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义汇川: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样本

2018-08-08冷桂玉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军民军工航天

冷桂玉

鼓励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人才、技术、资本等参与军民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这些年来,遵义这些企业先后顺利完成国家民用卫星、空间站、运载火箭等军工产品交付。”7月19日,在贵州省军民融合产业遵义招商大会上,遵义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遵义正在努力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是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的交汇点,受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带双重辐射,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

20世纪60年代中期,贵州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以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为主体的一大批重点军工企业响应国家的号召扎根遵义。航天航空两大军工基地的建设发展为遵义积淀了雄厚的工业基础。2004年5月,遵义市汇川区成立以后,以装备制造、汽车、建材、烟草、白酒、制药、食品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在汇川区快速发展。

2010年6月,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去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正是在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战略背景下,遵义市汇川区老三线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军转民”“民参军”等形式,通过不断的研发创新,转型升级,实现了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在国际国内闯出了一片广阔天地,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一个样本。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速

作为“中国制造”又一尖端科技产品登上国际核电舞台样本,最近,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全面启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项目“环向场超导磁体重力支撑”GS部件的批量化生产工作,预计在2019年3月完成产品的制造并发往法国进行联合安装。

位于汇川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的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002年改制成立以来,企业在军品生产任务急剧减少情况下,一直专注于技术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高难度、高精度成品零部件,每年完成不少于10项高水平专利技术,形成了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该企业从铸锻件粗加工生产企业华丽蜕变成了一家国际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和安介绍,该公司每年在科研生产和技术创新上的花费将近有1500万元,现在该公司的专利数达到59项,其中发明专利已经接近20项,该公司已从单一铸锻性生产逐步转变成部套件生产,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从2004年开始,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连续12年保持营业收入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6年,该公司产值达3.1亿元。

像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军民融合企业在贵州省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区有20家,其中军工及军转民企业14家,民参军企业6家。2016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达58.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达9.48亿元。

由“单一”到“复合”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对军民融合发展作出指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中央大力推进军民融合的背景下,遵义市汇川区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将其作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充分发挥“三最”优势发展军民融合产业。

以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为主体的一大批重点军工企业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创造了一大批高精尖军工产品,培养了一大批大国工匠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基础,为许多重要领域提供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撑,辐射带动制造、电子、冶金、能源等产业加快发展,同时有力地助推汇川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图/受访者提供

从产业基础看,汇川军民融合产业已经基本完成由比较单一的军工结构向军民品复合结构的战略性转变,正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军民两用技术转化运用基础和大量专业科技人员已经成为汇川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军民融合产业总产值约占全市95%。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积淀,汇川区与航天十院等军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互信基础,充分利用贵州省军转民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技术、产业、人才资源优势,高端装备制造和军民融合产业扩容提质,在国家同类地区中率先形成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形成了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同时,加快培育一批军民融合股份合作体,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民营经济等多种资本参与的股份制军民融合企业,支持军工企业进行跨集团、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重组发展。

探索协同创新平台

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汇川区突出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在“军方需要什么”与“民口拥有什么”之间打通壁垒、铺路架桥。

近年,在汇川区落户的军工企业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工程神舟1号至10号“载人航天工程”、民用卫星、空间站、运载火箭、军用民用飞机及无人机等配套项目6000余项,承担同家级、省级火炬计划200余项,获15项发明专利、2s5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9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5项)、行业技术创新项目奖159项,有180项列入国家重点产品项目。

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超临界C02流体技术装备在全球率先实现“1500L萃取容积最大的工业化装置”等“5个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也有10个百分点。

如何拓展军民融合发展新空间、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子?为此,汇川区开出了药方。

探索共建军民融合产业协同创新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军工集团及下属科研机构、企业、军校以及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大数据引领作用,依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和航空产业现有基础,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工业云”计划,促进信息化与工业主导产业、工业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引领和带动具有军民融合特色的大数据产业跨越式发展。

未来,汇川区还将加快培育“民参军”企业,探索培育军民融合股份制企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探索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但是,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企业产业发展、“退城进园”、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如何通过融资平台募集资金,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建设,成为汇川的新课题。

猜你喜欢

军民军工航天
军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逐梦航天日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我与航天有个约定”征文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军工股上涨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