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知理趣
2018-08-07罗海云左海电
罗海云 左海电
小学高年级段语文教学,说理文的意义不容忽视。它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是语文学习走向实践、走向应用必不可少的一种文体。这类课文语言简洁凝练,多采用叙议结合的手法,有理有据地阐述观点,层次清楚,思路明晰,是提高学生逻辑能力、培养学生阐发观点技能的很好材料。说理类课文,“理”是核心,这一点毋庸置疑,抓住“根本”,课堂教学才能焕发文体教学的独特魅力。但说理文因缺少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活泼的语言,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缺少审美趣味的对接,同时四五年级的同类文体学习所造成的神秘感丧失,课堂教学容易“冷场”。因此,教者遵循说理文的文体特征,在理性思辨的课堂中删繁就简,激发学生的理趣,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并及时收集、处理来自学生的“生成”,成为此类课文最有效的教学策略。罗老师在《学与问》一课教学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辨析人物特点,彰显文本特色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2、4小节,思考:中外两个名人事例在证明观点时各有侧重,细细比较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文字旁写上自己的见解。
生交流。
(一)哥白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出示: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
1.师:你从哪里体会到哥白尼的好问?
生:经常,说明他思考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多。
生:缠着,说明哥白尼有韧劲;问问题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师:省略号:表示什么?也说明了什么?
生:省略了许多其他问题;也说明哥白尼“非常喜欢问”。
师:如果你是小哥白尼,你还会提哪些问题呢?
生:为什么企鹅不怕冷?为什么大象用鼻子吸水不会呛?北极熊为什么能抗寒?螃蟹为什么会吐泡泡?
2.师:你们了解哥白尼吗?
出示资料:
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是波兰人。他从小热爱科学,大学读书时萌发了地球是运动的思想。20多岁去意大利留学,攻读数学、天文学、法律学、哲学和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大部分时间是潜心于天文学的观察和研究,30年如一日。根据丰富的观测资料和细致的计算研究,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次冲破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3.师:为什么哥白尼会有这么大的成就?
生:哥白尼能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侯的学习好习惯分不开的。
【点评:语文教科书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这些隐性的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显性的课外资料的链接,让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部分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弥补出来,使之具体化、深刻化。资料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价值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
4.师: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
出示: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师: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5.指导朗读。
6.师: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
生:牛顿根据苹果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根据水壶的蒸汽发明了蒸汽机……
(二)沈括:勤学好问,解决问题
出示: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沈括的好问?
2.请同学们读一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诗的理解?
出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师:人間四月,指农历四月;芳菲:花草的芳香而艳丽。理解了词语之后,谁来描述一下诗所描写的意境?
师:暮春四月,桃花早已化作春泥,树上缀满了青绿色的果子,正是绿肥红瘦的季节。谁知,在庐山的大林寺中,草长莺飞的二月却在这里悄悄停驻。你瞧,一朵朵桃花刚刚绽放美丽的容颜,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对比图片,音乐。)难怪白居易刚到大林寺时,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出示:
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白居易
师: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对此,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质疑: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沈括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师:你从“仍然”读懂了什么?当时沈括会怎么想?
师:你从“发现”可以读懂什么?
生:从没有停止过思考和探索,所以后来去山里才能有所发现,明白诗中的道理。
师:谁能说说诗中的道理?
【点评:执教者以其敏锐的语文意识,用对比的图片叩击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温度”,触摸到“文字的色彩”,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学生在简洁明快的教学环节的设计的带领下,读悟、读说相结合,学得轻松,学得高效,使原本可能出现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品出浓淡相宜、利于身心的语文味。】
3.师:其实道理很简单,大林寺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道理真的如此简单吗?我们不妨进一步地问下去?谁还有疑问的?
生进一步质疑:为什么山上的温度比山下的温度低呢?
