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我国被动式节能建筑快速发展的若干建议

2018-08-08姚春苏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被动式建筑发展

文/姚春苏

被动式建筑是指不需要主动采暖和空调制冷,就能常年保持室内温度在恒定范围20-26℃之间的建筑。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将节能技术和设备与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性能和气密性等技术结合起来,使得被动式建筑在大幅度降低传统能源消耗和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保证人们对于建筑舒适性的要求,对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贡献巨大,被誉为未来建筑的重要形式。其优点有:1、低能耗。通过提高外围护结构性能,做好隔热保温。通过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2、高舒适度。通过结构性能优化和节能设备使用,使得室内保持恒定的温度范围和湿度区间并提供新鲜的空气,有效过滤PM2.5,提高空气质量。3、可持续性。由于低能耗和良好的室内舒适度,将大大降低人们重新装修以及拆除等行为,从而延长房屋的寿命。4、经济性好。若从全生命周期看,由于取消了采暖和制冷等费用和其他配套的税费,经济性更优。

一、我国为什么要发展被动式节能建筑

1、气候变化与减排压力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40年全球初级能源需求将比目前水平增长37% ,全球石油需求也将大幅增长到每天1.04亿桶,与此同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长五分之一,全球气温将上升3.6℃。2015年12月13日全球气候变化巴黎会议决定,努力控制全球温度升高在2℃以内。这就要求世界各国严格履行承诺和国际义务,切实节能减排。

2006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碳排放是美国的两倍,欧盟的三倍,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为了控制全球升温,履行国际义务,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实现这些既定的目标难度非常大。

2、能源需求与可获得量

图1.1 世界主要经济体CO2排放情况汇总

我国是多煤、少油、少气国家,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天然气超过30%。巨大的能源需求和对外依存度高使得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严峻。国际能源署在其《世界能源展望2015》中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总能耗将达到58.1亿吨标准煤,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石油消费国,超越欧盟成为最大天然气消费国。据中国工程院研究,2020年我国有较大可靠性的能源供应能力为39.3亿~40.9亿吨标准煤,考虑节能减排和环境效应,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供应瓶颈,2020年我国能源供应不应超过40亿吨标准煤。实际上2015年已经超过了,这说明节能形势比预期的要严重。

3、建筑能耗与减排潜力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2010年建筑部门占全球终端能源消费的32%,由于全球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筑面积不断增加,加上各种设备使用增加,到2050年全球建筑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将在2010年的水平上增加1倍,CO2排放将比2010年增加50%-150%。

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建筑总商品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9.5% ,目前建筑能耗占比大约为20%-25%,随着城镇化率提高若算建材生产、建筑建造能耗,估计要超过40%以上。建筑与工业、交通并称为社会三大耗能大户,由于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未来工业用能还将继续增加,而目前交通能耗与世界水平相比还偏低,按照世界的一般经验,交通能耗还要增加。那么受碳排放和能源可获得量的共同约束,建筑耗能要必然大幅降低。

现实情况是我国民用建筑在达到相同室内热舒适度的情况下,使用能耗高出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2-3倍,其中外墙的导热系数是他们的3.5-4.5倍,外窗为2-3倍,屋面为3-6倍,即使全部执行国家规定的65%的节能标准,使用能耗仍高出50%以上 。这既是问题也是机会,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节能建筑行业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潜力。IPCC2007年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也指出,到2030年全球建筑领域可形成每年60亿吨CO2当量的减排潜力,建筑领域到2020年有将基准排放降低29%的潜力,居各行业之首。

图1.2 全球2010年分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构成

图1.3 按行业估算减排潜力

4、国外实践经验

世界主要经济体自二战后特别是石油危机后开始关注建筑节能,通过不断提高节能标准,颁布相关法律,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节能工作有层次的开展。1990年后法德两国经济实现大幅增长,而建筑能耗总量保持不变,并在2010年后实现了负增长。这说明建筑节能完全可以实现。

