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从“学礼”开始
2018-08-10李思琪
李思琪
【摘要】当代学校德育应该以一种开放姿态,从礼学思想中汲取养分,同时结合当下社会中文明缺失的现状,反思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总结经验教训,从“学礼”开始,帮助儿童塑造言谈举止、形成良好的人格和道德修素养。
【关键词】学校德育 学礼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217-02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大教育家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一个人不学习礼仪规矩,就无法在家庭和社会中立足。孔子将“学礼”视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处世之则,他认为所有道德规范、人际交往都必须依靠学礼来推动。这样的思想对礼仪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应该在当代学校礼仪规范教育中得到继承与发扬。
当代教育,特别是当代学校德育应该以一种开放姿态,从礼学思想中汲取养分,同时结合当下社会中文明缺失的现状,反思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总结经验教训,从“学礼”开始,重新上路。礼仪能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一个国家的气质和魅力,一个民族的素养和修养都是通过礼仪等行为表现出来,可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心灵美的外在体现。因此,礼仪修养不仅是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而且是社会交往和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也曾说过:“礼仪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礼仪的重要性。而少年兒童要想健康成长,礼仪教育就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学校作为少年儿童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让学生知礼、明礼、守礼、践礼。但是,知礼、明礼容易,守礼、践礼尚难。我们可以看到,及时不断地宣传教育,校园中不符礼仪规范的行为仍随处可见:随手就将垃圾丢在垃圾箱外,随意践踏花草破坏绿化,就餐时大声喧哗,因一点小事随意对待朝夕相处的伙伴……这些孩子,被不良习惯牵引,做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
其实守礼、践礼并不难。画家丰子恺曾对孩子们说:“礼仪,就是待人接物的具体礼节和仪式。客人来了,要热情招待。要主动给客人端茶、送饭,而且一定要双手奉上。”丰子恺就是通过这些细小的生活琐事,对孩子们进行引导和教育的。是呀,一个人的礼仪就是在细小的言行中反映出来,早晨进校门时,遇到值班的老师,要有礼貌地说一句“老师好”,一句问好是礼仪;早上进校过走廊时,弯腰捡起一块垃圾是礼仪;同学摔倒时你关切的搀扶是礼仪;伤害到别人时,真心的道歉是礼仪;升旗仪式中你庄严肃穆的注视是礼仪;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各种生命是礼仪;待人谦逊、不骄不躁是礼仪……细微之处彰显文明礼仪,这是一个细节,亦是一种衡量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尺度,更是国民素质、国家形象的体现。
教师作为少年儿童德育的主要力量,其言谈举止、道德修养、直接影响每位学生的人格发展。老师们更加坚定了要仿照先师以礼“立德树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二千六百多年后的今天,仲尼的思想依然是有温度的。他的博学、谦和、善良、诚信,特别是礼的思想像一粒粒温情的种子,生长出烂漫的文明之花。教师应该从中汲取营养,丰富德育手段,用更好地方法对学生“言传身教”。真正的教育,并不是用古板地沿用过去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认识一种脱离时代的价值观。这样的教育难以触及学生的心灵,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而是,创造性地汲取孔子“学礼”思想中的合理因素,融入更多的情感教育,将整合过的价值体系嵌入更多的学生人格发展链条中,“用于己身”并且“施与他人”。孔子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孔子认为恭敬、谨慎、勇敢、正直这些美好品德,如果没有礼的约制,则变成疲劳、懦弱、动乱和伤人的混乱局面。可见,学校德育工作应该从学礼着手,重视礼在学生人格发展中的地位,积极发挥能动性,启发学生的理性自觉,不断塑造与完善自我。在此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认同和接受礼的要求,积极践行各种礼仪规范,实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如何实现这一过程呢?首先,教师言传身教。德育从出生开始,就意味着是个复杂而持久的工程。
“礼”是“天大的小事”,只有从点滴的小事开始,在全校凝结最广泛的共识在,才能让学校德育工作成为国家道德文明建设的推助力,才能使学生用最好的“小我”发展集体社会的“大我”。对孔子的瞻仰叩拜,是一种回归,是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回归;是一种寄望,是对桃李芬芳的寄望;更是一种坚守,是对内心使命感的坚守。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版社,2003.
[3]郭玉云.对学校德育的几点看法[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6月第18卷第2期.
[3]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8.
[2]朱惠芳.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浅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
[2]李洋.德育现代化道路上的困境与突破[J].学理论,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