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逻辑思维对语文教学内容组织的影响

2018-08-10蒋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逻辑思维

蒋艳

【摘 要】对于一名语文教师而言,逻辑思维是影响其如何思考、判断、分析的关键所在。能正确分析、判断何为教学重难点,按照一定分类标准归纳知识点,科学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逻辑思维;教学内容组织;语文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38-01

语文教学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以专门知识和专门技术为基础”,语文教师的工作过程“需要心智和判断力”。这源于语文教师的逻辑思维。而思维素质集中体现了这一点。语文教师的思维素质主要包括思维准确性、思维严谨性、思维敏锐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广阔性、思维深刻性、思维艺术性和思维批判性等。

逻辑思维极大影响着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内容组织不是简单的先后排序,它需要语文教师有全局观和系统观,在充分了解学情和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根据教学时间,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这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思维活动,它需要语文教师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得教学内容安排逻辑化,即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规律,如教学内容难度由浅入深。学生在学习《荷塘月色》之前若没有学习修辞手法,教师便难以带领学生通过文中丰富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该阶段语文教学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这五大方面。语文教师需要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依靠自身的逻辑思维对教学内容进行判断、筛选、分类、组织,继而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所谓判断,即是教师要明确“是什么”,明确教学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以及一些基本概念的定义。例如,什么是小说,什么是拟人修辞手法。明确基本概念之后需要对能够进入教学内容的知识、技能进行筛选。教材里的不一定都用得到,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全部教授。筛选则运用逻辑思维對知识、技能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学生需求加以判断。同时逻辑思维的敏锐性能够帮助语文教师捕捉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巧妙地融入教学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类则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板块、层级。例如哪些内容属于口语交际;辩论和话剧表演哪个是更高层次的口语表达。在这里,语文教师的思维准确性和严谨性解决概念的明确性问题,防止概念不清的逻辑错误,解决判断的恰当性问题,防止判断不当的逻辑错误。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有了初步判断、筛选之后要思考在具体课堂上按照何种顺序、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这体现了语文教师逻辑思维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组织不外乎并序、递进和螺旋式递进这几种常见的类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编排的主题组织教学内容。例如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按照主题将课文划分为“四季美景”、“至爱亲情”等单元。教师也可以按照文本作用,着重使用一篇文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增补其他内容,重点教授一个知识点或一项技能。

一、影响教材解读的深浅程度

思维的深刻性影响着语文教师对教材解读的深浅程度。一篇文章除了文字优美、文章结构组织巧妙之外往往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内涵等待挖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现秋景的意象不仅精要典型,作者的用字精确也值得探究学习。如果语文教师对文本分析不够深刻就会造成教学的浅显化,无法体现语文博大精深的魅力。

二、影响教学内容的取舍

教学内容的取舍即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情、教材、课时安排等因素筛选用于具体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在课前,语文教师要运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哪些属于教学内容,哪些不属于。删去冗余部分,课堂就会更精炼,含金量更高。学习文言文的课堂上,教师若既讲解文言知识点,又赏析课文,还要升华思想感情,那么课堂内容就太多,重点不突出。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选择一两个重点内容,着重讲解探究。

三、影响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是指教学内容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力或素养;教学难点则是学生凭借自身能力不易掌握而又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或素养。语文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确定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判断。同时需要对学生现有学习水平以及所教内容充分了解。

四、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选择的。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符合逻辑学的科学规律,以达到配合教学内容,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目的。上《中国石拱桥》一课,教师可以先选读文中描写石拱桥的段落,再让学生们根据文字画出石拱桥,最后展示石拱桥的图片。通过画作与课文、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准确性这一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同锦上添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还需要语文教师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思维多方考虑。

五、影响教学内容的组织

教学内容的组织是指教师经过精心设计,通过拆分、合并、重组等方式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活动。这考验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教师有全局观和系统观。逻辑思维中的同一律能使教师保持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减少重复累赘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艺术”的问题,实际上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语文教学艺术”的实现,是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素质。在解读教材时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文字背后的深意。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整体教学进度合理取舍。确定教学重难点时宁缺毋滥,争取做到知识或技能精讲多练。选择教学方法时,尽量做到内容为主,方法为辅,主次分明,勿喧宾夺主。组织教学内容时,遵循逻辑思维和教育客观规律,从全局出发,根据一个主题组织教学内容,层层递进。切记上一篇课文备一篇课文。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逻辑思维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