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汉口福新面粉厂等级粉生产技术
2018-08-09刘春光
刘春光
江苏省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 南京 210012
1957年,汉口福新面粉厂在苏联技术科学硕士阿·斯·丹尼林同志的帮助下进行技术改造,采用长粉路,既能大量提取质量优良的面粉,又能相对减少麸皮的含粉量,以达到节约粮食的目的。由于改善主要作业机械的技术操作,充分发挥作业机械的潜在能力和平衡生产,显著地提高了小麦加工的技术效果。当时的国家粮食部工业管理局曾“预订今后拟在全国各地制粉厂,根据各地的小麦性质和供应情况以及各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丹尼林同志所设计的新粉路的原则和精神进行推广”。
1 汉口福新面粉厂的基本情况
1918-1922年,由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等投资,其姐夫李国伟的主持,在汉口城区西郊的宗关地区建成福新面粉五厂。面粉厂有2栋面粉车间,并配套建设了发电厂,车间均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个厂区建筑高大、雄伟、美观,成为附近的地标建筑群。面粉厂投产当年,日产量就达到6000包,成为当时汉口最大的机制面粉厂。1925年,扩建后的面粉厂实现日产面粉11200包,产能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汉口福新面粉厂所创的“牡丹牌”商标,依面粉品质高低,分为绿牡丹、红牡丹等。因为品质精良,赢得了广阔的市场销路,甚至还远销海外[1]。“牡丹牌”面粉一时成为了中国优质面粉的代名词,该厂也成为20世纪20年代远东著名的面粉生产商。1938年日寇进犯武汉前夕,面粉厂被迫全部迁往重庆、宝鸡等地。在抗战中,内迁的面粉厂成为抗战后方重要的物资供应基地,其分布在西南、西北各地的工厂为大后方的军民生活保障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战胜利后,汉口福新面粉厂又迁回武汉,并发展成为当时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型企业集团。20世纪50年代,实行公私合营,面粉厂交给了国家,在其后数十年的武汉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汉口福新面粉厂旧址已被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被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1919老场坊”。
2 汉口福新面粉厂的经济技术指标
据康培心、章学澄编写的《粮食加工技术资料》记载,1957年9月26日测定,该公司日处理小麦340.8 t,使用磨粉机38对,总接触长度4500 cm,1皮磨粉机流量1133.3 kg/cm,24 h磨辊长度整体平均流量75.73 kg/cm。
生产经济技术指标:入磨小麦容重757.5 g/L,水分14.15%,灰分2.01%,玻璃质小麦占10%。总粉麸比出粉率82.76%,累计面粉灰分0.88%,其中累计灰分0.64%面粉粉麸比出粉率达到71.47%,累计灰分0.51%面粉粉麸比出粉率达到39.2%,粉间吨粉电耗43.32 kW·h。
表1 辊式磨粉机配备及技术特性情况
3 汉口福新面粉厂等级粉生产工艺技术
3.1 研磨设备及其技术特性
制粉工艺采用7皮5渣9心1尾8清粉技术,主要研磨设备为辊式磨粉机,磨辊总接触长度4500 cm,其中皮磨系统2400 cm,占总接触长度53.33%;渣磨系统600 cm,占总接触长度13.33%;心磨系统1500 cm,占总接触长度33.34%。另外,4皮还设置刷麸机,5皮、6皮、7皮设置打麸机。磨辊的技术特性除1皮采用钝-钝排列外,其它均采用锋-锋排列,辊式磨粉机配备及技术特性见表1。
3.2 筛理设备及其面积分配
筛理设备有4仓式平筛14台和圆筛13台,合计总筛理面积471.35 m2,其中皮磨系统239.08 m2,占总筛理面积50.72%;渣磨系统51.59 m2,占总筛理面积10.95%;心磨系统110.17 cm2,占总筛理面积23.37%,其它为检查筛和吸料用。筛理设备分配情况见表2。
