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合作育人中隐性知识转移绩效评价研究

2018-08-10晏自翔沈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知识转移隐性知识绩效评价

晏自翔 沈奇

【摘要】 本文结合能力成熟度概念,提出了知识应用能力成熟度模型作为知识转移绩效评价的一般性框架。通过分析得到机械重复级、机械创新级、知识理解级和知识应用级等隐性知识转移绩效评价的四个等级,为研究技术技能等隐性知识转移及绩效评价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隐性知识 知识转移 绩效评价 能力成熟度模型 知识层次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学研合作中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研究”(2017SJB0626);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PPZY2015B179及研究专项NJPI-PPZY-2015-3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41-02

前言

产学研合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校企合作育人,关键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培养绩效。对于技术技能知识而言,其很大一部分是作为隐性知识而存在的,所以如何有效评价产学研合作育人中隐性知识的转移绩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知识视角一般性的对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辨析,分析隐性知识的抽象性特点,然后基于抽象层次,引入能力成熟度的概念构建隐性知识转移绩效评价框架。

一、隐性知识转移绩效分析

知识按照是否可表述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为不可描述或语言不便于描述。隐性知识中的程序性知识作为与技术技能型知识的对应知识,既是人才培养的重点,也是隐性知识转移的重点,所以本文研究对象为隐性知识中的程序性知识。

绩效评价是隐性知识转移的重要工作,只有设定了绩效目标及评价标准才能对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效率因素进行有的放矢的研究。知识管理领域目前很多研究将知识转移的目标定义为能否创造新知识,出现这种趋向是因为把知识转移进行了概念外延,把知识整合、知识创新等内容包括进来。本文认为创造新知识是知识管理的总目标,知识转移作为知识管理的重要部分,是知识创新的前提。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之间并没有明确界限,由于知识的个体性,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知识的整合,产生新的知识。但知识创新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主动行为过程而存在,而不是无意识的伴随发生。所以本文把知识创新与知识转移进行区分,认为知识转移的目标是知识的有效应用。对于本文研究对象程序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转移的目标就是程序性知识的有效获取和应用。

二、知识应用能力成熟度模型

由于知识的抽象性,知识转移绩效评价无法在抽象的思维层面进行评价,只能在具体的行为层面才能进行,即对现实结果进行评价。所以对知识转移绩效的评价只能是对知识学习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价,是知识转移的间接评价。知识转移的最佳效果是如《论语.公冶长篇》所说的“回也闻一以知十”,也就是对知识的举一反三,但现实中存在着个体学习能力差异、个体学习能力发展阶段差异和知识学习的不同目标要求,对不同个体或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在知识转移绩效目标上应该是不同的。所以本文引入知识应用能力成熟度的概念对知识转移绩效进行分析,将知识转移绩效目标设定为不同的等级。

成熟度的概念来自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受美国国防部委托研究制定并推广实施的一种软件评估标准,主要用于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开发能力的评估和改进,目前已发展为集成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本文的知识应用能力成熟度就是把成熟度的概念引入到知识转移绩效考察中,把知识应用能力从低到高分成几个标准等级,每个等级设定相应的指标来进行测评。本文按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知识理解到知识应用的客观认识阶段,把知识应用能力分成4个成熟度等级来衡量知識转移绩效,即机械重复级,机械创新级,知识理解级,应用知识级等四个等级,如图1所示。

三、知识应用能力成熟度模型分析

(一)机械重复级和机械创新级

本等级考察特定环境下具体知识的熟练程度,是知识学习者对知识拥有者的行为实践进行不断重复模仿,达到熟能生巧的过程。本等级体现知识学习者对实践行为的学习模仿能力。

机械创新级。本等级考察知识学习者对知识拥有者的行为有意识的模仿和优化能力。相比机械重复级,本等级在实践行为的熟练化基础上,对具体知识的行为步骤或工序进行主动的思考优化,对具体知识的行为程序进行有意识的机械分解,通过试验和分析的方法优化工作行为步骤或工序,使得行为程序更加有效率。本等级的特征在于实现行为层面的优化,但还不能够系统性、多维度的对更深抽象层次的隐性知识进行整体的把握、分解和学习。机械创新级最重要的代表就是科学管理。目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现场管理、6Σ管理、PDCA等行为管理均为机械创新级的具体体现。

