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乡村振兴的绿色谋划
2018-08-10彭志萍周淼葭
彭志萍 周淼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也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对于“美丽乡村”的梦想。而今,这一梦想,正在遂宁市的各个乡村逐步变成现实。
6月14日,记者漫步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河沙镇梓桐村、桂花镇金井村等村,望着层峦滴翠的树木、错落有致的房舍,和怡然自乐的村民,歆羡不已。
“这都是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成果。”河沙镇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所所长唐科自豪地说。乡村振兴,离不开科学的规划。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明确指出,要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意见》还提出了“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奋斗目标,农村美不美成为衡量乡村是否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
十里荷画引爆乡村旅游热
十里荷画是遂宁市船山区河沙镇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景区,每年数百亩盛开的荷花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自去年改造升级后,更是改变了十里荷画单一观景的旅游功能,游客们的体验参与性大大提高。
在位于河沙镇十里荷画的景区,记者首先来到望荷亭。位于景区峰顶的望荷亭,从高处俯瞰,十里荷塘一览无余,绿色的荷叶成片铺开,仿佛一幅碧波画卷。
从高处看,十里荷画的美在于绵延铺开的气势。置身十里荷花,犹如走进了绿色海洋。虽然荷花还未大面积开放,但记者依然能想象荷花盛开之时,荷花掩映下的小山村将灵动而优雅。
唐科介绍,十里荷画旅游景区以建设生态乡村、发展养生度假旅游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特色旅游,围绕禅修圣境、生态民宿、农耕文化等主题,将充分体现“观音文化,荷花表达”这一诉求。同时,景区内还以四季花海、四季滑雪、农耕文化等景区亮点,打造集户外运动体验、生态农业培植、乡土文化传承、手作创意展示、养生养老服务、商务会议接洽和生态景观居住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验区。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十里荷画景区已修建并装修十余幢森林木屋和民宿酒店,可容纳近百名游客入住。同时,景区的接待中心、停车场、小吃一条街等景區配套设施都于去年5月全面完工后投入使用。
在十里荷画乡村旅游项目的打造中,合理的规划布局至关重要。记者看到,依托十里荷画景区发展的错落,均较为完好地保持了乡村原有的风貌,原生态景观与新建景观和谐融合。可以说,十里荷画项目以乡村旅游文化为主线,融入了“中国文化之乡”的理念,借助生态环境和乡村区位优势,全方位演绎新型乡村旅游文化,通过不同的旅游开发方式,达到文化与旅游的共同发展,将项目打造成为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梦想田园的乡村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让广大旅游者深度参与体验民俗主题活动,增加观光游览趣味性,体验陌生感、新鲜感、神秘感。
科学规划让村村有蓝图
遂宁市素来重视乡村规划。2018年4月5日至7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遂宁市政府共同组织的首届“绿点”大赛第一阶段活动,在遂宁的乡村之间拉开了大幕。来自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7所国内知名高校的200余名师生,分组走进遂宁市6个乡村和社区实地踏勘,将为每个点位拿出全新的乡村规划设计方案。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遂宁市委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完善“多规合一”规划管理机制,完善“统筹全局、分级落实”的全域规划编制管理体制,坚持“多规合一”。文件指出,编制遂宁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对全域乡村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进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提升乡村规划的创意设计、功能统筹、产业融合能力,引导城乡有机融合、共享发展。
具体而言,遂宁各区县要统筹县城、乡镇和村组发展,制定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完善机制的同时,还要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坚持全域规划、整村推进,积极推行“小、组、微、生”建设模式,因地制宜实行统规联建、统规自建,合理布局。到2020年,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面达80%,创建市级“四好村”1488个。培育一批“小而美”的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加快建设15个生态小镇、5个花园小镇。
科学规划是乡村振兴的关键。2018年,遂宁推进多规融合,提升村镇规划,加强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正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引领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构建美丽乡村离不开人才,遂宁市委市政府还落实了21名乡村规划师专项编制。市规划局即将启动招聘工作,并派驻到县(区)、园区开展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乡村建设面大、分布散、管理难,用传统自上而下规划管理模式,很难具体指导乡村的各项建设内容。”遂宁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美丽乡村导则》正在制定且有初步成果,用于指导乡村的规划建设空间管控。同时还将加强城乡规划管控,建立完善规划管理队伍,实现村镇管理队伍专职化、专业化。
不仅如此,遂宁市还科学划定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乡村振兴的空间布局、资源要素和设施配套。结合城乡融合发展,对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进行审视修编,科学编制村域规划、村庄聚居点规划。优化市域城乡聚落布局,引入“产村单元”模式,变城乡等级结构为网络结构,重构城乡公共空间体系。
下一步,乡村规划将更加重视发展主体,搞清楚农民需要什么,为民服务而不是替民做主;要遵循新的发展方式,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把握好发展阶段,要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要更注重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由点轴驱动向网络驱动、圈层驱动格局发展;在“多规合一”背景下,乡村规划要坚持管用、好用、实用,以此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