从企业实践来看,施耐德集团做出了很好的探索。施耐德近年来致力于建筑节能、城市可持续发展、碳排放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通过人机对话、传感技术、不间断电源设备等对其法国总部大楼进行了节能改造,其能耗在4年中降低了4倍多。为保证节能目标实现,施耐德将年度碳排放比例与总裁薪酬挂钩,这一规定一直严格执行。

5、我国既有节能建筑促进政策与企业实践

我国开展绿色建筑工作10多年来,特别是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一号文件转发了《绿色建筑行动计划》,绿色建筑数量开始大幅增加。绿色建筑倡导尽量少的使用化石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从全寿命周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但从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的绿色建筑只停留在设计标识阶段,达到运行标识的不多。另外,我国一些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或从国外引进被动式技术体系,或依靠自住创新,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当前,我国建筑用能仍在快速增加,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立足中国国情,推动被动式节能建筑发展势在必行,对于构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发达国家被动式节能建筑发展实践

(一)发展现状

目前德国就有超6万栋的被动式建筑,且每年以3000栋的速度增长。比利时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只建造“被动式建筑”的国家,从2015年1月1日起,比利时所有新建建筑将按被动式房屋标准建造。丹麦要求2020年前,新建建筑成为近零能耗建筑,主要靠可再生能源,同时还规定2013年起,新建建筑禁止使用石油、天然气供暖,进一步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德国2011年提出节能目标即2019年1月1日起,政府办公建筑将实现(近)零能耗;自2021年1月1日起,所有的新建建筑将建成近零能耗;2050年所有建筑要节约80%的一次能源 。2009年12月18日欧盟决议提出: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建筑潜在的能源,自2020年起,所有新建建筑必须达到近零能耗的标准。此项规定意味着:新建建筑要达到零排放标准、建筑物所需能源由可再生能源替代,对建筑物的改造也必须最大限度的发掘其内在能源潜力。从实践来看,欧盟各国也普遍把被动式建筑作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

美国和日本的建筑能耗也较高,为了降低能源需求,多年来致力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推广和应用。日本政府还主导衣物轻量化运动,主动减少能耗需求。美国的能源之星住宅计划和LEED绿色认证旨在推动建筑向绿色化、低能耗化发展发展,特别是LEED认证由于良好的商业运作模式被美国多数州列为法定强制性标准。

(二)经验共识

1、政策层面

(1)法律和标准。发达国家一般都有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行的做法是标准先行,立法跟上。大部分国家的行业标准都是由政府主导的,美国是由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然后推广至全国。行业标准及相关法律需要不断根据现实情况变化而修订提高,对不符合标准和规范的,采取严厉打击并给予惩罚。

(2)目标与规划。政府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节能建筑的发展规划,这里包括对新建建筑的要求,也包括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及方式的说明。规划里要求政府主导或参与的公共建筑及保障性住房中优先建造被动式建筑。

(3)财税与金融。从各国的经验看,被动式建筑由于采用先进技术和优选部品会导致开发环节成本增加,消费者购买时价格会相比普通住宅高,高于普通的住宅的增量成本一般由政府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以及银行的低息贷款来弥补。德国复兴银行就根据节能比例提供不同的低息长期贷款。美国还给予奖金和税收减免的奖励。

2、市场层面

发达国家重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极少使用行政手段。瑞典要求建房企业出具合理的能源利用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三项内容:CO2排放量、空气有害物质排放、采取该能源利用方案所需的成本。所以企业在提供能源方案选择的时候就会选择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而且不断尝试新型材料和工艺,不需要政府督促和检查。

3、技术层面

成熟成套技术和合格部品供应是被动式建筑发展的技术支撑。有些国家单项技术世界领先,但协同性不够,难以发挥出被动式的整体作用。另外是关键部品质量不过关,不得不花高价采购其他国家的产品,造成高成本难以推广。

