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数学活动的小学计算教学课堂评价标准的实践与研究

2018-08-10李秀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评价标准数学活动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之一,为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摆脱灌输式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本校引入了由“数学活动”为教学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目前缺少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评价标准,教学结果很难得到量化评估,没有标准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上进行计算教学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以便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学活动 评价标准 小学计算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学生数学活动的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120154454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80-02

一、基于学生数学活动的小学计算教学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方兴未艾,教育部对各个年龄段的教学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小学计算教学对于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充分的激发,数学逻辑和运算能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这对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既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业成绩,提出这个教学课题,在当今的教育时代具有探索价值。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通过“数学教学”活动,促进全校教师向研究型层面探索,并辐射到镇的其他农村小学,促进全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利于现有计算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通过对数学活动相关理论的学习,结合实践应用,深入分析实验前后各班级学生计算综合能力变化和教学效果反馈情况,进而思考如何在相关教学中更加合理调配各种教学资源,优化和创新计算课堂模式。

二、小學计算课堂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分析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伴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国内外数学课程改革的热点。传统的数学教学,通常是从课程的一个例子引入,教授方法,让同学按部就班的练习。在这种计算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很少有自主探索的机会,难以从学习数学中得到乐趣。我们尝试引入“教学活动”的概念,创新设计课程内容和活动,让学生从问题的结论出发,让学生独立探索思考,培养思维和逻辑能力。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同学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提升,如何评价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通常我们对教学成果的检验是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数学活动方法很难从这一个单一的点量化说明,我们需要构建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来衡量数学活动教学的成果。

三、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计算教学评价标准的相关建议

传统的课堂评价以考核教师为主,对学习情况的衡量也集中在学生的最终的成绩上。我们关于“数学活动”的教学,不仅仅与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有关,更关键的是学生上课的学习情况,和学生和老师在课堂的互动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教学课堂的评价标准,应该从教师、学生、双方互动以及最终的成效等多方面去考量,而且要融合进很多全新的思维,要将学习的主动性传达给学生本身,做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收。在笔者看来,正确的评价标准应该融入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1.“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可以从教学训练的方法上进行研究革新。通过游戏竞赛、口算训练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实际活动中,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来为学生量身打造课堂内容。比如,在进行乘除法的教学中,可以借用生活中的细节,可以用三块饼干作为道具,4个人或者5个人平均分配,这样学生们就能够直观的感觉到除法和日常生活的结合。

2.“灵活”——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

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要融洽,优质课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身主体作用,在课堂上能够凸显出“灵活”。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坚持学习方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

3.“充实”——方法和成效的一致性

方法和成效的一致性,就是优质课堂的标准之一。一堂效果显著的好课,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工作热情、业务能力的综合展示。好的课堂效果势必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启发式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成效是一样的。

评价教学课堂的优劣,离不开以上三点,这些方面的实现,需要教师、学生双方的配合和自我认知的突破。

总之,在研究小学计算课堂评价标准过程中,重点关注了老师、学生和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全方面的评价教学活动带来显著的改革成效,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结合起来,确定最终得分的评价标准。通过对学生数学活动的计算课堂的研究和探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革新。随着今后课程的深入,必将在每个指标上进行不断的优化,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改荣;关于构建中小学学生评价标准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赵冬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质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刘正才;镇江市中山路小学过程教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孙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石迎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维度与标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张爱霞.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M].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21-22.

[7]朱黎生.指向理解的小学“数与运算”内容的教材编写策略研究[M],2013.218-220.

[8]崔丁今.小学数学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研究[M].延边大学,2014.38-46.

作者简介:

李秀谅,女,汉族,出生年月:1972年7月11日,工作单位: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中心小学。职务职称或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数学活动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