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8-08蒋向东
蒋向东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 404100
急性重型脑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重症急症,此病病情变化快、治疗困难、并发症较多,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1]。当前的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治疗后急性脑膨出、术后脑梗死等并发症较多,急需寻找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2]。该研究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探讨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使用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收治的9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48例患者为对照组,余下48例为实验组。该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对该研究知情且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为(39.2±3.2)岁,GCS 评分为 3~8 分,平均评分为(5.32±1.12)分;实验组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为(41.6±5.1)岁,GCS 评分为 4~8 分,平均评分为(5.19±1.32)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GCS评分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减压术[3]:始于颧弓上耳屏前1 cm到耳廓向后上方直至顶结节,经过中线旁边3 cm和矢状窦止额部平行,骨窗下缘平颧弓,后至乳头,前至颞窝及额骨隆突后部为手术切口。首先在患者颞部做一小口,将颞骨钻开后切开硬膜,将硬膜下的血液排出。开颅将骨瓣打开,清除血肿在将硬脑膜敞开,最后置入引流管。
为观察组患者进行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治疗[4]:在传统减压术的基础上,患者的硬脑膜切口要做一和吸引器吸头直径基本一致的<5 mm的切口,切开硬脑膜之后,在硬脑膜上的外切口处将吸引器置入,将颅内压的降低速度控制在12 mmHg/10 min,将挫伤的脑组织和血肿块吸出,待颅内压下降到20 mmHg,此时脑组织如果没有膨出就完全敞开硬脑膜并将其悬吊,如果颅内压不能下降到20 mmHg,就使用甘露醇进行降压,或者切开硬脑膜再进行处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术后能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GOS标准作为评定依据[5],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良好、轻残、重残、植物状态,良好: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基本恢复,能够继续从事之前的工作及活动;轻残:治疗后,患者有独立生活能力,但不能继续从事之前的工作和活动;重残:治疗后,患者具有清醒的意识,但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植物状态:治疗后,患者能够自主呼吸,能睁眼、可吞咽,有反射性肢体反应,但不能进行有意义反应。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 (64.23±16.34)min,和对照组的(79.92±21.49)min相比显著较短,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2;P=0.019<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 (113.29±24.39)mL, 和对照组的(192.91±52.11)mL相比显著较少,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3;P=0.005 <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5.00%(12/48),和对照组的47.92%(23/48)相比显著较少,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 1。
表1 两组病患并发症发生情况比对
观察组病患治疗的良好率为62.50%(30/48),和对照组29.17%(14/48)的良好率相比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病患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比对
3 讨论
急性重型脑损伤即出现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者颅内血肿等情况,同时昏迷超过6 h或再次昏迷的患者,且神经系统和生命体征为阳性的颅脑损伤[6]。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危重疾病,此病致残率及致死率很高且临床中没有十分理想的治疗手段[7]。传统的颅脑减压术是将病患颅脑血块快速地全部清除,而此法在压力填塞下易造成未出血血块破裂,会将脑组织转移,最终使血管损伤,将脑出血情况加重,威胁病患生命[8]。而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可避免颅内压迅速下降,防止脑膨出的产生,并尽可能避免了二次创伤,同时可有效避免脑干受压[9]。
该研究对48例观察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64.23±16.34)min、(113.29±24.39)ml、25.00%, 和接受传统颅内减压术的对照组的 (79.92±21.49)min、(192.91±52.11)ml、47.92%相比均显著较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良好率为62.50%,和对照组29.17%的良好率相比显著较高(P<0.05)。在梁永祥[10]的相关研究中显示,对4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患使用阶梯式颅内减压术治疗的良好率为61.9%,显著高于接受传统颅脑手术治疗患者33.33%的良好率(P<0.05),且前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58.74±15.23)min、(114.03±22.85)mL、28.1%,均显著高于后者(P<0.05),表明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病患使用阶梯式颅脑减压术治疗有较高的治疗良好率,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和该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患使用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且治疗良好率较高,临床治疗效果较高,具有临床广泛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