4、社会环境层面

(1)监督评价体系。发达国家多引进第三方权威认证或评价机构来监测节能效果。每个建筑物都有一个节能或耗能的标识,根据这个标识给予财税优惠。

(2)全民参与。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国家的全社会节能氛围浓厚,这些国家经常搞各种节能宣传活动,从幼儿园到大学、从社区到单位,覆盖面相当广泛。通过这种全方位长时间的宣传,起到了温和的警钟长鸣的作用。很多人从小就接受节能教育,从行为的形成开始就融入了节能的思想,所以很多国家节能是一种潜在的意识。

三、推动我国被动式节能建筑发展建议

(一)政府层面

1、界定好政府角色,确保政策严肃性

明确政府在推动建筑节能和被动式建筑发展中的角色和定位,厘清政府干预产业政策的边界和政策工具,对于发挥好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推动我国被动式建筑发展属于政府需要扶持产业政策中的一种,在产业政策方面,我国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失败的教训主要是由于政府过度介入微观经济活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首先要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凡是通过市场调节能够解决的问题都要交给市场。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药,由于广泛的外部性、公共物品属性、信息不对称和垄断和管制等原因常会产生市场失灵。政府的作用只是对“市场失灵”或市场固有缺陷的纠正,同样政府也不能包揽一切,政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做到“修好渠、筑好坝”,明确产业升级方向,营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政府诚实守信是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的根基,有助于企业增强信心,有利于政策发挥效力。我国在一些产业政策中,存在失信行为,承诺给予企业的各种优惠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兑现,有些企业在成本列支中已经把政府的各种优惠放了进去,导致企业出现亏损,进而影响企业生存。因此要加强监督,完善信息披露机制,让政府文件保持严肃性和稳定性。

2、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

出台推动被动式建筑发展规划时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规划等相互融合兼顾。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使分散在政府各部门中的政策工具节拍能够保持协调,发挥出更大的政策合力。要深入调查研究本地区实施节能建筑以来的效果评估,研究制定被动式建筑发展的目标,建立被动式建筑进展定期报告和考核制度,进一步明确被动式建筑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如到“十三五”末期,新建、竣工被动式建筑面积、政府主导项目采用被动式建筑特别在保障性住房中比例、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使用率、新风热回收效率等发展目标要清晰明确,同时制定分层次分阶段的发展战略。在每年的分项任务中,制定一到两个重点发展目标,做到重点突出,集中力量攻破难点。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否则,发展战略不明确,实施路径不清晰,工作就难有大成效,也会贻误时机。

3、实施建筑能效领跑者计划

实施建筑能效领跑者计划是国外很多国家采取的经验。要尽快发布我国建筑节能提升的路线图,明确中长期规划目标和计划。加快被动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用被动式技术改造老旧建筑。建立建筑能效评比活动,以城市为单位,定期公布城市间的建筑能耗数据,鼓励比对。对于实施效果好的城市授予领跑者奖励,通过这一手段,使城市在规划建设中,拿出一定的比例来做规划,加速推进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的大范围应用。

建立评比活动并不是目的,通过定期的公布相关数据,能够唤起人们对于建筑能耗的关注,提高的认识水平。我国的创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活动中,给予达标城市授牌起到了敦促推动作用,应该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加速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

被动式建筑在降低碳排放效果显著,随着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中国减排,以及国内生态环境的压力,应该在总量约束下,分解减排指标,对于超标排放的企业和个人应该征收碳排放税费。先从污染严重的企业开始征收,返还给优先采用被动式建筑的企业和个人,形成有效的碳交易闭环链条。让购买和使用被动式建筑的消费者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减排行为得到表扬,让多排行为得到惩罚。

5、建立适度财税支持及退出制度

为推广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在增量成本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但是采取什么样的支持方式各国略有不同。发达国家多采取从税收上给予优惠,我国多用财政补贴和贴息方式。要设定好支持政策的作用时限、支持发展目标等,确保支持政策及时退出,让市场保持充分的竞争。

6、建立统一管理机构

组织保障是推动产业形成又好又快发展合力的基础。应成立各部门参与的协调机构,还要鼓励企业之间结成产学研用的联盟,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或工作交流会,抓落实,促推进,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和强大合力。要明确机构职能,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二)市场层面

