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亲公主刘解忧

2018-08-10伊梦

金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和亲匈奴西域

◎文/伊梦

大汉公主刘解忧,出生于楚地,是西汉皇族的嫡系后代。刘解忧祖父是刘戊,刘戊的爷爷刘交是刘邦的亲弟弟。刘邦当皇帝之后,分封同姓王,刘交被分封到楚国旧地,是为楚王,传到刘戊已经是第三代了。这个刘戊缺乏政治头脑,汉景帝继位不久,就在同姓王的煽动下参与了“七国之乱”,起兵反叛朝廷,很快兵败身亡。从此,解忧公主和她家人成为罪臣眷属,长期受猜忌和排斥。刘解忧出生后,家人为之取名解忧,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扭转这无穷无尽的苦难。

堂姐刘细君——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汉武帝当政后,为了专心对付匈奴,汉朝对西域诸国采取和亲政策。在刘解忧之前,他的堂姐刘细君先被选中嫁到西域乌孙王国。刘细君也是罪臣的后代,父亲江都王刘建,同样是七国之乱的参与者。细君公主前往乌孙国和亲,仅仅过了四年便在郁郁中辞世,时年25岁。史书没有记载死因,但是在后人看来,刘细君定是死于无尽的乡愁。

班固撰写的《汉书》,留下了细君公主唯一一首诗——《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命运之轮选中解忧公主

刘解忧在楚地长到16岁,朝廷来了懿旨,要从皇族里选拔一位年龄合适、品貌出众的女孩作和亲使者,前往遥远的乌孙国。于是,刘解忧终于有机会从蛮荒的楚地回到长安。刘解忧回到了繁华都城,从罪臣家眷一变而成为汉朝公主,这种身份的改变,当然是出于政治需要。和亲是国家行为,如果没有显贵的身份,会显得没有诚意。但是这一次刘细君被选中,刘解忧落选了。

命运之轮的旋转并没有就此停住。落选的刘解忧留在了长安,一待就是四年多。繁华的长安城,让这个不知人间忧愁的小女孩忘记了家族黑暗的过去,也不去担忧不知走向何方的未来。

细君公主死了,大汉王朝的和亲还要继续进行,于是,17岁的解忧公主踏上了漫漫黄沙路……

都城长安朱雀大街,和亲队伍浩浩荡荡,乐队的轰鸣和如潮般的人声,淹没了解忧公主无声的啜泣。

就这样,解忧公主做了乌孙国王军须靡的右夫人。

很难想象她的适应过程,语言不通,习俗不同,更重要的,是跟夫君毫无感情。做了右夫人之后,刘解忧对军须靡异乎寻常的冷淡,不给他任何产生感情的机会!她以为嫁了就可以了,就可以牵制匈奴不再冒犯汉朝。可是她太不了解政治的险恶,同时来到乌孙国和亲的匈奴公主左夫人,很快获取军须靡的心,又生了儿子泥靡。一下子,乌孙国原本平衡的国策倒向了匈奴……

接下来,军须靡死了,由于泥靡太小,军须靡的弟弟翁归靡继位。解忧和匈奴公主按乌孙国习俗,再嫁翁归靡。

天下苍生需要她忘掉自己

此时的解忧,经历了痛苦、绝望,她一定知道刘细君——她的堂姐的惨痛人生。史书上不会记载她的性格,但是我们认为解忧公主一定比细君公主坚韧,她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痛过之后,解忧公主决定重新面对生活。她把无尽的痛苦深深埋藏,开始放眼天下的风云变幻,

她开始主动学习乌孙国的为了大汉朝,解忧再一次接受屈辱……

泥靡绰号狂王,很多行为不可理喻。娶得解忧后,把折磨她当做乐趣,即使解忧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他也不肯放手,他把自己和母亲的痛苦加倍报复在解忧身上……

如果说刘细君是一位吟风弄月的弱女子,那么刘解忧就是叱咤风云的女中豪杰。面对残酷的现实,她要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机会恰好就来了。公元前53年,汉朝使节魏和意和副使节任昌到达乌孙。刘解忧趁机告诉二人,狂王泥靡是乌孙王国的灾难,要求诛杀。

计谋已定,就在酒宴之上,正在把酒言欢,魏和意命武士拔刀砍向泥靡,泥靡把头一偏,刀锋偏下砍中肩部。泥靡负痛逃出,上马狂奔而去。泥靡的儿子细沈瘦得知事变消息,立刻集结兵力将刘解忧、魏和意跟任昌团团包围在赤谷城(今新疆伊宁市)。围困了数月之后,西域都护郑吉的救兵赶到,细沈瘦解围撤退。

可是解围归解围,西汉朝廷并不打算跟泥靡决裂。刘解忧看到的是一个虐待狂,一个给自己带来无尽痛苦的男人;汉朝廷需要的是一个愿意臣服的国王,至于他的个人品质,跟政治博弈并无关系。