4.师:问得好!沈括的发现揭开了桃花在暮春时节盛开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山上的温度比山下的温度低呢?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弄清楚其中的奥秘:白天大气变暖,气温升高。太阳辐射出来的热量先是被地面吸收,当地面升高以后,再把热量传给空气。也就是空气主要是通过吸收地面的热量来升温的,所以愈靠近地面的大气层,获得地面的热量也愈多,温度也愈高;愈到山上,获得地面的热量也就愈少,温度也就愈低了。
5.师:同学们,明白了吗?看着人类揭开一个又一个谜底,你还记得当初提出问题的沈括吗?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出示:
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上的活坐标”,《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英国著名学者 李约瑟
师总结:中外两个名人事例都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爱问、多问。
【点评: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乌申斯基)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是拓展思路、提高效率的重要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执教者通过事实论证中两个事例的比较、欣赏,学生体验了一种新鲜的学习方式,感受到了语文学习原来可以这样充满挑战。他们碰撞思维,交流认识,展现表达,品味着语文学习收获的快乐。 】
二、多元解读论点,探寻说理方法
师:两个事例的不同点,谁来说一说?
(生寻找答案)
出示: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出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师:第一个事例告诉我们什么?
生:第一个事例告诉我们,哥白尼善于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出示:
=(心)+(解,散开),意思是:放弃目标,意志涣散。
“问”使哥白尼走上了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之路。使他学到了知识,取得了成功,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师:第二个事例告诉我们什么?
生:沈括善于将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他才在科学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师:一个善问的人,不会满足于别人给的模糊的解释,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得出科学的答案。不信,打开课本。你瞧,观察思考,就是竺可桢眼中绽开的第一朵杏花,邻居男孩眼里的苹果中的五角星,格罗培斯眼中的迪斯尼乐园的最佳路径,法布尔眼中的装满昆虫的口袋……
师: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事例,且各有侧重呢?
生:两个事例都是证明作者提出的观点的,但侧重点不同。第一个事例主要证明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后一个事例,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去解决问题。两个例子从不同侧面把问题说得很全面。
师总结:古今中外在科学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无不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的人,哥白尼、沈括、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们在问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总评:
议论文的魅力在于读者“被作者的言之有據所折服”(叶圣陶语)。《学与问》这篇文章采用的是例证法,即用事例做论据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和概括,作者的观点跃然纸上。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懂故事不是难点,明白故事背后的道理也在学生的理解能力之内,体会作者如何围绕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组织语言——“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这才是学习的重点。
一、辨析显特色,破译文本密码
对于说理文的学习,不能只是有感情地朗读,或者一味地感悟,这样文中的“理”学生很难理解。因为“理”不是读出来的,也不是靠自己一个人感悟出来的,而是“辨”出来的。执教者抓住“两个事例论证观点各有侧重”,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到文中寻找说理文共性得到规律,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寻觅文本独特的个性和特色,进一步抓住文本朴实通俗的语言风格,将抽象的论证具体化、生动化。通过辨析,学生对文章的观点理解更加透彻,明白说理文以理服人的特点。
二、表达重敲锤,智慧寻觅规律
说理文在表达上具有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序的特点。学习说理文,不仅要关注“说什么理”,更重要的是关注“如何说理”,这才是说理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常将教学的重点落到说理文的表达上,去细细品味承载作者个性化的大语言文字,品味潜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和敏锐感受,发现作者为什么以及如何运用事例来论证、阐述观点,其实,引导学生寻根问源,真切感受“摆事实,讲道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多层面的阐述,感受到事例的选择必须与观点相吻合,进而从说理文写作的角度发现隐藏其中的表达方式和规律。
三、质疑引深度,烙印理性思维
语文教学担负着促进文化濡染的使命,让学生构筑起无论是知识、精神还是语言内涵都十分丰富的文化心理结构。毫无疑问,教者对《大林寺桃花》的质疑,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但教学并不止步于此,富有挑战性的话题“为什么山上的温度比山下的温度低呢?”的诞生,引爆学生的创意思维,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维的能力。说理文的阅读和教学充满了理性思考的无限乐趣。
说理文的教学绝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思辨的原点,思想的烙印。关注文本特色,关注表达方法,关注语言形式,反复推敲、潜心斟酌,感受说理文所彰显的“理性美”,这就是说理文的教学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