(二)知识理解级

机械重复级和机械创新级作为具体知识学习处在行为层面,而知识理解级处在思维层面,考察知识学习者对知识的抽象能力和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主要考察目标是能否有效从研究对象中抽象出知识。重在对抽象知识的获取,包括对抽象知识的不同层次学习和理解,是一个从具体知识向抽象知识的转化。

本等级要考虑两种知识转移情况,一种是所要转移的知识,客观上是未知的新知识,或者对于知识学习者是未知的。这种情况属于理论研究;第二种是抽象知识虽然已经存在,但对于知识学习者而言,抽象知识和具体的行为程序之间还不能有效转化,依然还是隐性知识。此种情况属于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作为一种探究性的研究过程,知识学习者需要具备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一般方法包括统计归纳、提出抽象假设,通过统计演绎进行验证等。理论学习对于知识学习者而言,抽象知识已经存在,关键是要通过反复的案例练习,在已知的抽象知识和相对更低表现层次的案例之间进行关联的构建,实现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本等级理论研究的典型案例是霍桑试验。第二种理论学习的典型案例是教师为学生讲解数学应用题。在老师所提出的各种简单应用背景下,学生能够理解多个案例题的含义,能够从案例题中抽取出已知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并应用去解答这些案例题,但并不认为学生能够应用到未讲解的其它应用题。

(三)知识应用级

知识理解级重在通过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实践检验实现对抽象客观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而知识应用级体现的是对抽象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突出了知识的演绎、综合和具体应用。知识应用级的目标就是能够把所学的理论联系具体实际,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知识理解和知识应用是一个互逆的过程,知识理解是要剥离知识的应用环境,知识应用是要融入知识的应用环境。应用知识需要更多的对背景知识的认知和相当的经验,才能实现知识的正确应用。

知识理解和知识应用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如同管理学家和管理者。管理学家重在从有限的案例中去发现知识,理论化抽象规律,而管理者作为实践者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于管理所具有的社会性和自然性两个属性,管理者需要具有三个方面素质才有可能取得知识应用的成功。一要能够分析出管理问题和客观环境,并且将知识融入到具体管理问题和环境中去思考和解决;二要能够具有适合于客观环境和问题的管理风格;三要具有相应的情商,如坚忍不拔的品行和必胜的信念等。

(四)四个等级的适用性

知识应用能力成熟度的四个等级虽然是递进的,但不必然一定要以达到知识应用级才是最终目标。而是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知识学习者能力偏好和所在岗位的学习要求,确定相应的等级作为绩效评价目标。比如对于职业技能型人员重在行为程序的熟练程度,体现在机械重复级的考察;对于工程系列人员重在对工程工序优化,体现在机械创新级的考察;对于研究系列人员重在新知识、新理论的挖掘和发现,体现在知识理解级的考察;对于创新开发人员重在相应领域内对新知识的应用,体现在知识应用级的考察。

四、结论

本文研究了隐性知识,特别是程序性知识转移的绩效评价框架。本文依照隐性知识的不同抽象层次,引入能力成熟度的思想构建知识学习能力成熟度作为隐性知识转移的绩效评价框架,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绩效的评价。通过分析把成熟度分为四个等级,机械重复级、机械创新级、知识理解级和知识应用级。其中机械重复级是对行为程序模仿;机械创新级是对行为程序的优化;知识理解级是对抽象知识进行探究和剥离,获得真知识;知识应用级是对所学知识与已有环境知识的整合,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去。

参考文献:

[1]Simpson D J,Jackson M J,Aycock J C. John Dewey and the art of teaching:Toward reflective and imaginative practice[M]. 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6:105-108.

[2]夏德.隐性知识的产生、识别与传播[J].情报探索,2006(2):24-26.

[3]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软件过程改进指南[M].刘孟任,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0-20.

作者简介:

晏自翔(1981—),男,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科创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知識管理;沈奇,男,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发展计划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产学研合作。

猜你喜欢

知识转移隐性知识绩效评价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管流动、关系人口学与跨企业战略学习
跨层次视角下项目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