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问题,做问题的有心人
2018-08-10李双玲
李双玲
摘要: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堂突发问题,关注学生课后提的问题,关注学生练习中的常错问题。从三个关注出发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和漏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做一个问题的有心人,做一个“用心”的教师。
关键词:学生问题;关注;反思;用心;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是决定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问题,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一、关注学生课堂突发问题
課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鲜活的个体,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进行。课堂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丰富多变的,再好的预设与课堂实施之间都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案例1: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课堂教学中,有个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电子是从锌极经导线流入铜极,那电子会不会通过硫酸溶液流入铜极呢?
电子是微观的粒子,电子怎么流?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电解质溶液是能够导电的。那么,溶液会不会起到传递电子的作用呢?当时,讲堂桌上刚好有为《活动与探究》准备的演示实验,于是我就把铜片和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教师:请大家观察并描述我们这个演示实验的现象?
学生:可以观察到锌片表面冒气泡,而铜片表面没有气泡。
教师:假如锌失去的电子能通过溶液流向铜电极(图2),那么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还会看到铜片上冒气泡。
教师:事实铜片上不冒气泡,这说明什么?
学生总结:电子不能通过溶液传递到铜电极,而是通过导线流向铜电极。
面对学生提出的课堂突发问题,我们要善于捕捉与把握,促使其成为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二、关注学生课后提的问题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阐述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时说:“假如让我们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案例2:在《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中,课后有学生反映容易遗忘或混淆几类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帮助学生轻松记忆呢?对!依托生活,创设情境,在学生已有认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于是,我设置了以下问题:
(1)汽油和煤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学生:烃
教师:在生活中你们体会到的汽油和煤油溶于水吗?
学生:不溶
教师:那么依此类推,CxHy烃类物质溶于水吗?我们学过符合CxHy结构的有机物有哪些?
学生:烃类物质不溶于水,烃类物质有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2)酒精是属于醇类物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酒,酒精溶于水吗?
学生:溶于水
教师:含有-OH的醇类物质溶于水吗?
学生:溶
(3)福尔马林是什么?
学生:35%-40%的甲醛水溶液,可以拿来浸生物标本
教师:含有-CHO的醛类物质溶于水吗?
学生:溶
(4)我们家里用的醋,里面有什么酸?
学生:醋里面有乙酸
教师:像乙酸一类的羧酸溶于水吗?
学生:溶
(5)我们生活中吃的豆油、山茶油、猪油这一些酯类物质经常可以在菜汤里看到,教师:它们溶于水吗?
学生:不溶
教师:那么含有酯基的酯类物质溶于水吗?
学生:不溶
学生讨论:高级脂肪酸在水中的溶解性?
学生总结:以酒精为代表的醇类物质,以甲醛为代表的醛类物质,以乙酸为代表的羧酸,都溶于水,以汽油为代表的烃类,以油酯为代表的酯类均不溶于水。
结合高级脂肪酸的溶解性,学生再总结、归纳:以酒精为代表的醇类物质,以甲醛为代表的醛类物质,以乙酸为代表的羧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还与碳原子数有关,随着碳原子数的逐渐递增,溶解性对应逐渐递减。
三、关注学生练习中的常错问题
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能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案例3: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酯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必考内容。在作业批改过程中,我发现多数错误是产物水忘记写。为什么学生在书写酯化方程式时容易漏写产物水?怎样才能避免这种错误?思考分析之后,发现学生忘记写水的原因是:在书写方程式时,他们习惯先写结构复杂的产物酯。人们的关注点往往比较容易集中在复杂的事物上,而忽略一些简单的、细节的东西,这才是学生经常漏写水的原因。
关注学生的常犯错误,走进学生的问题,将这些了解与认识、感受与思考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和记录,不但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也有利于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教学,发展自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个个会思考,有差异的活生生的个体。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应“细心”关注学生的问题,“留心”学生的错误,“用心”教学。让我们共同关注学生的问题,做个问题的有心人,全心体验学生心灵,静心体验成为一名教育者的成功和快乐。
参考文献:
[1]曲雪梅,刘成坤.新课程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需要“过五关”[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第10期:第8页-第10页.
[2]赵虎林.在反思中前行[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第11期:第34页-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