1、鼓励金融优惠服务

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多依靠金融服务对节能环保产业给予支持。德国有德国复兴银行的节能建筑的长期低息贷款,日本有银行和财团对节能高效的项目进行资助,这也是国外发展过程中一条较为成熟的经验。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除基本的金融服务外,还出现了大量金融衍生产品,丰富了金融服务的类型。国家开发银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近年来还强调开发性金融的作用,节能建筑的发展符合政策支持的条件,可以参考发达国家做法,对经过验收的节能住宅给予长期低息个人住房贷款,对于可以经过资产证券化的项目可以适当持有股权,既给予项目支持也可获得收益。对于大型的公共建筑项目,特别是商业综合体项目,只要项目立项为节能建筑,金融机构可以深度参与,从项目拿地阶段给予金融支持,鼓励开发企业多建节能建筑,日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享运营收益。在住房抵押贷款方面,可以给予节能建筑高于同地段同品质住房抵押贷款额度;在租赁住房方面,支持住房租赁企业发放企业债券,鼓励个人承租被动式节能住房。

2、设立专项发展基金

设立推动被动式建筑发展的专项发展基金,是我国当前形势下快速推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建筑节能领域设置专项基金,既是国外发展的一般经验,在我国也有先例,如墙体革新材料推广应用。为支持被动式建筑发展,可以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基金可以由土地出让金中一部分,房地产及建筑业的税收中一部分,加上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根据分担比例拿出相应的预算额度共同组成,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山东青岛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对被动式建筑项目进行奖励,按100元/m2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封顶300万元。对于形成技术成果的项目,给予额外的50万元额外奖励。另外,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的条件下,作为未来建筑业发展方向的被动式建筑,必然会引起社会资金的注意,可以通过合理的渠道和一定的资金收益率把他们吸引进来,形成PPP模式。

若我国建立起有效的碳交易市场,碳交易的收入中的一定比例可以充实到基金中。对于基金使用方面,应该有所突破,不应该局限在对建筑建成后的奖励,而应该深入到产业链发展的短板环节,进行支持,如一些关键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以及相应的认证。另外,基金应该考虑从消费端给予消费者切实的支持,这样会起到巨大的乘数效应,比起口头的宣教作用要大的多。基金运作要更加市场化,要建立透明高效的管理体制,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可以运用金融产品来实现再融资。

3、扩大试点企业,做大产业集群

先行先试,是改革的好办法。成功,我们向前推进,不成功,我们可以总结经验。虽然既有被动式项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我国地域辽阔,处在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青藏高原等不同气候区,加之建筑类型除了住宅外,还有工业厂房、办公楼、幼儿园、教学楼、纪念馆、学生宿舍等,试点企业与试点项目太少,不利于总结经验和形成一般性规律。因此要精心挑选有能力、有动力、愿意尝试的企业去扩大试点,保证示范试点项目的成功。通过示范形成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整个行业转型升级。搞好被动式建筑,必须要发挥好产业链协同优势。产业联盟是好的实现形式,便于发挥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发展。全国知名企业,包括开发商、供应商等,要把他们作为被动式建筑发展的主力军,更好发挥行业示范引领作用。

4、推广新型节能产品应用,淘汰落后产能产品

在推动被动式建筑发展过程中,我们明显的感受到来自部品部件质量低,性能差不能满足被动式建筑标准带来的影响。被动式建筑在材料选择上,首先关注的是产品质量和节能效果,然后才是比较价格,也就是说综合考虑性价比。我国很多小区建设粗放,工程交付业主后,第一件事就是换门和二次施工装修,带来了资源和能源的极大浪费,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诸如上面提到的这些质量低劣的门窗,政府应该严格禁止企业生产,更不能让其流入市场使用,要通过设置行业准入条件来淘汰落后产品,推动产业升级。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建立绿色认证体系,通过政府优先采购和大力推广使用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剽窃行为给予严厉打击,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三)技术层面

