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8-08-08朱洪钟杨秋育

学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朱洪钟 杨秋育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切实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每个教师思考。面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当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考核标准,充分了解各个学生学习情况,保证教学效果。

關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4-01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4.063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既需要遵循每个地区的不同数学教学标准要求,同时也需要保证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初步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逐步培养数学逻辑,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一个班级中诸多不同层次的小学生,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对学生能力的判断来调整教学方案,因材施教,进行层次化的教学。

一、小学生数学教学现状

(一)大班授课无法兼顾所有学生

由于教师资源以及教学设备资源的稀缺,我国小学教学地开展主要以大班教学方式进行。一个教师往往需要同时面临几十个学生,在课堂上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例题讲解,习题讲解等环节,由于每堂课的时间限制在40分钟,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得不加快教学的速度,在做题与回答问题环节,通常只会检查1-2个学生的情况,难以对全班众多的学生进行逐个考察。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有些学生短时间内无法理解方程与算式的联系和区别,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但为了保证课时安排,数学教师往往会保持原有的课时进度,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

(二)学生学习情况不一致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总是处于不同的层次状况中,小学阶段的数学课本知识较为简单,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已经为学生提前讲解了简单的数学知识,因此,某些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独自解决鸡兔同笼等高难度的数学问题。对于成绩优秀,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时常认为课堂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课后习题缺乏创新与挑战。而对于成绩不够好,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则会认为课堂内容过难,难以理解消化,课后习题也无法解答。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教师仅依靠同样的一种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势必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不利于数学教学的开展。

(三)教学进度难以把控

由于小升初的压力不断增加,因此,许多小学生在完成课内学业后,也会报名参加课外的数学竞赛活动,或者提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面对学生与学生之间越来越大的知识差距,数学教师难以掌握教学的进度。然而,为了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接受最基础的课堂知识教育,大多数教师仍然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仅有小部分的教师会根据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也有学校尝试将同一年级的不同学生按照成绩划分为竞赛班、实验班与普通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正常的教学,但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育分层教学实践对策分析

(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环节

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许多教师都会采用随堂测试的模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同时,也可以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全面收集学生的各门课程表现,并结合以往课堂上对学生的印象进行判断,进而推断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对于成绩突出以及成绩落后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定期向学生咨询学习情况,以及了解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积极听取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意见。通过以上的步骤,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的学生包括成绩优异,思维活跃的学生,B层次则以成绩普通的学生为主,C层次则是成绩靠后,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1]。

(二)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将学生科学分层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如针对二年级的乘除法课程,对于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仅需要在课堂上掌握最基本的概念,了解乘除法与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并能够计算简单的乘法即可,通过基本概念型的习题进行课后巩固,达到教学目的;而对于理解能力中等的学生来说,则需要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复杂乘法计算题,并能够解答课本上大部分的习题;而对于成绩优异,理解能力也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为学生提供高难度的乘除法题目,并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书本上的所有习题。只有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果[2]。

(三)分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分层教学的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将学生分好层次并制定了不同的教育目标后,教师同样需要按照分层检测的原则来评价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例如,在设置考试试卷题目后,教师应当保证测试题目的难度梯度上升,其中,基础概念题占据70%以上的比例,提高题占据20%左右的分数,思维拓展题目占据10%左右的分数。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来说教师应当着重思考学生的基础题目是否合格,达到预期分数,而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教师则需要综合整张试卷的完成情况判断学生是否合格。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顾虑学生的心态建设,鼓励成绩落后的学生,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心理;而对于成绩总是靠前的学生,也需要控制表扬的力度,避免学生出现自满、自负等情绪[3]。

三、结论

传统的大班教学方式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此时,分层教学模式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通过充分的沟通、全面的考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将学生按照不同的成绩以及思维水平进行分类。

参考文献:

[1] 夏永军.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2):55.

[2] 蔡美玉.浅析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0(29):14.

[3] 周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之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4):392.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