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展区”:小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探讨
2018-08-10陈伟宏
陈伟宏
【摘 要】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满足各个层次、各种基础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其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够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完全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英语课程;分层教学;“最近发展区”理论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48-01
教师只有摸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在此发展区间内开展有效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学到更高一层次的知识,教师要设计出和学生“最近发展区”相匹配的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每个学生在知识储备和智力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也不尽相同。教师如果不去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就会使优秀生觉得教学内容简单,上课是浪费时间,而差生则因为无法完全理解上课内上课的热情都会慢慢减退,也就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摸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点与困难,再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推断出其潜在的发展空间,进而找到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再据此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使每个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一、學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的层次划分不能简单地按照一次考试成绩就定优劣层次。教师在对学生分层之前,一定要对学生充分全面地了解。这种了解主要从学生实际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对待英语的态度等两个方面进行。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态度等方面进行初步了解。在通过全班同学之前的英语考试成绩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了解他们的英语知识水平还可以通过上课表现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一步加深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暗中将学生分成A(优秀生)、B(普通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
〖XC34.JPG;%30%30〗
教师建立各层学生的学习档案,跟踪记录各层学生的动态发展情况。
二、教师备课分层
对所有学生客观科学的分层,是教师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的前提和依据,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在钻研教材,分析各层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层层递进的教学目标,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
〖XC35.JPG;%30%30〗
制定好不同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重点考虑各个层次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手段和课堂教学活动等。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度递增的课堂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面向的课后作业。
三、教学分层
教师最难把握的就是分层施教,它也是分层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在分层教学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课堂内,在讲课时还要把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不留痕迹地在各个层次的学生面前展开,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而一名教师只有善于管理课堂、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才能使隐性分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一方面,首先照顾到较低层次的学生,在此适当增加难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中、低层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同时让高层的优秀生帮助他们,以此促进优秀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置难度不同的问题。能在课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简单问题,最好留给低层学生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需要学生理解并稍加总结才能回答的问题留给中等学生;更深层次且需要更多知识储备的问题,让最优生来思考和回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尤其是低层学生,都有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机会。否则就会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作业和课外辅导分层
教师要考虑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和给予课外辅导。根据各层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把作业也分为A、B、C三个层次。因为不是显性分层,教师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个层次的作业,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自行选择做哪个层次的作业,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动态,给予学生情感上的适当关怀,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课外作业。
除了作业,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外自学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适当的辅导,即应当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对于优秀生,教师要着重培养他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对于普通学生,教师可以进行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对于学困生,教师在鼓励他们紧扣教材,有选择性地做一些简单题目的同时,指导树立他们学习英语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评价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测验对全班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动态了解和评价,从而确定新的教学进度和目标。同时,通过课堂观察,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努力过程和完成情况等学习行为及时进行评估。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学生时不要把低层和高层的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容易让低层学生产生自卑。评价学生时,只对他们的过去和现在的表现进行比较,看他是否有所进步,激励学生超越自我。
教师对各层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以期达到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对于学困生,平日里以激励表扬评价为主,善于从他们身上找到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作业认真或者成绩有所提升,应及时表扬和鼓励,重新拾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对于普通学生,也要采用激励评价,既要对所取得的进步及时表扬,也要指出不足,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力争上游;对于优秀生,宜采用竞争性评价,严格要求他们,告诫他们不要骄傲自满,激励他们在英语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分层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还是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譬如,“最近发展区”掩盖下的学生自我怠惰问题;英语教师新增了巨大的备课压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