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2018-08-10李技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兴趣实验

李技峰

【摘 要】实验对于初中化学而言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化学基本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文分别从提高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两方面入手,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进行简单探析,以期通过形式多样的化学探究实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40-02

初中化学是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也是今后学习化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初中化学启蒙教育,引发学生对此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同时还要结合化学实验教学来向学生展示化学世界的奥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结合实际掌握书上的知识。本文针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阐述自身看法,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促进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一、建立化学实验的兴趣

那么教师该如何来帮助学生建立兴趣呢?

1.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之所以缺乏兴趣是因为在化学实验学习上难以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初中学生此时期对于自己的主体发展已经很在意,他们渴望在接触的每一个领域或者学习科目都取得自主权。但是化学教学本身对初中学生来说就比较陌生,再加上教学时间紧张,内容复杂又零碎,所以很多教师就采取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很少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一般都是选择一些很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来参与,实际上对学生来说几乎没有挑战性,也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求,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兴趣又具有可行性的实验来开展,能够很好带动学生的兴趣发展。

2.实验教学并不是说单独在实验室开展才算是实验教学,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加入一些简单的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例如在学习金属燃烧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现场演示,通过五颜六色的燃烧现象,会使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渴望进一步探究,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3.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可行性很强的课下实验让学生去完成,例如鸡蛋在醋酸溶液中软化的家庭小实验等,学生通过课下时间来进行自主实验,既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又能通过自主动手来带动学生的实验兴趣发展。

二、教学中激励学生,培养创新学习精神

在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于教师、不盲从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氢气性质”时,教材上用纸筒来收集氢气,然后点燃氢气引起爆炸来证明氢气中混有一定量空气时点燃会发生爆炸。由于实验的成功取决于收集的氢气,也正是难于直观地判断氢气的收集量,有时很难保证爆炸成功。这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是否还有其他相对简单,实验比较明显的方法”的问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让学生从改变用纸筒收集气体的方法去讨论和思考,自行得出“可用密封性较好的小食品塑料袋收集氢气”的答案,这种改进既简单又直观。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是有一定的传统教学模式,学习中可以通过讨论和探索一些问题来改变传统的做法和学法。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观点的创新精神。

三、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精讲,就是配合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为学生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针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通过精讲多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四、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可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会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科技节,化学晚会列为专项内容之一。在晚会上表演节目的都是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而观众大多是初中學生。丰富多彩的晚会把他们带入了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听到“爆竹声声”,学生自然联系到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看到“空瓶生烟”、“清水变色”,就急着想了解“这是什么变化”……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当紧密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表述化学问题有两种形式:一是口头表达与交流,二是书面叙述与描写。这两种方式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受到化学问题专业性与思维能力的影响。?学生表达能力差的原因如下: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机会少,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二是学生对化学知识原理不理解;三是学生对化学语言记忆不牢 。学科语言的科学、严谨性不允许随意想象、追求个性(不是思维、思想等),不科学的表达肯定会带来许多错误;四是表达不规范。化学问题有其独特的逻辑性,化学表达就要遵循这一逻辑性;五是学生对化学变化及现象的观察不细致。埋头于书本与作业之中的学生是培养不出表述能力的;六是与学生的动手(化学实验、化学制作等)能力与习惯有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化学活动中,学生的表述能力才能得到应有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在小组展示时,要特别注意语言表达是否清晰、简练,对语言表达较好的小组给予鼓励、肯定,促使他们对语言的要求。

总之,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必须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符合学生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具体展开化学实验教学,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为其全面发展做好教学准备。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兴趣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