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2018-08-07孙莉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7期
关键词:甲酯宫素产程

孙莉影

(郑州圣玛妇产医院产科 河南郑州450018)

产后出血属分娩期临床多见且危重的并发症之一,在产妇病死影响因素中位列第一。瘢痕子宫是既往行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剖宫产术后的子宫,临床报道中指出,瘢痕子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宫的生理机能,在二次行剖宫产术中易发生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等并发症[1]。既往临床多单纯采用缩宫素治疗,以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但因为个体间差异性大,部分患者临床效果不佳。卡前列甲酯栓有预防及治疗宫缩缓慢所诱发的产后出血的作用[2]。本研究选取我院瘢痕子宫再行剖宫产术患者125例,旨在研究卡前列甲酯栓、缩宫素注射液配伍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瘢痕子宫再行剖宫产术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2)。观察组年龄 25~34岁,平均(29.76±2.50)岁;新生儿体质量 2.79~3.81 kg,平均(3.18±0.29)kg;孕周 37~42周,平均(39.30±1.86)周。对照组年龄 24~35岁,平均(29.68±2.49)岁;新生儿体质量 2.77~3.82 kg,平均(3.16±0.27)kg;孕周 37~43 周,平均(39.41±1.85)周。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孕周、年龄、新生儿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为瘢痕子宫;存在剖宫产手术指征[3];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伴有内、外科妊娠并发症;合并凝血系统异常等;存在用药禁忌。

1.3 护理方法 均给予产前常规护理措施,手术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施行局部麻醉,以常规剖宫产术进行。(1)对照组:胎儿娩出子宫后立即以缩宫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21021497)20 U+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国药准字 H20067464)500 ml,静脉滴注,术毕以0.5%碘伏消毒会阴、清理宫腔。(2)观察组应用卡前列甲酯栓(国药准字H10800006)联合缩宫素注射液治疗:缩宫素注射液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以0.5%碘伏消毒会阴、清理宫腔,同时将卡前列甲酯栓1 mg置入阴道,贴敷在阴道前壁下约1/3位置,按压2 min左右,促使药物完全吸收。若剖宫产后产妇出血量>800 ml则需辅助提高止血药物用量、子宫腔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切除术等其他措施止血。

1.4 出血量计算标准[4]以容积法、称重法联合计算失血量。产妇出血量为胎儿自子宫娩出后吸引器内吸收血量与纱布垫吸收血量、阴道积血排出量之和。术后2 h、24 h阴道积血排出量均采用专用物品采集,以称重法计算出血量,产前首先将用于产后2 h、24 h采集出血的物品(纸垫、纱布、塑料袋等)称重,所有物品用后即时放入无菌塑料袋密封,并称重,同时注意称重剩余未使用过的物品,重量精确到g,换算为 ml。计算方法:出血量(ml)=[已使用物品重量(g)+未使用物品重量(g)-物品用前重量(g)]/1.05。

1.5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2)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1.6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对比(±s)

表1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对比(±s)

?

2.2 产后出血发生率 观察组产后出血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59%(1/63);对照组产后出血8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90%(8/62)。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4.415,P=0.036)。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94%(5/63),与对照组的 6.45%(4/62)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正常分娩中胎盘随胎儿娩出自动剥落并清除,子宫腔容积突然缩小会促进肌纤维收缩,促使血窦关闭。但瘢痕子宫肌层受到人为损伤,第三产程肌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加,严重时会造成大出血,危及产妇生命。

剖宫产术中配合应用促缩宫药物可显著改善宫缩能力。缩宫素是多肽类激素,能迅速强化子宫收缩能力,但部分临床应用中指出,缩宫素给药20 min后药效即消失,持续时间较短,止血效果难以达到临床预期[5~6]。卡前列甲酯是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一种兴奋剂,该药物特异性强,能选择性与子宫平滑肌受体结合,快速提高子宫肌层收缩力,持续时间久,且能促使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缩宫效果[7]。李莉等[8]研究中提出,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应用卡前列甲酯栓后,产后出血发生率仅4.00%,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本研究将卡前列甲酯栓、缩宫素注射液联合应用于63例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术中发现,产后出血发生率(1.59%)、产后2 h出血量(141.58±29.31)ml、产后 24 h出血量(249.87±36.43)ml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还对第三产程时间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注射液可增强宫缩作用,有利于促进胎盘娩出。分析原因是,两药联合使用有助于促使药效时间上的差异及个体敏感性间的差异得到互补,协同作用以强化子宫收缩功能,防范产后出血等危险事件发生。此外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卡前列甲酯栓、缩宫素注射液联合使用安全可靠。

综上可知,瘢痕子宫患者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缩宫素注射液配伍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减少第三产程时间,降低出血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甲酯宫素产程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迷迭香酸甲酯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钙剂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醋酸甲酯与合成气一步合成醋酸乙烯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