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初中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

2018-08-10尕藏扎西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运用教学改革信息技术

尕藏扎西

【摘 要】在初中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等多种教育模式的成功,体现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业服务的新理念与新方向,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与探索学习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结合初中教学改革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影响,探讨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 影响;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94-01

信息技术凭借其多元化的图像、文字、声音及视频等表现形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给原本枯燥的课堂注入活力,促使学生保持学习动力,无形中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构建新型课堂工作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对教学方式转变还是对学习方式转变,都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

1.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打造生动形象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受到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限制,照本宣科的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很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则能更好地适应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形象,以充满趣味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他们认真听讲、认真思考,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激活學生的发散思维。

在全新教育理念的倡导与推动下,初中教学任务不再局限于应对考试需要,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方法与思维能力,为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在课堂上融入信息技术手段,有助于丰富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活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融洽、有趣的课堂上主动学习,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意识,进而锻炼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

3.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

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挖掘未来发展潜力。在中学教育课堂上,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让教学活动更富真实性与活跃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自觉运用适合自己的高效率学习方法,形成更全面、更多样的知识体系,调动学生的发展潜能,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合理运用

1.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创新中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创新提出了客观要求,而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与运用,无疑为教学创新开辟了新路径。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全程参与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分析,并围绕这些数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与独立学习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由于中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因此基于信息技术支撑而营造的学习氛围更具吸引力,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认真思考问题,为创造性学习提供良好条件。再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可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点的距离,生动、形象地引入生活化案例,增添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2.信息技术在拓展教学资源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的全面运用,带来教学理念与学习方法的转变。参照初中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主,通过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在此过程中提高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的活力,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吸引力,能让学生时时刻刻保持学习的新鲜感,这就需要拓展与变换教学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的内容,便捷性地引入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开发数字化教学素材,列举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化案例,使课堂教学更加饱满、更具实用性,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这也恰是初中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3.信息技术在课后练习中的运用。

课后练习是巩固与运用所学知识的直接方法,也是反馈课堂教学成果的最佳路径。教师可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课后辅导软件,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便于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能接受的难易程度,个性化地设计课后练习方案,合理把控学习进度,减少题海战术带来的厌倦感。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存储功能设计智能题库,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搭配题目,由于信息技术软件具有极强的交互性特征,所以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及时反馈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调整学习方案。总之,信息技术在课后练习中的应用体现了自主学习的倡导观念,学生自主选择课后练习题目与复习内容,始终保持学习的新鲜感,有助于活跃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则要定期更新智能题库的内容,设计不同难易程度、不同内容的题目,创设多种形式的电子试卷供学生复习。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初中教学改革带来无限可能,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可小觑。教师要深入研究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完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初中教学效率,保障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伍智发.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168.

[2]张丽.浅谈初中教育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才智,2017(14):32.

猜你喜欢

运用教学改革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