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2018-08-07马月成

科教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高校教师

马月成

摘 要 教师专业化是指在教师职业要求中,需要教师自身不断进行深入的学习与实践,通过严格的培养和训练保持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此更好地为受教育者提供思想意识上的文化引导和技能提高,使自身成为一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与时俱进,平衡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的完美结合。在实践中提升教师自身的信念价值、知识技能、行为态度调整改变的频次和质量,使接受学生接受良好的师范。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31

The Status Quo and Dilemma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MA Yuecheng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Dianx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ncang, Yunnan 677000)

Abstract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means that teachers need to keep their own in-depth study and practice in their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and maintain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rough strict training and training, so as to provide the educated people with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guidance and skills to improve themselves and make themselves a professional teaching of the process of educator. In the new era, how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balance the teachers' knowledge level and technical ability perfectly. In practice, teachers should enhance their beliefs, knowledge, skills and behavior and adjust the frequency and quality of change so that students can receive good normal education. The author will elaborate on this issue in detail.

Keywords colleg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考核检测制度不完善

我国高校在招聘高等教师时,通常注重的是招聘者自身是否具有高学历、本身是否具有重点课题。所以在不同高校之间,通常以高薪资、高待遇、高福利来吸引具有重点课题的双高人才。但是在具体的调查过程当中,笔者发现这样的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科研能力强,但教学能力弱的现象。特别是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现在高校教师的授课质量并不满意。因为他们虽然职称较高,科研能力强,学历高,但授课水平并不与这些成正比,甚至出现高学历、高职务的教师因为科研任务重,授课思路明显混乱,内容时常出错的现象。所以以,学生对这样的教学质量十分不满。根据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笔者在进行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认为高校教师在入职前考核和具体的入职后检测之中要标定一些关于授课能力的要求。在招聘和考核时,学历、学位是必要的基础,但自身所具有的专业品质、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社会责任感,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区分,使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用处。考核标准要制定的明确而细致,在具体的测评中侧重于教授能力的方面。确保教师队五真正做到高校教师教育一体化,充分提高教师队伍的授课水平和业务能力。

1.2 岗前培训和身份转换不到位

经过笔者调查后发现,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进行教师招聘之后并没有进行岗前培训的传统。也就是说许多教师在入职之后其实本身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培训,在具体的技能提高与职业感受方面并没有太大感悟,也没有实现从知识接受者向知识传授者身份的深入转变。所以教育工作者自身还没有脱离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缺少高等教育和心理学的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难以处理工作中与自身相關和学生有关的管理难题,也难以处理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同时,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在建设方面的情况也十分复杂,许多教师在新课改之后对新课改的目标理解出现很大的偏差。同时,许多教师对新知识的认识和自身的理论素养提高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就必须重视教师科学化的全面培训以及教师身份的自我转换,只有充分做好这一点,才能使教师专业化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

1.3 过于重视科研而放松教学能力的提高

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很多高校教师认为工作中重视教学、关注学生的成长行为并非不能。在主观意愿上大部分教师也表示自身的教学成就感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的成功。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上的成功得不到及时的鼓励。所以很难坚持下去。毕竟,决定教师个人发展前途的是职称评定,所以,由于职称的压力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提供充足的精力,就自然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的责任感逐年下降。所以,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出现失误,最常用的应对态度就是敷衍了事。高校教师的职责之一是从事科研,站在学科的前沿对教学进行基本的概括和探索。但是确实存在着一小部分教师心态浮躁的现象,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治学不严谨的的问题。为了评定职称,而急功近利。学术功利化现象十分严重,使得我国在部分学校内部存在着治学浮躁、专业根基不牢的现象。所以只有真正地将科研与教学充分地结合起来,发挥学术教育的作用,才是我国高校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1.4 专业实践和研究能力薄弱影响教学质量

