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2018-08-10孙会波
孙会波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我们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得力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推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其合作效果直接决定了课堂效益的高低。下面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浅显看法。
一、学习小组成为课堂新模式的最重要的元素
1.以小组为中心的小组围坐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全班排坐
从座位形式看,学习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个体的学生,也不是班级这样的大群体,而是学习小组。在个体和班级之间,出现了新的组织建制。小组围坐用强制的形式保障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学习秩序出现了所谓的“颠倒”现象
不是先教后学,而是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在先,教师讲授在后。自主学习是由小组组织、在小组发生的。小组的组织作用、氛围作用、激励作用、帮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小组建制保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传统模式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所以难以落实,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机制保障。
3.“学时”取代“课时”
“课时”概念是传统讲授式教学的产物。它关注、强调的是实施、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时间,是课堂上主要用于教师讲授的时间。“课时一词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歧视:只有用于教师讲授的时间才值得准确测算、规定、重视、管理。学生学习的时间远不像课堂听讲那样重要,因而无需测算、规定。学时指学生在完成特定学习内容时所用的全部时间,包括课堂前后的自学、小组学习、课堂上的其他学习。而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正是学习小组。
4.展示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
敢于把相当比例的课堂时间交由学生展示,确实是需要勇气的。展示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影响展示效果的主要因素也是小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向组内成员阐述自己的看法,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爱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它要求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其它成员。作为讲授者的学生,为了能够教得更清楚、透彻,必须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分析。其它学生也希望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因此他们就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学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3.培养团队精神
传统模式下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个体的自学,一是班内的群体学习。前者无从谈团队精神,后者以安静地听课、安静地做题为主,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合作,因而很难培养团队精神。小组学习之于团队精神,其意义在于:其一,建立一种意识和能力,构建自己的组织,确立自己的任务、目标。其二,组织好、管理好我们的组织。在组织中学会提出想法,学会说服团队成员,学会影响他人,学会在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使用票决机制,等等。其三,学会相互关心,相互帮扶,珍爱团队荣誉。其四,学会退让,学会放弃,学会服从。当自己的观点、想法正确时,学会做领袖;否则,学会做配角。团队精神首先是一种担当意识、领导意识、创新意识,其次才是合作意识、退让意识、服从意识。我们对学生的期望是:不仅愿意服从某个集体,而且能创建一个集体、领导一个集体、改造一个集体。如果沒有后者,我们所培养的,要么是奴才,要么是主子,还可能是麻烦制造者,唯独没有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每个成员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较容易解决了。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它使每一成员都溶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要有科学性
1.合理编组,科学排座,使学生充分地合作
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学生之间由于学习的需要随机自由组合的小组,有的是按学生身高编排座位前后桌自然形成的小组。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通常视班型及教室面积大小而定。在编组时先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然后教师再综合男女生心理与生理差异、能力与智力差异及个性与气质差异等方面情况,进行更加合理的调换搭配。
2.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倡导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当中,真诚地和学生探讨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教师应面带微笑地走进一个个小组,鼓励学生把握机会积极地表现自己,而不应使学生因教师的到来而有所顾忌,影响原本正常的学习秩序。编好了小组以后,引导他们给自己心爱的小组起个富有竞争力和个性化的名字。只要教师给小组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展开合作学习,使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就会撞击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和带来的成功感受。
3.编号分工,明确责任
为进一步激励学生小组合作的责任感,让小组成员互相编号,组员之间要有具体的分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