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智障儿童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2018-08-10陈璇

神州·上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智障儿童卫生习惯养成

摘要: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对智障儿童的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培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智障儿童不良卫生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結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简单分析了智障儿童不良卫生习惯的表现及成因,并且尝试从五个方面着手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关键词:智障儿童;卫生习惯;养成

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的招生对象中智力障碍的儿童占比越来越大。而这些智障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大部分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卫生习惯,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对智障儿童的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培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结合对我校智障学生认真的观察研究发现,智障儿童不良卫生习惯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个人卫生方面

很多智障儿童不刷牙、不洗脸、不洗澡、不洗头、不剪指甲、不勤换衣服。上完厕所不擦屁股不洗手,甚至随地大小便等等。

(二)饮食习惯方面

饭前不洗手,爱吃手指头、爱咀嚼衣物或啃咬其他物品,吃饭时喜欢用手抓饭菜,生吃瓜果前不会清洗和去皮。

(三)生活习惯方面

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挖鼻屎,喜欢去翻玩垃圾桶,爱随地就坐或躺下玩耍,不会保持物品和环境的清洁和整齐。

二、通过调查走访发现,智障儿童的不良卫生习惯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智力低下落后

智力障碍儿童虽然身高随岁数的增长而增长,但其智力水平一般只相当于几岁的儿童。智力的低下导致了他们对是非对错缺乏判断力,对很多行为缺乏辨别能力,对自我缺乏约束力。他们不能理解哪些行为属于不良的卫生习惯,反而自己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二)家庭环境影响

我校的智障儿童基本来自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生活环境较差,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多父母对孩子基本是放养,这些智障的孩子在这种环境里成长难免会养成不良的卫生习惯。加上父母的自身卫生观念淡薄或者出于娇惯等原因,多数是任其发展,不及时制止教育纠正,导致智障儿童的很多不良卫生习惯恶性循环,越来越严重。

(三)多数智障儿童入学前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

普通的学生在就读小学前一般会先进幼儿园或学前班接受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其中一部分内容就是对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而智障学生因为智力、家庭或普通学前教育学校不接收等原因,入学前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那么本该接受学前教育的这几年却呆在家里,不良的卫生习惯难免根深蒂固。

三、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实践,我觉得要改正智障儿童不良的卫生习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引导会更有效

(一)因人而异、明确训练目标

每个学生的智力程度不同,又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接受的卫生习惯的教育也不同,所以他们每个人养成的不良卫生习惯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便后不知道擦屁股,有的学生还不到厕所就随意大小便,有的学生喜欢啃手指啃衣服,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就应该分门别类的对症下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障碍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由于智障儿童的思维一般比较机械和直接,老师应针对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然后指导学生按要求去做,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发挥榜样的作用

由于智力原因,智障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模仿身边人的动作行为。作为老师,首当其冲的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下一秒就可能会出现在智障学生身上。所以老师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在有意无意间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树立起好榜样。轻度智障的学生相对来说更容易最先养成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可将他们评选为卫生委员,这样既增强了轻度智障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自觉做得更好的同时也乐于去帮助别惹同学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三)在实践活动中反复强化训练

智障儿童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差,接受新的事物比较困难,而一个新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要想帮他们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就需要我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反复的强化训练和督促引导。只有通过亲身的体验,直观的感受加上反复的实践才能让智障儿童逐渐加深情感体验,最终慢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每次吃饭前,老师都组织孩子们排队去洗手,然后检查洗手情况。每天放学时,轮流让班级里的学生去倒垃圾。每天坚持重复的在这种真实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去引导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

(四)用赞美来激励孩子

任何人都希望听到别人的鼓励和赞美,智障的孩子更是渴望。老师如果能在教学的时候对智障儿童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赞美和鼓励,效果必定能事半功倍。智障儿童的心智不健全,理解能力也弱,在表扬他们的时候不能太委婉含蓄,可以用比较简单和直接的鼓励方法。如奖励小红花作为表扬,或给予一定的物质表扬,再进而过度到简短的语言表扬,如“xxx,你做得真棒!”使激励的机制更贴合智障儿童的心理等等。学生对这种鼓励也是非常的感兴趣,会在争做各种标兵能手中不断的进步。

(五)家校结合齐心协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少不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但往往因为是智障儿童,家长要么就是持放弃态度,要么就是过分的溺爱,很难真正的直视孩子的卫生习惯问题。所以作为老师学校,要经常的开展家访活动,或者通过电话联系,还可以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通过双方深入的交流建立起良好的信任与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毕竟家庭的卫生习惯和家长对卫生习惯的教育对智障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可能在学校刚有改善回家又退步到原来的程度。只有学校和家庭双方都达成了共识,齐心协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

总之,智障儿童不良卫生习惯的形成是多方面的,想要纠正和重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智障儿童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学校老师和家庭的教育。作为老师更应该扛起这个重任,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中去,引导智障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他们以后更好的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房俞.浅谈智障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J].素质教育论坛,2015

[2]张萍.浅谈特教智障学生的养成教育[J].青海教育,2014

[3]李燕玲.论智障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5

[4]韩晓梅.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

作者简介:陈璇(1988.03.20)女,民族:汉,籍贯:重庆,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单位:重庆市江津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智障儿童卫生习惯养成
多元视角下的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分析
向自己道歉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