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机修钳工的技能发展探究
2018-08-08陈都
陈都
【摘要】我国以国家战略引领“中国制造2025”,对机修钳工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认真研究我国机修钳工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改进和完善措施,重视钳工技术发展,确保工人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学习最新的应用技术和工艺,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助力。
【关键词】机修钳工;技能发展;“中国制造2025”
我国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转变,努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国家战略引领“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版工业4.0,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提供更多的支持。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是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先进的制造和生产工艺是保障中国制造的前提,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产业发展对机修钳工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机修钳工的技能发展等级,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更好地助力。
一、机修钳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是制造大国,产业供工人队伍庞大;我国又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占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主体的是农民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劳动进入工业实体企业,推动着我国工业生产发展。但是,我国庞大的工人队伍很多都是半路出家,多数是边学边做,缺乏较为系统的科班学习经历,传统的师徒式模式无法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从事机修钳工的工人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无法保障产品质量。
(二)缺乏完善的规则标准
钳工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工种,关系我国制造业的全局,影响整体产业的发展。但是,还没有制定出相对完善的针对机修钳工的法规标准,工人在工作时无相应的标准和制度执行,也不能对其工作依照相应的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更不能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方面法规和制度不能做到明确清晰,不能构建较为完善的奖励机制和惩罚体制,使得机修钳工工作缺乏完善的行業规范和岗位标准,也就不能更好地推动机修钳工技术改进和提升。
(三)机修钳工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需要工人具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还需要较强的职业素养,还需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品质。而目前我国众多的机修钳工,尤其是更多的民营企业钳工很多都是临时招聘的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正规的院校教育,仅仅通过简单模仿和机械操作来完成相应的工作。他们专业技术知识几乎为零,技能水平不高,经常出现操作性失误;流动转岗频率过高,不能进行持续系统性学习和实践,也就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需要,无法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提升机修钳工技能的措施分析
(一)以国家战略发展调整为参照确定钳工技能新标准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推动产业发展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指导,是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迈进的重要引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具有极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面向2025的中国制造不仅要实现技术的创新、艺的创新、科技的创新,还要依靠工人的创新。一切的基础在人才,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保障。我国钳工行业必然要跟随我国产业发展步伐,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推动产业进步,实现国家发展和行业成长同步。为此,钳工行业需要制定更高的标准,研究“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钳工行业发展新标准,技能要求新标高。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实际,围绕大国重器产业竟争需要,深入研究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对技术和工艺的要求,制定出能够指导我国钳工行业发展的阶段性规范标准。高职院校以此为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标准,确保新时期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更多高标准的高级钳工,坚持以教育和人才培养快速提升我国强化行业的人才层次。企业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围绕我国产业调整和行业规划发展实际,不断提升现有钳工的技术等级标准,确保每个技术工人能够强化自我学习和发展。做好现有钳工的技能培训,以此,既能够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又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体系
机修钳工从事生产维修,需要掌握先进的技术,保障生产质量和效率,又要熟悉各种管理制度,坚持以标准为引导,以制度为约束,强化安全管理,规范操作。没有管理就没有生产,就没有安全,更不会有效益。机修钳工从事生产和维护,其岗位也具有一定的危性性,操作失误,不按照严格的流程或者标准工作,不仅会造成产品不合格,更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确保每个钳工重视工作,严于工作制度,精于工作技能,长于发展学习,工于行业进步。以制度促进钳工提高自我能力,以管理提升钳工技能水平,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企业和工人同步发展。
(三)提高钳工综合素质
机修钳工是企业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是生产和维修服务工作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关系着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钳工依附于不同的企业,企业依靠钳工更好地生产和发展,企业不仅要重视产品和市场,更应重视工人培训,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每个企业需要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定期对钳工进行技术培训和综合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让每个钳工能够在工作保障质量,敬岗爱业,善于钻研学习,不断改革创新。营造更好的学习和提升环境,让更多的钳工能够在工作中注重学习,主动研究,积极尝试各种探索和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争当行业技能标兵,争创企业岗位模范。坚持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导,不断学习和进步,以服务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以更具时代感的工匠精神实践“中国制造2025”。
(四)不断创新开发新技术
“中国制造2025”最为核心的是创新,需要科技创新、设备创新、制造创新,钳工需要不断开发技术,不断研究新工艺。一直以来,更多重视的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更多重视的产品创新,而忽视技术应用技能创新。“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钳工需要不断开发新技术,注重技术与信息化产业的融合,与更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与更先进的制造企业进行技术攻关,研发出更加安全高效的新技术,从而推动我国机修钳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以技术进步促进“中国制造2025”早日实现。
总之,机修钳工工作在机械设备运转和我国产业发展的地位非常重要,要保障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发展,实现“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需要重视钳工技术发展,确保工人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学习最新的应用技术和工艺,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建梅.基于机修钳工的技能要求的分析[J].科技展望,2016(16)
[2]李让勤.关于机修钳工的技能要求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