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货币供应量分析

2018-08-08蔡慧

商情 2018年34期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

蔡慧

【摘要】货币是一国经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流通媒介,而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也就与经济的健康运行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货币供应量的合理性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国家的合理投放控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中国2008-2017年广义货币供应量进行总结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被定义为在一定点时间上全社会具有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的存量。当今,我国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次是流通中现金M0,也就是在银行系统之外流通的现金;第二层次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羊类存款。第三层次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M1则能够体现出在经济体系中的实际购买能力;M2则不但能够体现实际的购买力,而且还能够体现可能的支付能力。

这篇文章主要依据2008-2017年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基本总结与分析。近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重要不可忽略的事实即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测度的流动性快速增长。

一、我国货币供应量现状

由图1的M2近十年的总量走势可以看出,广义货币的供给量一直呈较快速度上升,由2008年1月的417846.17亿元到2017年9月1655700亿元,可以看出M2总额扩大了近4倍,其上升速度较快。

由M2同比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来看,08年后我国货币供应量不断上涨,同比增长率一度达到30%的高值;而后随着经济的复苏,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稳健,其增长率也就下降到今天9%左右,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在减慢。

二、影响货币供应量因素

货币的供给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相乘所得到的数值,那么它们就成为影响货币供应量总额的关键因素。

(一)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它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即中央银行投放并直接控制的货币,主

要为商业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以及公众所持有的通货。我国的基础货币量总体还是呈稳步上升趋势,由08年初的10万亿元增长到17年第二季度末的30万亿元,扩大了近三倍。从14年开始基础货币余额有所下降,后又小幅上升,至今呈较为平稳的变动状态。

当今的金融体系中,任何经济主体的基础货币都是由货币当局发放的。货币当局通常通过三种途径来投放基础货币:一直接投放通货;二控制改变黄金以及外汇储备;三实施货币政策。

1.大量的外汇储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环境,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额一直位于世界的第一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总额起初在1992年的时候只有217亿美元,然而到2014年6月就达到了3.99万亿美元,也是历史上的最高值。而17年9月,我国外汇占款余额提高了8.5亿元,达到了21.5万亿元人民币,此次是近两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的上升。

2.宽松的货币政策

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最关键方式之一就是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达到目的。金融危机冲击了全球,自然中国也不例外,此时中国就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激经济复苏。近年,由于对国内外形势的正确判断,我国相应进行调整了货币政策,即由之前的“适度宽松”改變为现在的“稳健”。

2008年经济危机使全世界经济损失惨重,中国也不能幸免。08年央行多次降低利率,到年底我国的活期存款利率已从0.72%降至0.36%。2008年11月、12月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较前几月份的数值明显增长分别为3.6%、4.4%,国家的政策正在慢慢的得以实施。在此之后,2009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依旧是我国调节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我国全年的货币供应量上升的速度峰值为4.7%,12月货币供应量M2达到610224.52亿元。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渐回好,国内居民的需求开始加强,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的良好形势。

(二)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体现了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两者的倍数关系,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货币扩张系数。

如果基础货币不变,货币供给的总额大小就取决于货币乘数的大小。货币乘数较大的时候,那么货币供给量就会越多;同样货币乘数较小的时候,那么货币供给量就会越少。因此,货币乘数也是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然而,不同于基础货币的是,货币乘数为内生变量,主要是因为货币乘数的确定并不取决定于货币当局的行为,而是取决定于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

在2008年末的时候,我国的货币乘数呈下降趋势;因此在9月份之后,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所调整由原来的“从紧”变为了“适度宽松”。根据货币乘数的波动情况,在08年10月份时候我国的货币乘数仅仅只有3.92,到2009年开始的时候,我国的货币乘数有回升趋势,8月份的值为4.63。然而出现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我国的超额准备金率下降。随后至今货币乘数先有一个小幅下降,随后从14年至今总体呈上升趋势,达到5点多。

三、总结

从上面一系列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下面结论,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趋势变化从08年到现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08年到14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阶段,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基础货币的投放加大,而货币乘数在3-4倍左右,说明影响其变化主要是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我国货币变化具有一定的外生可控性。而第二阶段,14年至今,伴着的经济复苏,以及我国的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同时控制通货膨胀的产生,对于基础货币的投放大量严格控制,使其基本保持平稳状态;此时的货币乘数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大小,而其作用也是很有限的。这也就表示货币的内生性的再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裴科峰.关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

[2]陈少强.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但需适度[J].中国发展观察,2012.

[3]邢学艳.货币乘数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海南金融,2013.

[4]张瑞.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对现金流的影响[J].商业会计,2015.

猜你喜欢

货币供应量
外汇储备对我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当前货币供应量(M2)是否适度的分析与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探究
中国货币非中性特征的实证研究
中国金融状况指数的编制
人民币汇率、利率、货币供应量三者变动关系的研究
探究我国合理的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关系
我国外汇储备变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及相应政策操作效果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