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内服及灌肠联合西医治疗异位妊娠34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8-08-07朱梦鸷梁锦贞谭学锋冯翰方险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7期
关键词:内服包块灌肠

朱梦鸷 梁锦贞 谭学锋 冯翰 方险峰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景德镇333000)

随着B超及血β-HCG检测技术的普及,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这一妇科急重症得以在早期被发现、治疗。当前,如何提高对异位妊娠治疗的疗效,优化治疗方案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我院近年采用中药内服及灌肠联合西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天数、检查结果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s)

?

1.2 诊断标准 有停经史;血β-HCG阳性,但数值低于同期宫内妊娠标准;B超提示宫腔内不见孕囊,宫旁发现孕囊,且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症状,或少量阴道流血、少腹隐痛。诊断标准参考《妇产科学》[1]和《中医妇科学》[2]。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第1天单次给予甲氨蝶呤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4692)50 mg臀部肌肉注射。同时予米非司酮片(国药准字H10950347)50 g每天早8点、晚8点口服,服药前后2 h空腹,共服3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内服,2次/d。中药内服方组成:红花10 g、桃仁10 g、红藤 15 g、当归 10 g、青皮 10 g、赤芍 15 g、三棱 10 g、莪术 10 g、天花粉 30 g、土鳖虫 15 g、皂角刺 30 g、乳香15 g、没药15 g、蜈蚣3条。加减:阴道出血者减三棱、莪术,加白及15 g、三七10 g;腹痛者加自然铜30 g、玄胡索30 g。中药内服7 d后复查妇科B超,无异常者可结束治疗。如盆腔包块仍存在加用中药灌肠治疗。中药灌肠方:当归10 g、败酱草10 g、川芎10 g、红藤 10 g、艾叶 10 g、生牡蛎 30 g、小茴香 10 g、皂角刺 30 g、炮山甲10 g、刘寄奴 30 g。

1.4 疗效观察 痊愈:患者所有症状消失,血β-HCG阴性,B超下未见盆腔包块;显效:患者腹痛明显减轻,阴道流血减少,血β-HCG持续下降,B超可见盆腔包块明显减小或完全吸收;有效:患者微腹痛及阴道少量流血,包块稍减小,血β-HCG轻度下降;无效:患者腹痛剧烈伴阴道大出血,血β-HCG上升,包块破裂,必须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优势(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检测指标对比 治疗后,治疗组血β-HCG、包块直径、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检测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后检测指标比较(±s)

?

3 讨论

即使在医学发达的现今,异位妊娠仍是可导致孕产妇失去生育能力甚至死亡的常见急腹症。调查显示不仅异位妊娠的患病率升高,且未婚未育患者明显增多[3]。异位妊娠属中医学“妊娠少腹痛、胎漏、癥瘕”等疾病范畴,秦汉时期《金匮要略》就有对妊娠、产后及其他杂病的论述,并记载了妊娠腹痛、癥痼伤胞等疾病的证治方法,后世医者将《金匮要略》视作中医妇产科学的源头。

异位妊娠病机为冲任胞宫通而不畅,因冲任损伤、气血失调,影响妇人正常胎产。胞宫为“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冲任二脉都起于胞宫,通过调节天癸来达到正常生育能力。或先天亏虚、脏腑不足、天癸受限,或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引起冲任受损,气机阻滞、血运不畅,则发生异位妊娠、癥积痞块。西医认为异位妊娠的发病与盆腔炎症、宫腔手术史、子宫发育不良有关。中国对性教育的晦涩,易引起青少年们对性的好奇。过早地尝试性生活、缺乏避孕知识及对自身的性保护,造成幼龄子宫妊娠,增加药流甚至清宫的几率。性观念的开放,多个性伴侣也增加妇科感染可能。二胎妈妈的高龄、剖宫产手术史等也会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

