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探讨
2018-08-10郭海明
郭海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的力量不断增强,极大地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课堂开始教学创新,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有效的教学也成为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66-02
前言
信息技术的日益壮大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传统教学课堂中的弊端,其中灵活度低、针对性不足的问题严重抑制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带入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灵活地进行难点解析,如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构建起切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一、生动化设计,提高新知识的吸收度
以往在教授统计学的内容时,往往由于实景及信息收集的困难和费时,老师往往只能提供一些简单、随机、直观的数字。有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关系,还要组织学生蹲守在某一路段,学生分组做记录,统计这半个小时内该路段通过的各类型车辆的数目。一节课下来,老师为学生引路、分组、提醒就占据了一部分时间,一节课也只能做一个统计,课堂效率过低。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课堂上通过播放某一路段的交通录像,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就能观察到真实的路段情况。这样生活化的设计,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提高了对新知识的认识与吸收。期间,学生自动组成小组合作统计各类型车辆的通过数量,很快就得出了统计结果,也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巩固練习。
二、展示知识形成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堂课的重点确定后,教师就要围绕突破重难点设计教学,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因此小学数学重难点处教学时应用信息技术尤为必要。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分解圆柱很繁琐,而且很费时,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先利用CAI展示圆面积的推导演示过程(就是把圆分成无数大小相等的扇形,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划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于长方形)。然后让学生思考,圆柱体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推导它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学生展开讨论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展示圆柱的解剖图(圆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无数个大小一样的圆就可以叠加成一个圆柱体,无数个长方形就可以叠加成一个长方体),教师演示叠加过程,学生一看就明白,然后观察长方形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又因为圆柱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体积,所以圆柱的体积就等于底面积乘高。教学重难点在演示过程中得到突破。
三、形式灵活,让学生亲临其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应注意形式要灵活,效率要高,在教学中使用哪些信息技术,到底是用传统的小黑板,还是网络化教室,在什么环节上使用,都应该由我们的教学目标来决定,而不是赶时髦,搞"花架子"。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如教学二年级"千克、克的认识"时,可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公园"的情境。"公园"里动物们正在比体重。这让学生非常激动,迫不及待地想在网络中做"裁判"。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到合适的秤上去称,再说一说谁重谁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每个学生也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整合在一起,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加强师生互动,提高知识的有效转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常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去学习,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机械的进行学习,课堂的互动较少。即使有互动环节,也是在教师高压的情况下完成,没有实际的效果。很多时候,学生因为教师的威严,紧张的说不上话,无法进行有效性的互动。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加强师生的互动。比如,在学习“秒”这一时间单位时,教师取消以往让学生观察自带小钟表的方法,而是在大屏幕上播放我国飞船发射的倒计时或者是奥运开幕倒计时的场面。学生不自觉地跟着教师、屏幕一起倒数起来,听着秒针移动的声音感受一秒的时间,在互动中提高了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力和知识转化度。
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主学习
借助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学生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海量学科学习资源,这些都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当中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能够极大地开阔学生眼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愿意主动接近学习内容,全面感受学科的魅力。教师应依据学生学习阶段及学习特点帮助其实现自主学习,具备自学基本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或资料文件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有选择地利用这些信息来辅助学习。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查找相关的数学学习资料,掌握借助信息技术查找和整合资料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例如,在复习四边形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自主查找课程资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在课下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丰富资源。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四边形知识的实践应用,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生活化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如某同学的父亲新接了一项铺地砖的工程,铺1125平方米的地砖,此次工程事先计划了施工时间。按照计划施工3天之后,同学的父亲和同伴们一起努力后每天施工面积是原计划的1.5倍,整个工程提前4天完成施工。那么原来计划每一天施工铺地砖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可根据新学内容自主通过这种应用性较强的训练巩固知识。
六、借助信息数据,针对性完成复习与提高
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巩固练习和平时的多次考查练习,电脑自动记录了学生的答题情况,这些信息汇总到老师的电脑上,相当于给老师提供了一份数据报告。老师可以先从整体情况来看,挑选出学生出错率最高的类型题目,并分析原因,当堂对这些题目进行二次讲解,争取学生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在复习阶段,则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系列型的练习题,并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将错题类型进行整理、罗列,整理出一份综合性的改正复习试题,针对性地完成复习与提高,利用信息数据完成对数学课堂效率的显著提高。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教学工具,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搭建起与数学沟通的桥梁,从而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为其成为具备卓越数学学习能力的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晨旭.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D].天津师范大学,2016.
[2]李素琴.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