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与评价《红豆》中的爱情观

2018-08-10黄佳真

神州·上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宗璞爱情观红豆

黄佳真

摘要:宗璞是当代学者型的女作家。《红豆》是她开始受到文坛瞩目的成名作。描写解放前夕女人学生江玫在革命与爱情间抉择的小说,呈现当时社会政治背景下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挣扎,江玫代表了当时一批独立有主见,忧国忧民的进步女性的思想,江玫与齐虹的爱情属于悲伤、凄美、有情人难以终成眷属的爱情,因特殊时代家庭背景,造就了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关键词:宗璞《红豆》;《红豆》爱情观;《红豆》评价

一、浪漫的爱情与破裂的必然性

宗璞用江玫回忆的方式,让一段青春故事自然呈现出来,充满诗意的语言使读者能够基于时代又超出那个时代,直接感受到情窦初开的欣喜和羞怯,体会江玫和齐虹浪漫的爱情。

江玫和齐虹在艺术方面有着共同话题,增添了爱情的浪漫,然而他们的爱情出现在特定的年代,所思所想都脱不开时代的限制,那个时代过去,成了永恒,他们凄美,充满遗憾的爱情也随着时代成了永恒。

齐虹触碰钢琴的时候,“神采飞扬,目光清澈,仿佛世界这才在他眼前打开似的”,齐虹的才华,浪漫情怀,江玫的单纯,天真,让他们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从这方面来看,他们爱情的开始是让人羡慕的,如果放在今天这个和平,和谐,公民化的时代,他们也许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的爱情,其实是时代的牺牲品。

“我救了你的命,知道么,小姑娘,你是我的。”齐虹对江玫的爱是一种占有式的爱,他只爱江玫的纯真,诗意,而不是在理解她出生背景,思想层面的基础上爱她的整个人。随着江玫逐渐从夹竹桃班与世无争的女子,到逐渐走进时代,走进社会,他与齐虹的选择不同,阶级不同,彼此渐行渐远,爱情也宣布告终。

江玫与齐虹的出生阶级不同,齐虹实际上也是一个“有梦”的青年,他有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带有一定的阶级性,是被资本保护起来的高贵、浪漫。而江玫“与世隔绝”的清高,这种清高,不屈服于权贵的精神,暗示了后文感情破裂的必然。

二、有时代局限性的爱情

1)在当时的时代,《红豆》在文学作品中就好像一片牡丹田里出现一朵野百合,展现了初恋最本真的美,去除浮躁的修饰,展现了爱情最原本的样子。

《红豆》表现爱情又不纯写爱情,江玫和齐虹的爱情建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真实无比,江玫与齐虹各自的选择也展现了不同的观念,以及两种阶级之间的矛盾。作品充满诗意与伤感,人物的悲剧并非有意而为之,而是大环境下矛盾不可调和造就的结果,这种悲剧不是个人性格造成的,是大环境,背景差异驱使。

2)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只是为各自不同的环境所驱使,江玫没有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没有为了相濡以沫而放弃自己的信仰。她有情,更愿意为了国家牺牲自己的感情。

3)对于江玫来说,爱情己不是可为之生可为之死的首要目标,而国家利益和人生价值成为了她永恒的追求。

三、单从爱情的角度去评价

4)浪漫主义爱情的特征是崇尚“真正的爱情一生只有一次”、“爱情是结婚的惟一标准”等观念。现实主义爱情是浪漫主义爱情的对立面,是一种平静的、可靠的、能给予更多安慰类型的爱情。

从整个人生选择来看,江玫是伟大的,但单从爱情上来看,如果按照罗曼蒂克式爱情的说法,假若小说有后续,齐虹未必就是江玫此生唯一的选择,齐虹出国后也未必不会遇到其他心动的女孩。江玫的爱情虽有罗曼蒂克,却少了理解、体贴,更加不是唯一,总是显得不够完美。

从现实主义爱情的角度来看,他们也并没有给彼此安慰和鼓励,反而是在观念上一直针锋相对,好的爱情需要彼此契合的三观,文化环境与社会价值决定了他们的爱情观念不同,齐虹的个人主义与江玫的集体主义格格不入,注定是一场悲剧。

中国人的爱情是唯美、婉约、实用的,他们的爱情似乎不够实用,若要说罗曼蒂克,也少了点激情。

她和齐虹虽然有着相同的情趣、爱好和文化修养,却又有着截然不同的志向、追求和理想。在相同点面前越发亲密,在不同追求面前谁也不肯让步,不肯为对方做出牺牲。同样是不同阶级的爱情,《傲慢与偏见》中达西为伊丽莎白而有所改变,做出妥协,《红豆》并不是《傲慢与偏见》中那种互相弥补,精神上互相获益的爱情。这方面来看,江玫与齐虹的爱情虽美好却不够成熟与奉献,他们有着爱情最原始的样子,本能与占有,他们的爱情是青涩的,相对自我。

尽管如此,《红豆》放在当时时代背景下还是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就像萧红的作品一样与同时代其他作品比较一样,在大众风格中逆流而上,别具一格,深刻唯美,诉说着富于人性的悲哀的诗。

关于5)爱情的起源,柏拉图提及过一则传说“最初,人的力量是现在的两倍,天神宙斯为了削弱人类,把人劈成两半”,“所有男人与女人,幸福只有一条路,这就是实现爱情,彼此相拥,成就肉体和心灵的完整”。

爱情是至高无上的,是人最重要的本性之一,古希腊神话中爱情在某些时刻可以征服一切。

显然《红豆》中的爱情并没有超越一切的魄力,然而是基于现实的,最终被现实瓦解的青涩青春之爱。

爱情富有神性,人生而孤独,而爱情又是使人不孤独,得以完整的途径,爱情本身应是作为永恒的追求而不单指某个对象,《红豆》中更多体现的是人性之美,为了大事业牺牲个人感情的凄美,而非深挖爱情的美。

况且江玫与齐虹本身处在价值观形成的人生阶段,算不得彼此成就肉体与心灵的完整,更不用说真爱的体现。

另外,《紅豆》中男女主人公青涩的爱情所创造的幸福感并不多。爱情与幸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红豆》中的悲剧式爱情则是离人生幸福、婚姻幸福很远。

6)斯滕博格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元理论。他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及承诺三种成分。完美式爱情三种成分集于一种关系中,江玫与齐虹的爱情因为志向不同戛然而止,不能称之为完美。

若完美,也是悲剧式的,为了理想信念牺牲自己的感情,从这个角度上看,江玫的选择是完美的,但就爱情而论,这并不是完美的爱情。

参考文献:

[1]鸭绿江报刊,论宗璞小说中的爱情观,叶亚玲1)、2)、3)

[2]知书阁,希腊神话:奉爱情为神明,顾夏5)

[3]论文-国外爱情观研究综诉,刘聪颖,邹泓4)

[4]论文-爱情心理及其与人际关系满意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6)

猜你喜欢

宗璞爱情观红豆
读宗璞《报秋》,学借物喻理
走进书里瞧一瞧
宗璞:喷发英武正气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论柳永情词中的爱情观
那年桃夭,红豆暗抛
谁在千年前种下红豆
红豆红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