表2 筛理设备分配情况
3.3 各系统面粉的质量与数量情况
在整个等级粉系统中,面粉灰分低于0.5%的有2分级和1心两个部位,累计平均灰分0.49%的面粉出率达到25.48%,累计平均灰分0.55%的面粉出率达到56.67%,累计平均灰分0.7%的面粉出率达到76.53%。各系统取粉部位的面粉数量及质量情况见表3。
3.4 等级粉生产的粉路及物料流量质量分配情况
1957年以前,汉口福新面粉厂粉路采用5皮7心,不能提取低于0.64%的面粉,累计出率82.5%的面粉灰分达到1.21%,1957年1月,在前苏联粮食产品部专家技术科学硕士A.C丹尼林的指导下,对原仅能生产标准粉的粉路进行技术改造,磨研系统进行局部调整和更换部分粉筛筛网,以适合等级粉生产。改造后,粉路采用7皮5渣9心1尾8清粉,生产经济技术指标取得了重大突破,累计出率82.5%的面粉灰分只有0.88%,联产等级粉,一等粉提取量高达为40%,其余的仍为标准粉,消灭了次粉,一等粉粗细度通过8xx筛网超过97%,留存在6xx筛网低于0.5%,标准粉粗细度全通8xx筛网超过91%,留存在6xx筛网低于1.5%。麸皮灰分6.96%。其磨制二种等级粉各系统物料去向及流量与质量情况见表4、表5。
表3 各系统面粉灰分及其数量情况
4 汉口福新面粉厂等级粉生产技术分析
1)强化皮磨系统造渣作用。由于采用较长皮磨系统,1皮剥刮率只有10%,起到只是劈开小麦、制造粗粒的预破碎作用。通过8xx筛网的面粉只有3.0%,真正做到了轻研,少出粉。2皮相对剥刮率控制在45%~50%左右,3皮相对剥刮率达到60%左右,多造渣,加强分级,皮磨总出粉率22%左右,为多出低灰分面粉打下基础。增加后路皮磨系统的道数及该系统的长度可以保证物料流层不过厚,从而不严重破碎麸皮,提高出粉率又不影响面粉质量。皮磨系统除1皮采用70°/20°钝对钝排列,其它皮磨均采用峰对峰排列。由于皮磨较长较宽,研磨较轻,减少了磨辊磨损,磨辊更换周期每月仅仅5对左右。
2)加强渣磨系统精选优等粗粉的作用。采用较多的渣磨,分别处理不同系统质量不同的含麸渣粒,避免其直接进入心磨受到较紧的研磨而破碎麸皮,影响面粉质量,渣磨总出粉率15.5%左右。
3)大量使用清粉机分级提纯。将来自皮磨和渣磨的物料进行清粉,是对物料进一步分级提纯,让优质麦心进入心磨取粉,让含有麸皮的渣粒进入渣磨处理可以更好地防止麸皮破碎,目的是多提得到低灰分面粉。清粉机筛绢号码的选择应保证粗渣全部通过筛眼,通过通风作用将大粒提到上面,小粒留在下面,实现精选。
4)选择适合的磨辊技术特性。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粮食紧张,为了达到在整个制粉
过程中,既要大量提取质量优良的面粉,同时又能相对减少麸皮含粉量,节约粮食的目的,所以多数磨辊采用锋对锋排列,心磨系统没有使用喷砂光辊,仍然采用齿辊,采用此工艺,可使食用面粉出率达到83%以上,而且电耗很低。
表4 皮磨系统物料去向及流量与质量情况
表5 渣心系统物料去向及流量与质量情况
5)增加后路皮磨系统道数。采用7皮9心5渣1尾工艺技术,整体粉路不仅长,道数多,而且也较宽,如2皮与3皮接触长度均为450 cm,相对当前同规模的375 cm要宽得多,使料层厚度得到有效控制,有效防止物料挤压,麸皮破碎成粉。采用较长的渣磨,可以更好地处理颗粒料,多造纯净的麦心。
6)改进平筛的筛路设计。根据被筛理物料的数量和穿透筛绢的性质,适当调整物料在平筛中的筛理路径和长度,筛理越细的物料筛理面积越大。
5 启示
从技术角度来看,与今天相比,那时整体的制粉装备有些落后,没有自动控制系统,但等级粉生产工艺的理念还是有其独特的一面,对当今面粉生产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生产指标来讲,现在有些面粉厂还没有福新面粉厂的好,甚至面粉灰分0.5%以下的出率还达不到40%。基于此,本文对汉口福新面粉厂制粉技术重新进行探析,仍具有现实意义。
新的时代,广大面粉工作者应该既要继承传统的技术精华,更要发扬创新精神,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面粉生产工艺到装备,不断研究突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讲话要求的那样: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