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原市移动通信生产调度中心

2018-08-08叶荣陕西通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办公建筑设计生态

文/叶荣 陕西通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5

1、固原历史文化概述

固原,古称大原、高平、萧关、原州,简称“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省域副中心城市。公元前 114 年建城,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明代九边重镇之一。[1] “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 背,绾三镇之要膂”、“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地处黄土高原上六盘山北麓清水河畔。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宁夏五个地级市之一和唯一的非沿黄城市。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心城市,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少数民族地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2],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原文化交汇处,2014年户籍总人口为153.33万,回族人口71.8 万,占全市44.5%,人口输出大市,中国四大马铃薯种植基地之一和中国北方的特色苗木基地,西北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产品基地示范区,是有名的红色旅游城市,也是长征十大潜力城市之一。

2、市政交通

本项目基地位于九龙路延伸段,南平街与九龙路交叉口,处于西南新区中心段,目前周边市政道路管网已初步建成,距离固原市中心商贸区仅有5公里,车程也仅有30分钟,交通便利。

3、设计构思与设计理念

设计构思:通过对地理区位及周边环境的分析研究,景观遵从地域机理、本土化两大原则,第一, 地域文脉:形式来源于固原大地机理,与建筑元素保持一致。第二,本土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景观效果。

设计理念: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打造花园式办公环境,针对气候特点,以庭园为中心,创造室内外兼得的布局形式,庭园沿中轴布置,强化景深,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4、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4.1 以人为本原则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建筑作为人类的居所,其建造、使用、维护与拆除应本着符合人与自然生态安全与和谐共生的前提,满足宜居、健康的要求,系统的采用集成技术提高建筑功能的效能,优化管理调控体系。

4.2 经济性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建筑设计吸引投资和促进开发建设的重要因素,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注重现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布局中保留适度的生态空间,保护山体,涵养水源,尽量减少对现有生态肌理的破坏,并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

4.3 因地制宜原则

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在确保生态建筑的各项使用功能得到顺利实现的基础上,根据用地的功能使用,结合周边用地环境,整体考虑综合利用地块,通过人类总结形成生态建筑绿色化、生态化及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综合系统集成技术,以满足生态建筑的舒适性。

4.4 建筑设计的生态性

建筑设计的生态性是指建筑材料和能源的节约以及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有序转换,创造低能耗、无废物、无污染的建筑环境,所谓绿色建筑也可被称作生态可持续性建筑,它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而且可以减少废物、净化空气、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这些建筑方法和技术不仅对于我国建筑设计有价值,而对于世界生态建筑的探索也有价值。

4.5 整体性设计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从实际出发协调好交通空间和城市的建筑环境,考虑到城市的功能建筑和地理环境;在环境上要协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形态上要协调功能与空间风格特色;在功能上必须以建筑为主体,构建城市内外相联系的空间;在地理环境上则与城市文化和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

5、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固原市九龙路与南平街十字东南角;总用地面积约18996㎡,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12250平方米。地块北临九龙路,西临南平街,南临新城横五路,东侧为其它项目用地。建设用地基本为方形,地形平整、城市配套齐全、交通便捷,是理想的建设用地。本项目是为满足不断发展的生产业务需求规划建设的,项目统一规划,分二期实施,一期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1000㎡,二期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0000㎡,一期建筑主要功能是移动通信机房和生产调度中心办公楼;二期建筑主要功能是生产办公楼。

5.1 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5.1.1 顺应城市经济发展和功能调整的宏观趋势,在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指导下,发挥地段极佳的区位优势,将现状用地规划为集办公、机房、营业厅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信息生产服务基地。

5.1.2 配合周边道路,将地段规划为一个环境良好、交通便利的办公区,以形成功能丰富多样化的现代城市街区。

5.1.3 合理的规划布局,并结合地段内的自然条件,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尽可能的设计出功能完善配套齐全造型宜人的生产服务基地。

5.1.4 在满足周边道路等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组织交通流线,形成快捷便利、功能分离的交通组织体系,并合理布置一期和二期及活动场地的位置,在满足办公形象需要的同时,兼顾二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5.1.5 在满足国家规范、设备工艺的要求下,采用成熟合理、经济、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将本工程建设成节能环保的绿色通信建筑。

5.2 建筑单体设计理念

通过对生产办公需求及业务需求充分的理解、分析,综合考虑土建、设备专业建设、配套服务等多方面业务需求,形成合理的建筑布局,确保建筑方案具有较高的适用性、高效性、经济性和适度的超前性,建筑方案设计中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通信建筑工艺要求;充分考虑最佳人流路线,合理划分防火分区、疏散通道;同时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减少建筑能耗,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

5.2.1 平面设计

本期工程规划建设生产中心办公楼及裙房,规模按满足近期生产办公、业务、配套服务等功能等需求建设,总建筑面积约为11000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9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为9100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主楼7层,裙房2层,主楼建筑高度30.6米,地下一层规划布置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层高4.8米,主楼1-3层规划建设为通信机房区,层高1层5.1米,2、3层均为4.8米,4-7层规划布置为生产办公区,层高均为3.9米;裙房1层规划布置为移动营业厅,2层规划布置为生产办公服务用房。平面布局考虑竖向交通的方便和快捷,竖向交通的核心筒的数量尽量做到精简。办公空间采用中庭设计,改善办公环境;引入空中花园,室内平台等活动空间为固原漫长的冬季创造适宜的室内活动空间。

5.2.2 建筑造型

本项目设计上,首先要满足通信工艺的要求和通信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等使用功能的要求;其次在建筑形象上,应结合地域文化的特色,表现出通信企业的行业特点—高效率、新技术、高速度的现代化企业。本工程立面方案通过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结合,运用新颖的建筑处理手法及材料,表现通信建筑的时代特征,构成整体而富于韵律的城市界面,塑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建筑形式。方案中以简单的体块组合,运用虚实和切分的手法来塑造一期建筑的挺拔感和形象感,虚实干脆利落的衔接,细部处理精致,使整组建筑富有节奏和韵律,主楼立面形态以大面积规则竖窗为主要的设计元素,底层裙房商业部分运用大开间窗户,和主体建筑形成区别,符合各自的功能属性,颜色采用深灰和浅灰两种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庄重、现代和活波,横向上加以的水平线条,把两种元素和色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结语:

总之,人们对建筑设计的水平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设计师不仅要掌握设计方面的知识,还应当把握可续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思想,并且将其充分的融入到建筑设计理念中,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附图

猜你喜欢

办公建筑设计生态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U-CUBE共享办公空间
建筑设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