事变之后,西汉朝廷派中郎将张遵从长安赶到西域,给受伤的泥靡送来药品,赏赐他金银绸缎,同时下令逮捕魏和意、任昌,用铁链锁住脖子,送上囚车,押解回首都长安,处斩。

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真是一地鸡毛。语言,热情靠近心宽体胖,号称“肥王”的翁归靡。没过多久,翁归靡便疯狂迷恋上这个聪颖机智的汉朝公主,对她言听计从。刘解忧,以最快的速度参与到乌孙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决策中来,她以先进的汉朝制度管理乌孙国,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乌孙国上下一片赞美之声……这期间,解忧为翁归靡生了三个孩子。

听到乌孙国这些变化,匈奴单于坐不住了,他要挟翁归靡交出汉朝公主解忧,否则兵戈相见……

“夫人,这如何是好?”肥王翁归靡踱着步子,搓着手问解忧。“送我去匈奴,保乌孙国平安吗?”解忧试探性地问。“不可能!”肥王大声道。或许是肥王对解忧的感情,也或许是仗义,翁归靡宁可与匈奴兵戎相见,也没有交出解忧。

解忧被翁归靡感动,不能置乌孙国于危险中,于是她火速上书汉朝,请求援助。此时的汉昭帝刘弗陵接连生病,随之驾崩,哪里顾得上万里之外的解忧公主?

终于等来了转机。乌孙国一方面与匈奴周旋,一方面不断上书汉朝,汉昭帝驾崩,汉宣帝继位。两年后,汉朝派常惠带兵支援,翁归靡亲自出战,匈奴大败……

安宁的日子总是太快,没有多久,翁归靡也去世了。按照乌孙旧俗,解忧公主得嫁给仇人匈奴公主的儿子,她的继子泥靡!解忧不想这样,她想回到故土,回到日思夜想的长安城。但是解忧不属于自己,从离开长安的那一天开始,不,从出生那一刻,帝王刘家的女子注定身不由己。

当年,肥王翁归靡跟匈奴夫人生下儿子乌就屠(乌就屠跟泥靡是堂兄弟),当泥靡受伤时,乌就屠跟各大酋长魂不附体逃到北方山中,宣称母亲娘家的匈奴军队马上就回来救援。消息传播出去之后,很多人前来投奔或宣布归附。不久,乌就屠发动奇袭,斩杀泥靡,登上乌孙王宝座。

乌就屠的举动,明显是打了西汉朝廷的脸。消息很快传到长安,朝廷立即派将军辛武贤,率军一万五千人进驻敦煌,开凿通往罗布泊东边的运河,囤积粮秣,准备西征。

兵不血刃,汉宣帝缜密解困局

当初,刘解忧远嫁乌孙国的时候,陪嫁队伍中有一个名叫冯嫽的侍女。冯嫽受过教育,能够撰写文书,了解中原和西域各国的事物,来到乌孙国之后,曾经数次“持节”,代表解忧公主出使西域各国。由于杰出的外交才能,各国对冯嫽心悦诚服,称她“冯夫人”。当年,冯嫽嫁给乌孙王国右大将为妻,而右大将跟乌就屠是好朋友。于是,西域都护郑吉请冯嫽出面规劝乌就屠,说:“你枉杀泥靡,铸下大错,如今朝廷大军已经出动,你必败无疑,不如及早归降。”乌就屠闻言大起恐慌,说:“我愿意让出王位,但求封我一个低一级的名位,使我有个立足之地。”

各种情报蜂拥到长安,该如何应对?幸运的是,混乱的西域政局遇到的是明理慎重的汉宣帝刘询。面对乱局,刘询立即征召冯嫽到长安,亲自询问乌孙国的实际情况,随后任命竺次、甘延寿分别担任正副使,护送冯嫽返回乌孙国。

回到西域,冯嫽坐锦车,持节,召唤乌就屠一同来到赤谷城,正式封元贵靡(刘解忧所生)当乌孙国大国王,乌就屠当乌孙国小国王,大国王元贵靡辖六万户,小国王乌就屠辖四万户。乌孙王国就此一分为二。

兵不血刃,一团乱麻的局面就这样解决了,辛武贤的一万五千大军还没有出塞,就班师回朝了。

以上的事情发生在公元前53年。公元前51年,元贵靡病死,他的儿子星靡继承乌孙国大国王王位。此时,解忧公主年已七十。一生嫁了三个丈夫,均已去世,如今儿子也死了,迟暮之年,对故土的思念愈加强烈。于是上书汉宣帝,希望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回到故土。汉宣帝对解忧公主人生际遇非常感佩,很快派使者把她接回长安,以皇室公主的规格礼遇解忧。又过了两年,解忧在长安病逝。汉宣帝下诏,以公主礼仪安葬。相比细君,解忧的结局可谓喜剧,可是这喜剧,是用多少血泪凝结而成!当年明眸皓齿,二八年华,红颜醉人,在异域为汉朝奉献了青春,身体力行五十年,回到长安,已是白发皤然的老妪,怎不令人悲从中来?

史书明确记载,解忧公主逝于长安,且以公主礼仪安葬。可是葬在何处却没有交代。宽广的长安地面,有皇陵无数,却没有给解忧公主留下一处小小的坟茔。

白云千载空悠悠,或许,这样的空白,更能引发后人无尽的遐思与想象……

猜你喜欢

和亲匈奴西域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昭君出塞
匈奴王的珍宝
义退匈奴兵
李代桃僵(上)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试析十六国北朝和亲的特点
丝绸之路上的和亲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