在具体的实践调查中,笔者还发现大学生缺课现象已经成为了当前大学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对缺课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教师的授课内容枯燥、学生对其不感兴趣是学生缺课的最主要原因。这就启示了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时是否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由于高校的专业教师的数量比较短缺,临时调任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上难免会有所欠缺,不能及时地捕捉前沿的理论成果进行知识的更新。同时在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之后,教师依旧使用老旧的教案,忽略了专业学科理论知识的更新。知识更新上不能及时充电,使得教师自身新的教学经验的不足。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表达,忽略了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高校的行政管理过于严重也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限制了教师自主开发课程的能力。造成了许多教师普遍采用学校的安排进行教学,并不会向学校提出具体明确的教学改进意见。使得教学过程成为了单一的行政管理过程,这也是造成学生缺课的深层次原因。

1.5 教师自身的工作责任感缺失

根据笔者调查发现,当前教师普遍认为在高校中工作压力十分巨大。为了完成相应的科研指标和教育指标而疲于应对各种项目评估和联系项目的过程成为大部分教师所表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忽视了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对教育规律的探寻。仅仅对职称评定和申报课题发表文章等问题感兴趣。所以在调查学生时,可以明显地体会到教师在课堂上使学生充满兴趣和主动性的比例不超过十分之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式的教师占极少数。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由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粗暴、课堂氛围沉闷,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心灵沟通出现了极大的隔阂。教师也被迫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发展状况。由此可见,教师自身的工作责任感逐渐缺失,工作热情日益递减,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我国提高教师专业化质量的因素。所以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巨大课题和重要问题,需要相关的教育工作者重视。

2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2.1 革新教师自身职业的认同感

想要解决高校教师自身发展专业化的困境,就要首先解决教师的思想问题,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使教师明白自身的劳动意义不同于一般的劳动活动,而是要在拥有知识和学问的同时,也要拥有崇高的理想和道德,为全面实现教育专业化发展而贡献自身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针对教师在目前存在的专业化发展意识淡薄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对科研重要,还是教学重要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辨析。对传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专业发展规律和专业发展价值进行明确的讨论,使教师真正地意识到重科研、轻教学是一种错误的现象。以此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念和职业态度,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与水平。

2.2 大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在职培训

解决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就要解决教师在职业培训方面的短板和漏洞。可以结合效果本校的实际,以有经验的教育专家和导师并在学校引导下,发起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以教育科研活动来培养教师自身的能力完善。以此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多种多样的进修学习和继续教育,适应当前知识更新的极快速度。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积极派遣本校教师与外校、外国教师进行密切的学术会议,教学研讨。通过多种的专业手段,来使教师获得更高层次的知识。并将统一培训和个别培训相结合,寻找多途径的培养方法。使学校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良好平台和基础。

2.3 加強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自身教学活动的行为和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与归纳,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管控问题、探究问题的发展趋势,可以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行充分检验和提高。所以,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是教师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加强自身教学实践效果的重要手段。只有对自身教育成果进行充分总结,才能够使教师改善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最终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而提供动力。

2.4 国家政策的支持

在现阶段,我国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日趋重视。在国家政策上也有了一些比较显著的支持,比如对教师地位、待遇等方面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和提高。但是由于政策缺少相应的物质保障,所以很难避免这些政策成为一纸空文。对于教师的政策更应该成为完善具体的机制、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和相应措施、确保相应的物质资源和其他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同时也要注意竞争机制的建立,对于教师资格的评定也需要从更多的层面考虑和入手。不仅要重视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也要重视教师在高校过程中的各方面的素养。以此全方位地评定教师资格,促进高校教育的专业化、全面化发展,不断适应时代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3 结语

在高校中,新入职的教师是教师队伍及学校未来发展的主体,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对于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我们也要明确,对于教师的培养还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努力,高校对教师给予支持和监督,让新入职的教师在专业、积极的工作环境下自主发展。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项目“高校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研究”( 2017ZDX07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孙晶,杨爱丽.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20):101-103.

[2] 张再生,张春瀛.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73-76.

[3] 翟承旭,赵旭.高校新入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4):60.

猜你喜欢

专业化发展高校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
美育教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