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2018-08-10刘丽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为人师表教育途径教育理念

刘丽莉

【摘 要】如今,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所以,对高中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要想切实培养高中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就必须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素质;德育教育;教育理念;为人师表;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00-01

仔细观察“德”字,它是以“人”为本源,以“心”为支撑,这说明,在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用心去做。更何况,我们担任着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所以,我们更有责任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下面,我就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向大家谈一谈我是如何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的。

一、德育工作理念的创新和践行

一是在德育工作中应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将德育工作的新理念彰显出来。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一切将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在德育工作中本着生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协调性、综合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在德育工作中注重人本理念的渗透。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促进德育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是在德育工作中注重积极德育理念的渗透,更好地与传统的说教式德育区分开来。这也是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难点所在。为了达到转型德育工作的目的,在转变德育理念时,应注重积极德育理念的渗透,确保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为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奠定坚实的基础[1]。

二、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几点对策与思考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新的德育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提出在课堂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客体,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合作,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教学理念不仅适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而且也适用于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即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站在与学生同等的地位,建立一种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这会为我们的德育教学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具体实施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树立平等的德育教育理念。在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常常把学生管理得很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有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但是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更不具备现代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所以,在如今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树立平等的理念,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愿望和情感的权利,然后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其次,树立互动的德育教育理念。在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是单向性的,常常表现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内容既枯燥又乏味,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班主任可以尝试与学生确立一种互动交流的关系,在德育工作中使双方的观点、思想等都表达出来,使学生在与班主任的互相理解、互相影响中建构自己的道德认知。

2.身教重于言教,发挥班主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作用。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而班主任作为这个组织单位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于塑造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伟大的学者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发挥班主任“为人师表、率先示范”的作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把我们积极正面的形象展现给学生,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当然,如果班主任只把德育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语言表面上,而不付诸行动,抑或者言行不一,学生会逐渐对班主任失去信任感,甚至会认为班主任在向他们传递一种失真虚假的教育理论,而且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也会受班主任感染,养成“表里不一”的不良习惯。

3.以学生现实实际为载体,拓展德育教育途径。

部分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班主任采用的教育方法不正确,或者学生对这些教育方法不感兴趣,致使学生不能正确接受德育教育的渗透。所以,我们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积极拓展德育教育途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展开德育教育工作。比如,学生都有着好奇、好动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这些活动中。

4.让德育教育工作走进学生的心声。

为了促进德育教育工作高效地开展,在注重上述工作开展的同时,班主任還应紧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将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为了让德育教育工作走进学生的心声,需要始终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并在注重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应对德育阵地打通血脉,注入强大的活力。在德育工作中,应切实分析学生的实际现状,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性地将德育工作的重心从外部转移到内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德育工作之中,将看似无形的德育工作变得更加生动而又具体。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切实对待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困惑。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德育工作的理解和信任,也能更好地促进整个班级管理成效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将德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校文化、社会生活之中,培养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总之,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件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研究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身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们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当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地做事业,不可拘泥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而是根据目前德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情况,努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猜你喜欢

为人师表教育途径教育理念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学引领青年教师成长,促进学生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