广泛性。其内容涉及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经验规律、历史宗教等方方面面。例如中国有关动物的谚语中:“牛耕田,马吃苦”(有关生产生活方面)、“好马要鞍装,好汉要人帮”(有关伦理道德方面)、“老马识路数,老牛通世故”(有关经验规律方面)、“嘴里念弥佛,心赛毒蛇窝”(有关历史宗教方面);日本有关动物谚语的涵盖面也极其广泛,例如:“犬は人につき、猫は家につく”(有关生产生活方面)、“立つ鳥は跡を濁さず”(有关伦理道德方面)、“井の中の蛙大海を知らず”(有关经验规律方面)、“虎の威を借る狐”(有关历史宗教方面)等。
3.艺术性
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具有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双句形式的谚语讲究对仗,或使用反复重叠等修辞手法,且句末常常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例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些例句,前后短句在构句形式上保持基本相同,句末的音节押韵,格式整齐。日文谚语中如“犬と猿”、“魚心あれば水心”、“犬は人につき、猫は家につく”等,也都以相同的音节或形式结句,体现出与中国谚语相同的艺术特点。
(2)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中都具有隐喻性
隐喻是指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者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对比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后不难发现两国谚语中都有隐喻的现象。例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谚语,表面上看是以鸟作为叙述对象,但其却暗喻人,鼓励人们勤劳早起,努力工作。“猿も木から落ちる”这句谚语中,表义为“猴子也会从树上掉下来”,喻指再精明的人也会出现失误。
二、中日动物谚语中具有的不同特点
1.省略现象不同
日本的动物谚语中有部分成分省略的现象,如“虎に翼”这句谚语,是由“虎に翼をつける”这样的完整形式省略了谓语成分演变而来的。省略后其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单纯的句子成分的省略。再如“知らぬが仏”这句谚语,也是由“知らぬのが仏だ”这样的完整形式省略了形式名词「の」和助动词「だ」演变而来。类似这样的现象在日本的动物谚语中比比皆是,相比之下,中国的动物谚语中省略现象较少,在结构、表达形式上相对完整。
2.使用偏好不同
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中,对部分动物的使用偏好不同。以中日两国有关“牛”的谚语的使用差异为例进行说明: 在中国的谚语中,大部分是对牛给予赞赏、肯定。例如:“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敢作敢为,表现了牛的英勇、无所畏惧;“做牛做马”比喻工作尽心尽力,鞠躬尽瘁,表现了牛的勤奋劳苦。但是在日本的谚语中,牛的负面形象比较明显,如“牛はねがいから鼻を通す(自找罪受)”、“牛のよだれ(冗長无味,漫长而又单调)”这些谚语,牛都是以笨重、无趣的形象出现。这种使用偏好的差异同样体现在狗、龙等动物上。
3.审美意识不同
中日两国的动物谚语中体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识。中国的动物谚语中,多将体型大、力量大的动物作为力量、强大的代表,而在相对应的日本的动物谚语中,则多用较为弱小的动物来表示。例如在中国动物谚语中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一句里,体型较大的骆驼被视为强者,在日语谚语中,与此句谚语语意相近的表达方式为“腐っても鯛”,以“鯛”喻强者。再比如“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这句谚语,语意与之相近的日语谚语表达为“鷹がいないと雀が王する”等,都反映出中日两国这一审美意识的差异性。在日本人看来,较为弱小的事物象征着进取、希望、拼搏,与崇尚力量的中国人相比,日本人“以小为美”的审美意识在谚语中较为明显。
三、结语
中日的动物谚语作为两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现出相同特征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本国文化中独特的个性。两国语言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使得两国动物谚语中呈现出兼容性、广泛性、艺术性的特点。而两国受地理、历史、社会思想等因素影响所形成的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差异,也在两国有关动物的谚语中得以体现。在学习中日两国动物谚语所表达含义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分析其中所存在的异同点,这样才能结合两国环境、文化更好地体会其中的韵味。
参考文献:
[1]鲁畅,吕楠楠,中日动物谚语概念隐喻的比较(A),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一期
[2]彭胜华,谚语和佛教,辽宁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3]张娅萍(1981),通过动物谚语透视中日文化差异,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4]臼田甚五郎,日语谚语词典(日文)I853
[5]温端政,中国谚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