1、完善建筑标准体系

从发达国家推动被动式建筑的经验看,标准先行是共性。我国被动式建筑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体系还在研究探索中。被动式建筑的标准体系各个国家也不尽相同,欧盟国家的标准基本是参考德国体系,在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同时根据国情制定相关标准。德国地处欧洲中部,气候分区单一。我国有五大建筑气候分区,且各个分区差异大。因此,我国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德国标准,必须立足实际制定相关标准,特别是验收标准。

2、坚持全装修标准

被动式建筑必须要坚持全装修标准。世界少有国家销售“毛坯房”,进行二次装修浪费极大。被动式建筑节能降耗的关键在于它的密闭性能好,若不坚持全装修交房,业主再购房后再请装修队装修,装修的时候就会对墙体的密闭性构成威胁。一旦破坏了保温层又不能及时修复,被动式就不能达到设计要求。要推行菜单式装修,开发商对装修质量负责。全装修条件早已具备,差的只是行动。

(四)社会环境层面

1、发挥被动式建筑各方主体作用

发展被动式建筑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大主体的作用。从参与被动式建筑的全过程看,开发企业是市场中的主导力量,规划设计、现场施工、材料供应等也是市场中不可缺少的,这其中有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整个项目出问题。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引导产业发展,为产业发展营造公平环境,适时地对项目提供帮助,并且严把质量关。社会公众的参与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忽略,人们也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通过货币选票对产业的导向作用。我国多年来一直倡导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但公众自觉性仍然不高。例如在雾霾严重的天气中仍有不少人违背限行令,要求别人减排,自己不减排。这也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于节能的行为还处在初级阶段。被动式建筑并不是高大上,应落地在“平民化”。市民应当成为见证者、受益者、评判者,如果老百姓都关注建筑节能,在实际生活中注意能耗、材料、室内环境影响,减排等,就会形成社会共识和市场需求及推广的空间。所以,要让节能成为自发意识和行动,从而体现在消费行为上,从消费端倒逼供给侧。

2、加快人才供给,优化制度环境

被动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在规划设计、项目招投标、施工材料采购、施工工法、工程监理、运行维护等阶段有很大的不同,要在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尽快修订相关管理制度,修订工程定额、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造价标准,确保由建造到使用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在土地招拍挂阶段,对于开发成功的企业给予加分鼓励,要优先给予做过被动式建筑的企业承担,强调专业化的公司做专业化的事情。被动式建筑发展的很大制约因素就是缺乏专业人才,我国是农业大国,施工的人员多是由农业人口转移而来,要组织力量编写教材、设置培训课程,开展对施工、监理、检测等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确保施工质量。

3、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厚植产业发展根基

古人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被动式建筑发展源于中国和德国两国的政府间合作,从2009年中德双方共同启动“中德合作被动式低能耗示范项目”,到2013年第一个被动式项目经中德双方验收通过,应该说国际交流为被动式建筑发展注入强大推力。还有廊坊的门窗城,通过多年与德方进行技术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举措,不仅成为门窗业的标杆,也是被动式建筑的践行者。通过广泛的交流合作,也让我们对产业定位和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在细分领域交流合作。

4、强化社会宣传教育力度

让节能行为成为人们自发的行动,需要政府加强全方位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在日本,父母首先要教会孩子进行垃圾分类,这也是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欧盟等国,节约能源资源是孩子们的必修课,鼓励孩子们参加各种保护环境的志愿者活动,增强活动的实践性。这里要特别重视青少年的教育,这个时期是人一生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行为教育,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从意识上和行动上都形成节约资源能源的良好习惯。在教育中,我们常发现,家长不能言传身教,使得孩子在学校受的教育得不到实践,因此要引导家长鼓励孩子的节能环保行为,自身也要注意言行一致。

猜你喜欢

被动式建筑发展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基于被动式节能抵御灾难的建筑设计——以SDC 2015年参赛作品SU +RE HOUSE为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被动式节能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