过去检查手段的落后,异位妊娠多是因阴道大出血、腹部剧痛甚至晕倒休克才送至医院。这时包块已破裂,不仅病情危急而且必须手术治疗。有幸能抢救成功的患者往往要接受输卵管已切除等生育能力受损的结果。随着血β-HCG由定性检测到精准定量,B超、彩超的清晰度提高和经阴道内超声检查的推广,异位妊娠得以在早期得到确诊和治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外就有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报告。因胚胎滋养细胞对甲氨蝶呤尤为敏感,使用后可直接抑制胚胎细胞DNA合成,阻止胚胎生长。米非司酮不仅拮抗孕酮发挥作用,阻碍胚胎的着床,还可以降低异位受精卵包块在治疗过程中破裂的风险。但在我院妇科以往的治疗中发现,许多患者已经规范用药治疗,但盆腔包块及血β-HCG仍恢复缓慢,加大药物剂量又怕引起患者肝功能损害、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而病情又未到需要手术治疗的程度。因此,在临床上结合中西医优势治疗异位妊娠,可以为病情稳定的异位妊娠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我科自拟中药方剂具有活血化瘀、消癥止痛的功效:三棱、莪术为破血消积要药,化血理气兼顾,共奏破血、行气、止痛之功;红花、桃仁有活血祛瘀之效,善治妇科经产、瘀滞之证;土鳖虫、蜈蚣均为虫类药,走窜止痉,较植物药通络止痛作用更强;天花粉、皂角刺消肿排脓,通利气血,再配以当归、赤芍、青皮、红藤等理气补血。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我科自拟方剂治疗异位妊娠有如下疗效。(1)协同杀胚:例如刘寄奴提取物可降低孕酮含量;天花粉蛋白可以减低血β-HCG水平,使胚胎坏死及液化;三棱、莪术,赤芍、红花,两个药对相须使用,能改善包块周围的高凝状态,激活血浆纤溶酶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使药物成分及免疫细胞冲破纤维蛋白屏障,直达包块深处,且促进腹腔淋巴管对血浆蛋白的吸收[4]。(2)护肝:能保护因使用甲氨蝶呤而受损的肝细胞,改善肝内微循环,增强肝细胞的再生及抑制其变性、坏死,达到纠正肝功能异常的功效[5]。(3)抑菌抗炎:红藤、败酱草等对炎症导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及渗出有抑制作用,以往多用于急性阑尾炎治疗,因其广谱抗菌的效果,也可用于异位妊娠、盆腔炎症的治疗。(4)止血:如艾叶、川芎、桃仁可以调节雌激素水平,促子宫收缩,帮助子宫恢复并止血。(5)改善贫血:当归提取物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对于异位妊娠出血后造成的失血性贫血,能明显提高患者偏低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6]。(6)免疫调节:能够调节免疫细胞和淋巴细胞的防御能力,调动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使其在包块周围聚集,加速包块吸收。(7)止痛:通过疏解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达到解痉止痛作用,诸如青皮、小茴香、乳没等;也可通过提高痛阈起到止痛效果,如蜈蚣。我科除了用传统内服方法给药之外,还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所谓灌肠疗法,将煎煮好的中药汤剂在适宜的温度时灌入肠道以吸收。灌肠最早多用于肠道疾病的治疗。《伤寒论》中可见“宜蜜煎导而通之”的记载。导法即为灌肠疗法的雏形。由传统肛门纳药发展到灌肠技术,以及给药剂型从栓剂、丸剂增加到凝胶、汤剂,形成了直肠肛门治疗方法。肠道为受盛、传导之官,主津主液,其强大的水液吸收作用使得药液能被肠黏膜直接吸收,不再像口服中药需经过胃、肝的作用,减少药物变化,疗效更强。灌肠治疗异位妊娠的优势还在于盆腔与肠道相邻,药物可由直肠子宫凹陷处吸收,作用直达盆腔,有局部治疗和整体调节的效果。

综上所述,虽然中西医结合治疗较纯西药保守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包块吸收和血β-HCG恢复,优化西药保守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痛苦与负担。在国家从政策上大力扶持中医发展的背景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内服包块灌肠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内服外敷防疫情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