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条件下教师自身修养管窥

2018-08-10杨海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素质

杨海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75-01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教师的劳动是维护人类生存和维持社会前进的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广泛深厚扎实的文化素质、较强的实际能力素质和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并且是这诸种素质的和谐、完善的结合。有了这样一些素质,教师才能顺利地进行组织教学,参与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人才。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要很好地履行这一职责,作为教师,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

一、知识丰富、胸有成竹

邓小平早在1978年就提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可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否达到一定的程度、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本身是否见多识广、知识丰富。而理解掌握教材,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解答这些问题并非易事。如果教师见识广,就能应对自如,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做出解答,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如果教师阅历少,见解肤浅,甚至以“以后再告诉你”来敷衍学生,无疑会给学生泼冷水,既降低了自身形象,又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

所以,教师专业文化素质的丰富与否,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专业文化素质所涉及的面很广泛,很复杂。其中包括:①处理教材的能力。②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能力。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能力。④形成课堂教学良好状态的能力。⑤表达能力(语言表达、书面表达、情感能力)。⑥组织能力。⑦因材施教的能力。⑧准确评价自己和评价学生的能力。⑨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⑩交际能力。而能否按逻辑思维方式,有的放矢地将上述能力运用到教学课堂教学中,是教师能否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及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故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准、要广通博览,在脑子中建立一个“活书库”,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

二、驾驭教材,轻车熟路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愉快教学法,情境教学以及各种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蓬勃发展。要想对各种教学方法运用自如,首先必须具有驾驭教材的能力。①钻研教材、由浅入深、由深而廣、既钻得深、又站得高,了解教材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了解训练意图。②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规律,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学习指导方法,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三、机智灵活,沉着应变

素质教育抛弃了应试教育“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弊端,教师授课不再是单向信息传递?那种“量入而出,不冒风险,备有现货,售完为止”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引导的话学生就思维活跃,提出各种问题和想法。不同的问题,对达到教学目的的价值是不同的:问题一经提出,教师就应立即判断它的课堂价值,即刻作出评定,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信息输入,主攻方向始终对着教学目标。如教学《乌鸦喝水》,有些学生会问:“老师,如果瓶子的水很少,填满后小乌鸦也喝不到水怎么办”这个问题是始料不及的,联系到石子密度确有这种现象,但这与中心内容无关,因些作为教师应这样讲解: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我们可以放在第二课堂上做实验进行了解,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重要目的是学习小乌鸦的机智,肯动脑筋的精神。类似这种现象,教师是不可能全部备好的,这要靠教师的临场发挥。只有机智灵活,沉着应变,思维敏捷,才能见机行事,以不变应万变。具有了这种能力,就能把课上得活现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

总之,素质教育的今天给每一个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即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只有这样,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素质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本科、专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录取办法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