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功能独立性评定的影响

2018-08-10杨祖秋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3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脊髓损伤日常生活

杨祖秋

摘要 目的:观察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功能独立性评定的变化情况。方法:收治脊髓损伤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与常规脊髓损伤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AMS、FIM评分提升程度更大;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在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及功能独立性的同时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早期康复;脊髓损伤;日常生活;功能独立性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脊髓损伤患者90例,按照患者康复介入时间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男21例,女24例;年龄20~ 59岁,平均(36.58土1.24)岁;损伤节段为颈髓9例,胸髓15例,腰髓21例。观察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21~ 60岁,平均(36.45土1.08)岁;损伤节段为颈髓10例,胸髓16例,腰髓19例。将上述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案: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脊髓损伤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治疗上实施早期康复措施,具体如下。①由于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脊柱稳定性较差,因此,可给予其关节被动活动、保持肢体优良姿位以及大小便、呼吸训练、肌力增强训练等康复措施。同时,也可以针对其具体恢复情况制定相应辅助措施,以协调患者的动作以及体位转换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患者的运动治疗过程中,医疗人员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通过逐渐调整患者每天运动量、增加其运动时间的方式提升其肌力与耐力。此外,医疗人员还可以为患者提供辅助机体锻炼的护具,结合工具促进患者尽快康复。②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特定食谱,从而在增强患者体质的同时改善其功能。另外,患者康复休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抑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此时,医疗人员则应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

观察指标:分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MS)与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其中,设置AMS、FIM评价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性改善程度越高[1]。此外,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康复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压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低血压、肩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试验中所出现的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土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0)表示,进行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AMS、FIM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MS、FIM评分相近(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AMS、FIM评分均有提升;與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MS、FIM评分提升程度更大(P<0.05),见表l。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经统计,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44%(2/45),其中,肺部感染l例,尿路感染l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12/45),其中,肺部感染4例,尿路感染4例,肩痛3例,压疮l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X2=8.46,P< 0.05。

讨论

一般情况下,脊髓损伤患者的综合性康复干预措施应当在其受伤后立即开启,但我国大多数患者在接受临床药物或外科手术干预等救治处理后自动进入康复休养期。此时,由于没能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早期康复措施,患者康复休养过程中也常常出现肺部感染、压疮、肩痛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此外,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也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体质与心理的不良变化,无益于康复。

从临床定义上说,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主要是指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康复程序或临床康复干预措施,在患者机体功能不断恢复的同时逐渐改进康复治疗内容、增加训练强度,真正从患者疾病康复需要出发,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机体功能独立性。首先,为了避免因长期卧床休养而出现机体残损功能进一步加重的不良情况,医疗人员可以针对患者的实际承受能力鼓励其接受关节被动活动、呼吸训练、肌力增强训练以及功能性动作训练等功能锻炼活动,有效激励患者早日建立起行走的意识与信心,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关节功能[2]。其次,治疗休养期间医疗人员也可以为患者制定专门的饮食计划,以减少饮食不当带来的机体应激反应。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必要时采取心理治疗,从而保障患者始终能够以饱满的心态战胜疾病。 总之,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在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及功能独立性的同时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该治疗手段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廷彦,唐虹,常有军,等.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独立性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6,37(5):480-482.

[2]马玉静,勾丽洁,王文清,等.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2):141-143.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脊髓损伤日常生活
针对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中肢体功能复健的思考与探讨
溴吡斯的明联合巴氯酚对T6以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行动学习法在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自助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