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琴高娃:珍惜相守的时光

2018-08-10继胜

金秋 2018年10期
关键词:陈亮影后前妻

◎文/继胜

2017年,《朗读者》火爆荧屏。斯琴高娃朗读的《写给母亲》感动了众人,也让她重新走进观众的视线。近几年,沉寂的斯琴高娃在忙些什么呢?凌导的家,只见客厅里坐着一位英俊魁梧的中年男子,眼神清澈明亮,外表斯文儒雅。凌子风介绍,中年男子叫陈亮声,祖籍浙江,大斯琴高娃16岁,离异单身,是瑞士著名的华裔音乐指挥家。

陈亮声热情地与斯琴高娃打招呼:“我早就认识你,不过是在银幕上,你扮演的‘虎妞’让我过目难忘。”陈亮声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风趣幽默。

在陈亮声的感染下,斯琴高娃一改往昔的沉郁,愉快地与他谈电影、音乐及人生,彼此竟有着相同的艺术理念和价值观。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分别时,双方都有些恋恋不舍。

一个月后,斯琴高娃的母亲因糖尿病恶化,从呼和浩特来北京协和医院治疗。住院要缴押金,可斯琴高娃手上一点积蓄也没有,四处向同事和朋友借钱。当她好不容易把住院费凑够时,院方财务人员却告诉她,有人已经替她母亲缴了费。

斯琴高娃疑惑地来到病房,看到陈亮声正坐在床边陪母亲说话。一见面,陈亮声就责怪斯琴高娃:“我从凌导那里得知你遇到困难,就赶了过来,有难处为什么不告诉我?”

多少年了,所有的苦和累都是斯琴高娃一个人扛,从没人为她分担。而今陈亮声的温暖关怀,让她心中五味杂陈。

陈亮声结束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学,准备返回瑞士。临行前,他来到斯琴高娃租住的平房告别。推开门,只见斯琴高娃正从院子里将一块块煤往平房里搬。陈亮声感慨万千:家喻户晓的双料“影后”,竟自己动手搬煤,这在国外是不敢想象的!陈亮声

双料“影后”远嫁瑞士

1984年,斯琴高娃成为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的双料“影后”,名满天下。表面风光的她,背后却隐藏坎坷与艰辛。因性格不合,她与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内心烙满伤痛。

这年9月,著名导演凌子风跟斯琴高娃说:“我给你介绍一个男朋友吧,人品、才学无可挑剔,很适合你。”斯琴高娃婉拒:“婚姻是一件痛苦的事,还是一个人孤独到老好。”凌导一脸严肃:“高娃,听我一句,失去这个人,你会遗憾终生。”斯琴高娃不忍拂凌子风的面子,答应与对方见见面。

一个星期后,斯琴高娃来到什么也没说,挽起袖子,与斯琴高娃一道将300块蜂窝煤搬到屋里码好。

告别时,陈亮声向斯琴高娃表白了心迹:“你过得太苦了,让我帮你分担生活的风雨,好吗?”斯琴高娃沉默良久,说:“这是大事,容我好好考虑。”

此后一连半个月,陈亮声的影子在斯琴高娃心里挥之不去。回首与他交往的点点滴滴,一举一动都蕴含温情,斯琴高娃重新对爱情有了向往。她给远在瑞士的陈亮声写了一封信,用火热文字接受了他的求爱。

斯琴高娃与陈亮声在北京举行了婚礼。婚后,随丈夫远赴瑞士定居。

回国拍戏夫妻分居

陈亮声是瑞士日内瓦青年交响乐团的指挥,同时担任当地音乐学院的教授。虽身兼多职,但他懂得合理安排时间,从不将工作带回家。平常的日子,斯琴高娃和陈亮声一人一把摇椅,坐在别墅的台阶前晒太阳。

忙碌惯了的斯琴高娃很享受这种安逸闲适的生活。然而,时间一长,斯琴高娃生活的天空却开始飘起朵朵阴云。陈亮声虽在中国出生长大,但19岁赴美国留学,31岁定居瑞士,历经30多年西方文化的浸润,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完全西化。而斯琴高娃是地道的中国女性,东西文化差异开始让这个跨国家庭产生震荡。

陈亮声的前妻是瑞士著名钢琴家,两人育有一女。虽离婚多年,但陈亮声还经常参加前妻的家庭PARTY;前妻及现任丈夫过生日,陈亮声也会带着礼物赶过去祝贺。这让斯琴高娃难以接受,就委婉地劝丈夫:“大家有各自的家庭,别互相打扰了,还是保持距离好。”陈亮声却不以为然:“虽然婚姻不存在了,但我和前妻还是朋友。”

斯琴高娃一位好友的儿子来瑞士发展,借住在她家。小伙子并不急于找工作,整天东奔西跑,斯琴高娃在经济上给予援助。一个月后,陈亮声责怪斯琴高娃:“他已成年,应该自食其力,你这是纵容他的惰性。”斯琴高娃据理力争:“他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又没工作,我与他父母有交情,岂能袖手旁观?你们西方人太冷酷了,一点情义都不讲。”两人争吵起来。小伙子听到,当天就搬走了。斯琴高娃觉得丈夫伤了自己的面子,心生芥蒂。

