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视阈下“天人合一”思想及当代启示
2018-08-10娄雅宁
娄雅宁
摘要:本文结合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从天人关系出发,阐述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生态伦理智慧。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历史原因为起点;其次论述生态伦理视阈下“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展示其中对生态道德的朴素理解和生态伦理的传统表达;最后阐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现如今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展示这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伦理;现代启示
当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但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自身的生态破坏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使地球已经无力支付人类无度的索取。在这种生态现状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途径,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降到最低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儒家“天人合一”所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解决当今的环境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天人合一”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
(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
1、自然环境因素
在中国古代,因为生产力的不发达和认知水平的低下,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是很高的,通常依靠周围的作物获得基本生存条件的满足。所以,古代先民为了生存,把自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看得极其重要也非常紧密,“天人合一”的观念逐渐萌发。
2、经济结构因素
由于中国从长期的农业社会形态以及生产力的不发达,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程度大,人们也会自觉将自身行为的过失与自然灾祸联系起来,认为老天爷是降下灾难来警示人类的错误。“天人合一”思想就在这种环境在逐渐孕育而生。
3、思想文化因素
从精神层面来看,由于古代先民认识水平的低下,对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他们就是能以迷信的方式加以理解。他们将各种自然现象尊为神的指示,设计出各种图腾表达自己对自然的信仰,相信冥冥之中的天掌握着人们的命运。这种认识长期传承沿袭下来,构成了“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
二、生态伦理视阈下的“天人合一”思想的阐释
(一)仁民爱物,民胞物与。
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用山水的自然状态类比人类的品质情怀,将爱山乐水提高到道德修养的层面。更将亲近自然,体悟自然,感怀生命放到道德品质考虑的范畴中,以期许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即“天人合一”。孟子的“仁民而爱物”将“爱”与“仁”推广发展到自然万物,并作为君子的道德品行操守。张载在《西铭》中论述到“民,吾同胞也;物,吾与也。”也就是说,要视天下所有的人为我的同胞星弟,外物为我的同伴朋友。看待自然不应麻木无情,要博爱万物。
(二)用之有节,以时禁发
孔子曾教导弟子们,钓鱼可以但不能用渔网大面积捕鱼,捕鸟可以但切忌破坏鸟巢。这体现出朴素的生态道德观念,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可再生性。荀子在《王制》篇中,着重论述了节制思想,认为帝王应该注重适度地向自然索取资源,否则会天降灾祸,致使民不聊生。由此可以看出“天人合一”具有生态实践性,对生态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永久发展和稳定具有借鉴意义。
(三)与天地相参
“与天地相参”也可以概括为“天人相参”,这一概念始见于《中庸》,这是一个生态道德目标,实现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因而它是人类至善的道德追求。这是唯有做到“仁民爱物,民胞物与”以及“用之有节,以时禁发”才能达到的生态道德境界,体现出荀子崇高的生态道德理想。这是将自然与人类不再区分主体和客体,不再处于二元对立的状态,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互为对方的一部分,这是人类社会的理想蓝图。
三、生态伦理视阈下“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启示
天人合一观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作为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它包含着许多合理因素,当我们用现代眼光来审视这一命题时,仍然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
在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但没有达到和谐的程度,甚至是对立的。几百年来的积累,导致了大自然的“报复”,当初的破坏都反扑到了人类社会。大量排放的废气导致了酸雨的形成,垃圾处理的不当导致了土壤肥力的下降……这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显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
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抛却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认识到人与自然万物的统一性和相互制约性。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到保护好自然就是保护好人类自己,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和谐共存才可能永续发展。
(二)人对自然的利用应该是有度的
现如今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的无度开发和对资源的无节制使用。比如,捕撈行业和煤炭行业的过度行为屡禁不止。
在儒家看来天地适度地滋养万物,人类也应该适度地利用万物,即需做到“取之有时”、“取之有度”。也是就是说儒家“天人合一”包含着“适度”和“节制”的观点,其实这也体现出儒家的“中庸”思想。
资源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合理、适当地开发和利用才可保证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万物的平衡,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尊重的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愈发感觉到自己力量的强大,人类以自然的主人自居,肆意改造自然,忽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可以看出在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的态度难以说得上是尊重的。
儒家的“天人合一”体现出人与自然荣辱与共,唇亡齿寒的密切联系。这是将自然万物提升到与人类平等的层面探讨。而“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将尊重和爱护世间万物提升到道德层面。这种“仁爱”的观点就是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界的每一个生物,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尊重有加,妄加干预只会导致自然的不可逆破坏。
总之,儒家“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协调相和谐,从而可以得出人与自然应该保持和谐共生且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对当前缓和并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陈瑛.中国伦理思想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2]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