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质文物保护现状分析
2018-08-11李艳香
李艳香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升陶质文物的保护水平,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陶质文物保护现状,总结了当前陶质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这项工作的方向,从而为我国陶质文物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陶质文物;保护;现状
陶器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古老的一项发明创造。陶器的发展与演变和人类生活生产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陶器也是记载和传递古代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国古代陶器是我国祖先在历史长河发展中留下的瑰宝和重要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陶器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更是见证了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发展的进程。而陶器的发展也是旧石器时期向新石器时期转变的重要分界点,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典型陶器已经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时代文化标志。由于其内涵相对更丰富,功能也比较广泛,因此,在实际发展中有效渗透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当前考古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由此可见,陶质文物保护是当前博物馆事业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1 陶质文物概况
人类在历史发展中遗留下的物品和遗迹通常被我们统称为文物。文物对历史传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不同的文物也有着不同的材质形式,陶质文物便是其中的一种。不同的陶质文物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保护好、管理好陶质文物,有助于人们认清发展实际,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方向,这对于今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将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陶质文物的保护工作涉及化学、材料学、考古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项较为系统的综合性工作。
从古至今,我国陶器的烧制历史已经有近万年之久。陶质文物是指用硅酸盐为主要成分加工的器物,主要以黏土、高岭土为原料,经过选料、淘洗、沉淀、捣揉后制胎、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制成的,包括素陶、彩陶、彩绘陶和釉陶四大类。大多陶器文物主要来源于地下或水下考古发掘,而地下水和海水中的可溶性盐类及其有机质杂质均可浸入到器物内部,随地下、水下温湿度的变化渗入器物内部的盐类会反复出现重结晶和溶解现象,甚至使陶器强度降低造成破碎。另外,出土陶质文物还存在着表面酥粉、釉色蜕变、表面片状脱落、磨损等病害。在我国文博事业发展中,陶质文物是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其不仅在我国众多种类的文物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更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2 陶质文物保护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2.1 相关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不足,资金缺乏
在当前我国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领导对于陶质文物保护重视程度不足,并且绝大多数领导都将工作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甚至为了帮助当地经济获取更大的发展,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此外,陶质文物专项资金也存在不足的情况,很难保证陶质文物保护工作的稳定开展。
2.2 群众对陶质文物保护意识欠缺,宣传力度不足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思维意识的影响,众多群众对于陶质文物的保护意识认识不充分。在进行陶质文物保护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群众将来路不明的陶器私自化为己有,这都是对文物法律法规认识不足的体现。此外在文化旅游或是参观的过程中,还存在将陶质文物私自收藏、据为己有的情况,这都给陶质文物的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些现象的出现和保护陶质文物的宣传力度的不足有着极大的关系。广大群众并不了解陶质文物的价值和重要意义,没有认识到损坏或私自收藏、买卖陶质文物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2.3 缺少文物保护与修复档案,没有做到系统的监测
现今国内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建立了文物管理记录体系,但这并不足够。绝大多数文物管理记录并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文物各个时间段的保存状态,这样并不利于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为了系统地掌握馆藏陶质文物的现存状态,做到实时监测、合理保护、有计划的修复,应该在文物管理记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陶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档案。这个档案应包括不同时段的监测记录、相关技术数据等。建立起陶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档案体系,仅博物馆保管部门是无法做到的,还需要馆内领导的支持和其他部门的配合及帮助。这就要求各博物馆的保管人员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取得领导和其他部门的支持,从而顺利建立起文物保护与修復档案体系。
3 陶质文物保护的对策
陶质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这项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十分显著的阻碍。因此,要想对陶质文物保护工作质量进行有效提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建议在今后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3.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保护力度
针对当前我国现有的发展形势来说,政府具备较强的影响力。所以在陶质文物保护工作中,政府也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帮助下,能更有效地促进陶质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在法律法规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陶质文物保护法律的制定和优化,从而运用法律手段对非法破坏、倒卖、私藏陶质文物的行为进行惩罚,而对于保护陶质文物的行为也要给予适当奖励。
3.2 呼吁全民加强对陶质文物的保护,提升民众陶质文物保护意识
当前群众的陶质文物保护意识不足是对这项工作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很多人甚至认为对陶质文物进行保护仅仅是政府和文物部门的工作和责任,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正是因为存在此种狭隘的观念,所以也对陶质文物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也要求在今后的保护过程中,要借助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进一步对群众陶质文物保护意识进行提升,呼吁他们全面参与到陶质文物保护工作中来。在某种程度上说,当前陶质文物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是某个人或是某个部门的职责,而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对陶质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强化就更需要加强宣传工作。
3.3 文物管理部门要在工作中根据时代变化进行工作调整
各文物部门和文博单位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取更大的发展,就要在文物工作中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改善工作方法,调整工作方向。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此一来,即便是出现了问题,也能将对陶质文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在对陶质文物保护工作效率进行提升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确保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的全面提升。在陶质文物保护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系,合力做好保护、修复工作。由于近年来我国彩绘陶器加固问题逐渐引起关注,所以在今后的陶质文物保护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密切注意各种问题,及时根据情况妥善解决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当前我国对陶质文物保护的研究工作开展得并不深入,虽然有所研究,但相对比较零散。近年来我国逐渐强化了对陶质文物保护工作的关注,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于陶质文物保护工作中投入的资金力度也有了进一步提升。陶器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古老的一项发明创造,陶器的发展与演变和人类生活与生产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是记载和传递古代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对上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这项工作在实际开展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广大工作人员对这一工作能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傅亦民.关于馆藏瓷器修复保护的实践和体会——兼谈宁波博物馆越窑青瓷的修复[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2).
[2]惠学军.陶瓷类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几点思考[J].博物馆研究,2016(4).
[3]刘晓东.浅谈陶质文物的病害与科学保护[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
[4]容波,周铁.陶质文物科技保护研究现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2).
[5]徐鑫.陶质文物修复的探研及实践[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