此后,饮食习惯、消费观念,甚至连在花圃种什么,都会引发夫妻冲突。随着矛盾的扩大与加深,斯琴高娃的美好心境丧失殆尽,黯然向丈夫提出:“咱们在一起不合适,还是分开吧。”陈亮声反问:“撇开咱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你给我打多少分?”斯琴高娃气恼地说:“最多80分。”陈亮声乐了:“这就够了,说明你还认可我这个人。”

陈亮声诚恳与斯琴高娃交心:“我见过不少跨国夫妻,都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我们之间有摩擦很正常。别轻易说离婚,这是对自己和对方的不负责任。我们也别指望改变对方,完美婚姻只是人生的向往,是非常理想的东西,其实不存在。”

一席话,说得斯琴高娃心悦诚服:是呀,自己抽烟、喝奶茶,在家里烤羊肉串,丈夫从未阻止。第一次婚姻解体后,儿子判给了前夫,女儿跟随自己生活。这些年,自己将积蓄都给了一双儿女,丈夫没一句怨言。陈亮声说得对,异国婚姻需要互相体谅包容,求同存异。有些习惯难改,只要不伤害彼此感情,就让它们存在吧。

虽在瑞士定居几年了,但斯琴高娃仍无法用英语与邻居正常交流。加之当地很少有人认识这位中国“影后”,斯琴高娃的生活写满了寂寞。

一次,刘晓庆、陈宝国等人来瑞士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斯琴高娃请他们吃饭。刘晓庆惋惜地对斯琴高娃说:“你这位天才影后不拍戏,天天在家修剪花草,围着灶台做饭太可惜了。”本来还兴高采烈的斯琴高娃瞬间黯然神伤。

回到家,陈亮声见斯琴高娃满脸忧伤,关心地问:“你怎么了?”斯琴高娃哽咽着对丈夫说:“我是演员,离不开观众与银屏。我的根在中国,只有回到那里,才能像鱼儿回到了水里。亮声,我想回国拍戏。”陈亮声痴迷艺术,能体会妻子内心的落寞:“爱一个人,就要让对方快乐幸福,我支持你。”

从此,这对跨国夫妻开始了漫长寂寞的异国分居生活。

给丈夫一个幸福的晚年

就这样,息影5年后,斯琴高娃复出影坛,从瑞士赶回北京拍摄影片《香魂女》。后来,《香魂女》荣膺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斯琴高娃再度万众瞩目。此后,她片约不断,短短4年主演了十多部影视剧。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与丈夫团聚的时间不足3个月。

为弥补对丈夫的亏欠,每次拍戏结束返回瑞士,斯琴高娃亲手给丈夫做汉堡、牛排,戴着太阳帽在花园里修剪草坪,包揽了一切家务。陈亮声前妻的女儿已结婚成家,斯琴高娃经常将继女一家请到家里,让丈夫享受天伦之乐。

每次回国拍戏前,斯琴高娃会把饺子、牛肉、羊肉、汤圆等分别包好,放进保鲜盒,并在盒子外面贴上标签,然后塞进冰箱,以便丈夫能轻松找到。

一晃,斯琴高娃与丈夫的跨国分居生活走过了20多个年头。漫长岁月里,在陈亮声支持下,斯琴高娃为亿万观众奉献了一系列经典之作,成为影坛的常青树。

2013年,陈亮声步入耄耋之年,虽然精神好,但感情变得脆弱,对斯琴高娃有了深深的依恋。这年9月,斯琴高娃准备回国拍摄电视剧。见妻子拖着拉杆箱出门,陈亮声突然泪流满面:“我80岁了,真怕哪天再也见不到你了。”

斯琴高娃的心一颤。是呀!自己与丈夫最美好的年华都在分居中度过,现在两人都步入了晚年,即便丈夫活到100岁,他们也只有20年的相守时光。斯琴高娃也伤感起来,含泪对丈夫说:“这些年我没尽到妻子的义务,冷落了你。以后我每年只拍一部戏,其他时间全都守在你身边。”

斯琴高娃辞去保姆,亲自担任丈夫的保健医生和厨师。陈亮声患有常见老年病,斯琴高娃一日三次督促丈夫服药,每天为他测血糖血压。她禁止丈夫喝酒、熬夜,晚上10点准时熄灯睡觉。陈亮声牙齿不好,肠胃功能弱,斯琴高娃给丈夫榨鲜果汁,将羊肉、牛肉剁成肉糜,方便丈夫进食。有时,陈亮声应邀赴国外讲学,斯琴高娃就陪同前往,将丈夫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

2017年,陈亮声84岁,斯琴高娃也68岁了,但夫妻俩,精神矍铄,心态年轻,丝毫看不出是一对暮年夫妻。斯琴高娃与丈夫约定:幸福过好每一天,携手迎百岁。

猜你喜欢

陈亮影后前妻
书法作品
主动自锁托槽在一例上中线偏斜病例中的应用
男友离异和过去没断干净
陈亮:惹祸不由己
高原美景
武侠影后郑佩佩
奥斯卡影后:我们是来干一番事业的
我准备再婚时,前妻想跟我复合……
老公的前妻想复婚
奥斯卡新科影后朱丽安·摩尔:爱,是朵不曾辜负的“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