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下看高中化学教学

2018-08-10王静姝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

王静姝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这一背景下,国家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从而培养出国家真正所需的人才。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高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26-02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把学科核心素养置于基础地位,因此高中化学教学要充分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高中教育者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不仅要保证学生们可以理解掌握好化学知识,而且教育者还要更加准确的把握好教学深度和广度,使学生们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化学这门学科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一、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内涵

在课程改革中,各类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化学学科教学中来,这也是化学教育工作的重要追求。而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其实概括起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这些方面与化学学科教学相结合,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而且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指的是学生能够对物质多样性的内容有一个理解和把握,他们能够利用原子、分子水平来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这种“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让他们能够以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指的是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和条件的、是有限度和能调控的,因而他们能够运用一些化学反应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指的是学生要有证据意识,能够在证据的基础上对物质的组成变化提出假设,并且能够在深入分析以后将假设进行证实或者推翻,学生还能够通过研究物质来建立模型,能够通过模型来解释一些现象,并揭示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指的是学生能够在化学实践中积极进行发现和探究,能够主动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指的是学生要具备更高的价值追求,具有严谨踏实的求学态度、崇尚真理的思维意识,在一些与化学相关的问题上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学生学好化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高中化学实验课课前、课中、课后的几节课的一些教学方法做进一步阐述,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1.实验课前:最大程度利用好教材,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

近年来国家教育体制一直在不断完善,高中课本教材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化学课本教材是经过多名学者合力整理出来的,不仅能帮助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而且与考试范围也是相衔接的。围绕课本中的习题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上课的内容,还可以及时巩固课堂成果。在进行实验课课前,教师首先要保证好学生的化学知识的储备,正确使用好化学教材,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课本的章节内容组成知识树的概念,把零碎的知识组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实验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2.实验课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化学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一味的在听老师讲各种反应的现象而缺乏直观观察的过程的话,就算老师费劲口舌来讲课,那么他们的学习效率也是极低的。例如在讲钠与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时,如果只是告诉学生“钠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并有轻微的嘶嘶声,反应后在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之类的描述化学现象的话语,学生是根本不能理解的。而如果用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来给学生展示这一现象的话,效果就大相径庭了。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自主探究化学现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化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另外,还可以通过划分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让他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化学实验的每一个步骤的严谨性,体会到化学的神奇魅力。学生做实验的过程,其实也是探索的过程,他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讨论或者询问逐步解决问题,这种实验探究的过程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化学实验以小组为形式,从主观上来说也会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学生的成长、情感的培养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利用周末假期的闲暇时间鼓励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化学小实验,让学生懂得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这些贴近日常生活的小实验,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积极性,让他们学以致用,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制作成果展现的喜悦。

3.实验课后:加强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化学知识,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更要从学生的价值观念出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教学涉及到人生价值层面上,才能更好地体现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从而真正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的人才。教师可以举出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化学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影响,这些都能够很好的让学生们增强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教师还可以介绍相关的化学家,通过他们的具体事例来给学生们展现出他们的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严谨的科学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以伟人的号召力作为自己日后实际行动的标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与核心素养教育更好地衔接。

总之,核心素养教育问题是现代教育界一个热门的话题,教师的基本素养和教学能力是核心素养能否落实的重要条件。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国家创造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和.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0170508至201904王靜姝主持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省级重点课题“高中化学实验课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阶发展的策略研究”(JJB1317010)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