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8-08-07徐丹
徐丹
【摘要】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思想品德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路径。因此,教师要学会借助榜样的力量,为学生做示范;强化活动教学,指引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對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渗透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A-0149-02
新课改提出学校应充分运用思想品德课来令学生具备崇高的政治理念。思想品德课被认定为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培养的有效路径,这些都对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当前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思想品德课承担大部分的德育工作。思想品德课为德育课程,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借助多种方法,使德育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渗透到思想品德课中,让学生能够进行德育实践,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教师以身作则
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和道德素养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说明了教师的人格特征和道德素养对学生的影响,青少年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价值观念和标准涵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标准。德育专家?檀传宝先生在对欣赏型德育模式进行论述时,重点强调教师应加强自我建设,拥有“师表美”。
那么,教师该如何获得“师表美”呢?一方面,教师本身应散发强烈的人格魅力,教师拥有强烈的人格魅力,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如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化学生,用认真工作、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榜样作用下,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
此外,思想品德科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学生的榜样。坚持终身学习,及时更新思想理念,在专业方面具备探索精神,从其他学科中汲取有价值的部分,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追求更高水平的专业素养。
二、优秀人物的感召作用
榜样示范的价值在于借助榜样的言行举止、思想活动、成长历程等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为中学生带来深刻的教育体验,提升教学成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宣传优秀人物的事迹,同时为学生树立更贴近生活的榜样范例,如优秀学生、优秀教师、各行业先进人物等。教师应重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并以先进事迹感召学生,以优秀人物影响学生,在校园内传递正能量。
三、丰富教学实践方式
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持续强化各项活动教学,帮助学生拥有更为深刻的道德认识,从而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
笔者在进行2003年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二单元第四课《祝福青春》这一课程时,设置了以“寄语青春”为主题的小活动。首先,教师让所有学生为好朋友在彩色卡纸上写下青春寄语,既可以是关于同学情谊的话语,如“友谊像花朵,孤寂时送你一缕温馨;友谊有时更像雨丝,可以滋润干涸的心。”也可以是自己想对同学说的话,如“时间过去不回头,望你学习快加油!”等。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收到卡片后的心得体会。这样的小活动,可以使学生对“青春”有着更为深刻地认识,促使学生将该方面的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再如,针对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道德知识判断与分析问题,从而明确善恶与美丑,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各种问题,并自觉地规范自身行为。
教师在课外还可以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如个人卫生评比、修身主题演讲等,使德育教育能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为德育明确具体的教学落脚点,将教育转变成为各种具体的行为。
四、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加强教材的研读工作,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将教材中的知识和思想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现实相勾连,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思想道德课的德育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2003年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教材融合了道德、社会、法律等多方面的内容。教材既设置了相关的德育素材,如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等内容;另一方面还设置了涉及社会民生、心理健康、法律条款等方面的内容,如九年级第三课的《认清基本国情》、九年级第四课的《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九年级第五课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这些内容德育价值突出,融合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坚定人生信念。教师还可以结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做自尊自信的人》和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认识新自我》等教学课程。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思想品德课堂中,数学教育当中,做到“润物细无声”,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符合思品课的教学实践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钻研、挖掘教材,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将德育教育的点滴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中,最终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檀传宝.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编 周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