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双赢机制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的应用

2018-08-07王琳黄秉帅

科教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职业教育

王琳 黄秉帅

摘 要 为了响应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必须保证中国工业能够拥有较高技术能力的劳动力,由此我们意识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将会迎来新的挑战。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共赢机制的可行性研究就是为了从容面对未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出现的各种变化。基于提高培训质量和适应未来行业的结构性变化的考虑,通过将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的合作来实现,为尚未开展职业培训的企业提供便利的培训条件,满足学校职业教育及职业资格认证的需要。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26

The Application of Win-Win Mechanis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in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WANG Lin, HUANG Bingshuai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oreign Affairs Translation, Weihai, Shandong 264504)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China's 2025 power strategy and the sustained and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economy, we must ensure that Chinese industry can have a highly skilled workforce, and we realize tha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will meet new challenges.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win-win mechanis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is to confront all kinds of changes t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world economic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and adapt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future industry,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nterprise training, it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convenient training conditions for enterprises that have not yet carried out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meet the nee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trai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1 如何让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获利

校企合作是目前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的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往往难以坚持,究其原因就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更多的是注重学校对企业的依靠,包括依靠企业的技术人员承担实训任务,依靠企业资源解决毕业生的就业,依靠企业资源开展课题研究等等。企业处于相对被动地位,所以深层次的合作往往没有开展起来。鉴于此,我们将企业如何获利作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赢机制建立的首要问题。我们以国贸实务专業为特例,重点阐述双赢机制下企业获利的路径:

1.1 国际经贸规则

国际经贸规则的变化是从事外贸行业的企业必须把握的动态,有利于企业准确把握世界经贸的动向,既可以享受政策红利又可以积极防范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双赢机制的建立,职业院校可以将最新的经贸规则和政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涉及到企业切身利益的可以通过员工培训进行知识的更新换代,进而促进企业的工作效率和业绩。比如《UCP600》的修订影响到外贸企业信用证结算的开展,系统地了解《UCP600》的条款内容变化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显得力不从心,而职业院校的教师在研究经贸规则的变化方面得心应手,双赢机制的建立就可以互补双方在这一方面的优势。

1.2 国家政策的变更

外贸企业从事外贸业务除了受国际外经贸规则的影响外,还深受国内政策的影响。企业作为个体对国家政策的变更掌握不及时、了解不全面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比如2017年国家国税总局发布的财关税通知,针对新型显示器、种子种源、陆上及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等领域进口税收政策做出规定,涉及该业务的企业和单位就要及时关注。再比如许可证管理是我国外贸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手段,相关政策时效性强,需要进出口企业及时关注政策的适时变化。这些国内政策的变化若是关注不及时、了解不透彻,企业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就会发生问题。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在准备专业课的过程中就时刻关注行业政策的变化和对策,对企业进行适时的提醒和讲解,有利于企业充分认识、积极防范并有效化解相关风险。

1.3 新型贸易方式的应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增长,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业态,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快速增长。传统的外贸企业都在积极探讨跨境电商平台的建设,开拓网络市场交易空间。在此过程中,传统外贸企业因受制于人才的缺少、创新思维的受限,往往会丢失掉发展机遇。双赢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整合企业与职业院校的资源,积极投入到跨境电商事业中去,完善推广、服务等专业问题,打开商品的知名度,拓展海外销售的渠道。

1.4 适合企业需求的融资手段的选择

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领域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虽然在经营方式和市场开拓方面比大企业灵活主动,但在融资方面,特别是外贸融资的难度却要大大高于大企业。据有关贸易融资课题的研究得知,企业融资难的因素固然有国家政策、企业诚信等,但还有一个因素是外贸企业对融资手段的不了解,双赢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帮助外贸企业更好地进行国际贸易融资,拓宽进出口贸易融资的渠道。

