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BAR沟通模式提升精神科护理晨会交班质量的效果

2018-08-08徐国英

关键词:晨会交班沟通模式

徐国英

(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江苏 无锡, 214151)

交班是护士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保证护理措施的连续性、使患者持续接受护理的重要措施[1]。晨会交班质量决定着患者能否接受良好的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2]。晨会交班虽设有交班制度,却未明确规定具体流程及引导措施,个人素质及工作经验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护理人员的交班质量,执行交班的效果千差万别,导致工作混乱,影响患者康复进程,因此,制定适宜的交班模式十分必要[3-4]。SBAR沟通模式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化沟通方式,其分为现况(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四部分,目的是将护理人员思维活化,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习单纯的护理知识及技术,以提高工作质量[5]。目前,SBAR沟通模式广泛用于医护沟通、晨会交班、ICU护理等领域,并获得了一定的认可[6]。本研究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精神科护士晨会交班中,并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6月精神科在职的18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7月—12月精神科在职的18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入选标准:均为精神科在职工作者并自愿参加研究。排除标准:进修、实习、外出学习、休假者。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1~37岁,平均(26.64±3.52)岁;文化程度:中专4名、大专7名、本科4名、硕士及以上3名;工作年限:0~3年3名、4~5年6名、6~10年5名、>10年4名;职称:护士11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3名。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20~39岁,平均(27.26±3.48)岁;文化程度:中专3名、大专8名、本科5名、硕士及以上2名;工作年限:0~3年4名、4~5年7名、6~10年4名、>10年3名;职称:护士12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3名。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模式进行晨会交班,护士长报告完毕后,护理人员共同巡视病房并进行口头式床边交接班,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病情、药物使用、引流情况等。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晨会交班,具体如下。

1.2.1 交班标准制定: 由护士长组织若干名资历丰富的医师及护理人员,在广泛查阅资料并分析原有交班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精神科护理特点,讨论并最终确定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表。(1)模式(situation):包括患者床号、姓名、年龄、诊断疾病、护理级别及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2)背景(background):包括患者简要病史、手术名称、重点药物治疗及辅助检查(阳性)。(3)评估(assessment):①病情观察,包括意识、GCS、肌力情况、心电监护等;②输液,包括药物种类、使用量、滴速、管道连接、输液部位、输液卡填写等;③引流护理,包括管道固定、符号标记、是否通畅、引流物性质、放置位置、开放时间及出入量;④皮肤护理,包括伤口敷料、皮肤状况、摆放舒适体位;⑤饮食情况,包括特别添加及禁忌食物;⑥心理护理,包括患者沟通询问需求及心理状态;⑦纪录患者目前病情变化及其可能相关因素。(4)建议(recommendation):由交班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填写对下班护士的护理建议。

1.2.2 交班培训: 干预前所有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SBAR沟通模式培训,共3周(理论指导1周+临床实践2周)。护士长作为主要负责人员,组织护理人员集体学习。理论指导包括SBAR沟通模式的优点、意义及实施流程,交接班表的书写要求,实施的流程及方式等,50~60 min/次,共5学时。临床实践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培训方式进行技术巩固,统一使用交接表,以确保带教质量,30~40 min/次,共10学时。每次培训结束后护士长抽查护理人员掌握情况,对结果欠佳者给予练习机会及指导,同时广泛听取意见,不断修正培训方式。培训全部结束后进行模拟交班考核,使护理人员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SBAR沟通模式。

1.2.3 交班流程: 交班前交班人员认真填写交接表并签字,携带表格至患者床边进行交接,先按照表格内容逐一先问候,再向接班人员详细交代患者的4项情况,完毕后由接班人员确认签名,如其发现表格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则由交班人员给予说明,并以红色签字笔备注。每完成1名患者交接,双方人员均需进行手部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1.3.1 交班质量: 采用医院自制的交班质量评估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包含岗前介绍、病情交流、资料交换、输液情况、皮肤交接、管道交接、特殊检查、心理干预、沟通交流9项条目,每项0~10分,由护士长定向给分,得分越高表示此项工作质量越好。

1.3.2 护士满意度: 采用护士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该量表由交班效率、安全措施、患者参与、监控合作、信息提供5个维度及17项条目组成,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同意”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交班质量比较

观察组岗前介绍、病情交流、资料交换、输液情况、皮肤交接、管道交接、特殊检查、心理干预、沟通交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交班质量比较 分

表2 2组护士满意度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护士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交班效率、安全措施、患者参与、监控合作、信息提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3.1 SBAR沟通模式的意义

临床实践证明[7-8],SBAR沟通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通过标准化、结构化的沟通模式,使患者疾病相关信息形成系统传递,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混乱。此外,SBAR沟通模式可促进交班护士更全面地准备患者信息,使接班人员更为详尽地了解患者,故可以提早进入护理状态[9]。本研究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应用SBAR沟通模式,并自行设计交接表,将患者治疗情况内容合理记录,从而使接班人员快速、全面地掌握患者情况,进而在护理时有所侧重[10]。常规交接班中护理人员往往过度依赖于自身经验,交接以口头叙述的方式为主,容易出现交接遗漏、重点不明确等问题,而交接表通过逐项设定所填内容,有效地避免了交班工作的不确定性,使其更加规范、标准,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11-12]。

3.2 SBAR沟通模式可有效提高精神科护士晨会交班质量

本研究中,观察组岗前介绍、病情交流、资料交换、输液情况、皮肤交接、管道交接、特殊检查、心理干预、沟通交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精神科护士晨会交班可有效提高交班质量。分析原因后认为主要原因可能为,由护士长组织相关医护人员制定的交接班表将所需交接的信息逐一列出,不仅对护理人员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而且避免了遗漏、偏差等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交班质量[13]。在实际工作中,即使是高资历的护理人员也无法保证将所需交代的内容毫无遗漏并且准确交接,而交接表则有效地弥补了这一问题[14-15]。交班过程中另一重要角色便是接班人员,表格记录的交接方式也避免了其遗忘交接内容,从而在后续工作中抓住重点,进行高效护理[16]。

3.3 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晨会交班可有效提高护士满意度

本研究中,观察组交班效率、安全措施、患者参与、监控合作、信息提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精神科护士晨会交班可有效提高护士满意度。分析原因后认为主要原因可能为,此模式将交班质量提升至更高层次,有利于护理人员工作的顺利展开。常规护理中,口头交接班交班人员不仅无法保障叙述内容是否全面、正确,接班人员一次性也难以记住,因此在后续护理中会出现诸多阻碍,对各项操作产生不利影响[17]。一方面会导致接班人员的不满,另一方面患者得不到高效护理难免会迁怒于后续护理人员,进一步深化护理矛盾。而SBAR沟通模式通过提高交接班质量有效地避免了这一问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精神科护士晨会交班可有效提高交班质量及护士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晨会交班沟通模式
SBAR沟通模式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班主任反思的背景研究之“晨会有效性”探究
结构化EICU交班清单的应用对护士交班质量的效果分析
上好小学晨会课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三破三立”创新集体晨会
SBAR沟通模式交班表在神经外科晨交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你了解自己的沟通模式吗?
你了解自己的沟通模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