2 如何让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首先,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赢机制的建立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运作章程,用以保障学校和企业开展培训工作。其次,双赢机制的建立需要建设一支管理队伍,该队伍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企业的专职培训师、技术专家、企业管理人员组建成。该组织成立后,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等,约束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工作人员明确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如何设置课程体系

3.1 教学目标的设计:适应外贸岗位工作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

在课程开发的具体工作中,借助共赢机制对企业展开调查分析,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对学生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一是深入企业进行调研,通过交流和问卷获取需求和建议;二是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为企业进行项目研发,从实际业务中了解企业需求;三是定期召开企业专家与课程教师座谈会,在面对面交流中获取需求;四是邀请毕业生回校交流或做报告,通过毕业生的感受来反馈企业需求。有效了解企业对学校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确认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课程。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体现适应外贸业务岗位工作的出发点,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其目标就是满足高职高专学生的策划岗位就业需求,以真实项目导入、以真实任务驱动、以模拟外贸公司进出口流程等主要教学手段,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即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掌握技能、掌握知识,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将“教、学、做”融于一体。

3.2 教学内容的萃取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赢机制的培养模式下,一方面要保证教学内容与外贸工作内容有效衔接,这就要求教学内容的萃取要基于外贸工作的内容,教学过程基于外贸工作的过程,最终形成基于外贸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教学内容设置。另一方面,在学生职业培训阶段,需要教学对工作的指导,也就是说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需要将理论知识碎片化以便强化教学指导的针对性,满足实训岗位需要。

(1)以国际贸易工作流程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操作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合同主要条款磋商能力、掌握国际贸易各个环节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

职业教育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职业岗位所要求掌握的通用技能。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为将来能够适用特定职业岗位技能奠定基础。职业培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能够胜任国贸职业岗位需求的操作技能和创新技能。

(2)以项目为导向,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的依据确定为真实的工作项目,通过完成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务,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及素质的培养。

根据外贸企业岗位设置来确定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所对应的几大岗位:外销岗、跟单岗、货代岗、报检报关岗、单证岗等,将目标岗位通过典型工作任务转变为职业教育中的学习任务和课程。依据国际贸易流程核心环节典型工作,分解课程项目,规定项目任务。

(3)教学方法的设计。知识的传授要与兴趣培养并重,“做中教”“做中学”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在职业教育阶段,课堂教学的方法主要是多媒体教学+项目软件辅助教学+网站辅助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导向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职业培训阶段将学生置身在实际工作过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教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点评,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4 如何有效评价

建立评价体制是推动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良性发展的有效手段。根据行业变化,及時调整专业和教学及培训标准,可以督促学校和企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定的效果。首先,学校和企业要制定科学有效的专业评价指标,并且要不断完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行业协会要加强对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有效监督和评价,可以仿照香港职业技能鉴定和发证的运作模式,组织专门机构进行职能鉴定,对合格的学生颁发职业证书。最后,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将学生的意见以及就业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作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因素。

总之,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两者相结合,可以将两者形成资源优势互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培训与职业院校合作,职业院校可以借用职业培训机构的师资优势,提高自己的实训、实践的教育质量,职业培训可以借用职业院校的场地、实训室等资源发展自己的培训规模。第二,统筹协调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认证制度,加强职业标准的研究和更新,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度。第三,扩大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利于改善弱势群体就业和贫困的状况,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课题成果:经济产业转型期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员工培训融合共赢的机制研究(ZJXH2016228)

参考文献

[1] 乔红学.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科教导刊,2015(13):107-109.

[2] 陈健.从企业实战的角度看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训教学的模式创新.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72-74.

[3] 赵颖,许道云.企业职业培训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29):186-186.

[4] 苏兆斌.中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发展现状解读与反思.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4):10-15.

[5] 向琪.中国特色职业训练院的创新模式与构建路径.教育与职业,2017(11).

[6] 张立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教育与职业,2017(7).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职业教育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湖北省枣阳市:人社部门开展职业培训机构资格审验
“互联网+”职业培训兴起
创新职业培训工作体制机制?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